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16日星期一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巴格达提前交卷的背后

2002年12月16日 14:55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联系电话:68994602)

    伊拉克提前一天提交报告,是希望借此传递其全面配合核查的诚意吗?这份长达万页的“答卷”会被打几分呢?

  12月7日的伊拉克,有点出人意料。一是提前一天“交卷”。联合国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规定的最后期限是12月8日,而伊拉克则以提前一天的举动表现出合作的诚意,变被动为主动。二是向联合国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递交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展报告”竟厚达11807页、重达60公斤,消化起来将会十分困难,这也在无形中推迟了美国近期可能发动的进攻。三是萨达姆同时为1990年入侵科威特而向科威特人民道歉,这是时隔12年的首次道歉,但科威特政府称其为“煽动针对驻科美军的恐怖行动”。尽管伊拉克这样做未必会改变挨打的命运,但仍可视为是一种“谋生”的积极举措。

  在这份报告中,伊拉克再次声称并不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没有开发这类武器的计划。对此,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将力争在10天内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一份关于伊拉克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初步分析报告。而若完全核实和消化这份报告,大概要用三四个月时间,但美国方面却显然等不了这么久,他们开出的期限是15~30天。

  事实上,在看到这份报告之前,很多美国政要就已先入为主地认为,“报告可能是一个1.2万页、100磅重的谎言”,只是萨达姆拖延时间的一种伎俩。布什总统则警告说,伊拉克的文件一定要可信、准确、完整,否则难免遭受美国的军事打击。但他也承认,对这份“万页书”做出判断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只有在彻底审阅后才能判断文件是否诚实,是否完整。

  不过,国际社会仍然担心,美国不会放弃既定的倒萨战争。正如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所坚信的那样,美国认为伊拉克仍然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这也是很多美国人所相信的“事实”,为了验证这一“事实”,并不排除他们吹毛求疵的可能。而美国《哈泼斯》杂志的出版商约翰·马克阿瑟则担心鹰派会伪造或捏造事实,玩莫须有的把戏。他指出:“现政府里有一批官员正是10多年前掌权的那批人。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会捏造事实。”

  对于武器核查问题,一些分析家指出,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公布多少证据来说明萨达姆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声称掌握和已经掌握有着很大的距离。但也有人认为,美英很可能已掌握了一些证据,只是要在“出手”前再拿出来,以顺理成章地发动战争,而现在,他们似乎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而悲观一点的人则认为,即便是联合国的评估不符合美英的期望,美国也会按照它的既定计划,展开对萨达姆政权的最后打击,已经出鞘的倒萨之剑是很难缩回去的。更何况,如今的美国如日中天,完全是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式,即便没有一个国家支持,它仍然会独自挑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重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管萨达姆政权的态度多么诚恳,报告写得多么妙笔生花,核查人员多么勤勉工作,最终的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乏借口,不缺乏莫须有的猜测。

  对此,有观察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讲,人们现在看到的,只不过是国际社会在认真执行一个复杂、敏感而又不得不进行的技术程序,但这个程序仍应被视为联合国及其他力量对和平的一种努力。而此时,漂荡在巴格达街头的,只有无奈和绝望的情绪,这与远在华盛顿的津津有味的“后萨达姆时代”的讨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巴格达提前交卷的背后

  作者:史一人


 
相关专题:伊拉克问题追踪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