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2日电 当有关2003电视版《家》《春》《秋》的各路的“爆料”都带有捕风捉影、煽风点火之嫌的时候,与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编剧聊一聊会听到不少扎实的言语。上海青年报记者近日采访了编剧之一的汪海林。
三位女性瑞珏的戏份最多
记者:将巴老的名著改编成电视剧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汪海林: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就在于他的不可取代性。《家》、《春》、《秋》的原作涉及了很多形而上的东西,比如觉新身上的“宗教感”、“原罪意识”以及人们在探讨的“人生是什么?”在努力摆脱的“心灵的囚笼”等等。电视剧作为通俗文化去表现这些是有难度的。但要是削弱了这些内容,观众可能又不会接受。
记者:对原著有什么样的强化与弱化?
汪海林:《家》作为最著名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一部分,我们对其中三位女性:瑞珏、梅、鸣凤都作了强化。其中,瑞珏的戏份最多,从1至20集全部贯穿。只有把瑞珏写好了才能加强悲剧性。在小说中,梅只出来过三场,而电视剧会明显增加她的份量,但也不会做太实的描写,让她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她与瑞珏之间不是普通电视剧中的三角恋。而原作的琐碎之处则会去弱化它。
死对于觉新来说实在是一种解脱
记者:电视剧将以什么样的线索来贯穿?
汪海林:这次电视剧的改编将以人物的内心的走向为主线,而不仅仅像通常电视剧以事件、情节为主线。在已经基本完成的《家》中,其视角是站在觉慧的角度,这一点与原著是一致的。他的眼睛经常看着大哥,常常是通过他的眼光来体现大哥觉新的故事。另外,从觉慧的眼光来看,作者与他的心境是融合的,一种青春的觉醒才显得特别强烈。当然,第一男主角肯定还是觉新,他在剧中的戏份最多,他是历来最受关注的一个人物。
记者:万事开头难,电视剧的开头有什么独到之处?
汪海林:开头与原作肯定是不同的,不是从觉慧与觉民两人开始,而是把小说中倒叙部分提前,让三兄弟同时出场,处理上追求诗意性。至于结尾之处,觉新是不是死还在讨论之中。不过,总体的倾向是不让他死,让他想死都死不成,或者甚至失去死的能力。这样悲剧性才会更加的强烈。因为死对于觉新来说实在是一种解脱、太幸福了。
记者:小说的文艺腔比较重,这一点改编上是否遵循?
汪海林:巴老的原小说文艺腔比较重,我们在改编的时候不追求太平民化,会适度保持这种文艺腔,听起来也会比较有意思。在原作中,觉新哭得太多,后来有人建议不能让男主角不停地哭,所以,电视剧中我们对他的哭戏作了控制。
直接借鉴曹禺版经典对白
记者:是否体现了巴老的“创作的精神不是刻画坏人”要求?
汪海林:不少报道中说到的巴老的要求都是他对于80年代黄蜀芹所拍的电视版的要求。这次巴老的家人只是对“是否忠实原著”提出了一些要求。在一次开会时,我们提出要写出那种青春的觉醒。因为巴金在写作这作品的时候很年轻,带有一股年轻人的气势。看得出他当时挺恨冯乐山之流,这一点我们将会尊重原作给人的感受。但是如果把悲剧只是落在具体的人身上意义就削弱了。没有冯乐山,鸣凤的悲剧照样存在。当觉新后来成了家中的掌门人的时候,他也依然在延续高老爷子制造的悲剧。
记者:《家》曾经很成功地搬上过电影与舞台,对你们有何借鉴?
汪海林:1950年代的那部电影版在当时的确是很了不起的作品。但今天看来有些太“赶”了,舒缓不够。在很多的方面,曹禺改编成话剧的路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不少地方我们都将从中借鉴甚至包括他们的经典的对白。另外,“歧义性”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我们会保留甚至增加这种伟大作品中的“未知结构”。因为很多事情我们不会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