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6日电 华尔街日报最新发表的一篇经济特写文章称,当前的通货紧缩将导致新一轮经济滞胀。
文章称,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伊辛(Otmar Issing)可能被当前有关通货紧缩的各种言论激怒了。
这也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会在最近提出对另一种经济现象的担心:滞胀。滞胀指的是经济活动停滞和物价上涨同时发生,是比较危险的经济现象。
上一次出现滞胀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各国央行在滞胀面前进退维谷。央行如果下调利率来刺激经济,势必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然而,它们也不能加息以控制物价上扬,因为这样必将对经济活动造成打击。
伊辛于本周早些时候在伦敦发表的一次讲话中称,目前欧洲经济可能陷入这样一种危险境地:经济低增长与物价或多或少地强劲上扬长时间并存,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之为“滞胀”。他说,这比通货紧缩更值得引起注意。仅在他发表此番讲话的数天前,欧洲央行刚刚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
伊辛回国后在接受德国联合经济新闻社(VWD)的采访时再次表达了这一观点。该报导于周三发表。
至少从表面来看,欧洲央行周四公布的最新预期数字似乎显示出滞胀的迹象。
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最多只能达到1.0%,而通货膨胀率将仍略高于欧洲央行2%的上限目标。预计200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1.1%-2.1%,远低于仅在6个月前预期的2.1%-3.1%。除经济增长前景堪忧之外,未来的通货膨胀状况也没有减弱的迹象。欧洲央行预计物价将在明年增长1.3%-2.3%,同今年6月份预期的1.3%-2.5%几乎没什么变化。
情况远比最糟的时候好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同欧洲央行有关通货紧缩对于当前的欧元区经济并没有真正构成威胁的看法。然而,他们并不完全赞同伊辛有关滞胀对当前经济构成更大威胁的观点。通货紧缩通常是指物价持续下降。
华比富通银行(Fortis Bank Asia HK)欧元区经济学家埃尔温.德.格罗特(Elwin de Groot)说,从短期来看伊辛是对的,但中期的大多数数据显示通货膨胀压力有减缓迹象。他说,这最终还将是货币政策应该解决的问题。
的确,欧元区的几个经济大国,尤其是德国,正处于经济增长停滞阶段,但各国的状况不尽相同。
瑞银华宝(UBS Warburg)高级经济学家霍尔格.法瑞克鲁格(Holger Fahrinkrug)说:“我们现在谈论的情形与上世纪80年代或70年代不同。我认为实际的经济风险即将减少,如果不考虑石油的话,通货膨胀状况可能也会好转。”
比起开始于70年代、并一直延续至80年代的那次滞胀的严重程度,当前的低增长高通胀的状况要缓和得多。70年代的石油危机加剧了当时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那时的物价上涨幅度达到了两位数。当时,各国央行的独立性不如现在强,通常追求过度宽容的政策以适应政府激进的刺激性财政政策。
经济学家指出,如今,各产业间现状差异相当大。制造业正经历著本质上的衰退,价格一再下跌,符合有关存在通货紧缩现象的观点。然而,服务行业面临持续的价格上涨压力,尽管需求趋于低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处于滞胀之中。
与主流观点唱反调
Barclays Capital的经济学家诺尔曼.威廉姆斯(Norman Williams)说,以欧洲央行最近公布的预期数据为基础,在我看来,欧元区整体经济似乎既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也没有滞胀。
一些观察人士大胆猜测道,伊辛可能只是对人们一再忽视通货紧缩风险感到厌倦,所以抛出“滞胀”这个词来转移论战方向。欧洲央行官员几乎每次在公众场合露面时都会被问及有关通货紧缩的问题。近几周来出现了大量关注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大都得出结论:德国的通货紧缩风险可能已略有上升。但目前看来,无论是在德国还是整个欧元区,通货紧缩风险都不太可能增加。
威廉姆斯指出,在当前进行的众多讨论中,伊辛的“滞胀”一说显然唱了反调。
而且也许作为前德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伊辛会更看重滞胀可能带来的威胁,这一点并不十分令人意外。毕竟,正是因为70年代末出现了滞胀,才促使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简称Fed)在内的几家央行在80年代走了货币主义路线。
自那以后,大多数央行早就不再采取以货币供应为目标的决策方式,尽管德国央行(Deutsche Bundesbank)显然是最后一个放弃此政策的央行。如今,货币主义的痕迹还能在欧洲央行决定利率的所谓“两个支柱”理念中找到,其中的第一支柱,即以货币供应状况为利率决策依据颇具争议性。
伊辛碰巧还是货币供应支柱理论最为坚定的捍卫者。他对德国联合经济新闻社说:“我认为,低估来自货币供应方面的影响十分有害。没有哪家央行能够漠视货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