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1日电 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影片《五月八月》,因部分细节与史实不符和海报用词欠妥,在广州、上海等地上映后引起众多争议,南京媒体更对影片大加斥责,并称发行公司已收回拷贝,且南京拒绝该片公映。昨天,北京晨报记者就此事向片方和电影局进行了采访。
片方发表声明:
拷贝不会收回
影片照常公映
影片的北京发行公司昨天发表正式声明,表示该片将如期于12月12日在南京上映以配合南京大屠杀65周年纪念活动,同时澄清收回拷贝传闻:“现在已经发行了30个拷贝,这些拷贝并不收回,只是把数字有问题的那部分字幕段落剪掉。南京首映时,我们就用这些删剪过字幕的拷贝。以后重新洗印拷贝时,会按专家意见重新修改字幕。”
电影局昨表态:
审查正式通过
影片没有问题
电影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昨天表示:“我们看到了关于这部影片的报道,该片已经拿到了公映许可证,它通过了电影局审片委员会的审查,这就说明片子没有问题。审查是很严肃的事情,审查委员会发来的审查结果通知书,都是很正式的文件。关于字幕中的数字也是审查过了的。现在,我们没有要求片方对影片做出修改,也不会阻止影片放映。”
新闻背景
关于影片拍摄
《五月八月》原名《烽火小孤鸿》,今年年初开始拍摄。香港知名导演杜国威担任编剧、导演,影星叶童领衔主演。片中扮演五月、八月的小演员均来自上海,外景在南京拍摄。今年十月,影片通过电影局审片委员会审查,取得公映许可证,并被列为各院线都需放映的推荐影片。该片是香港与内地合拍片,香港方面由电视剧《陈真》的主演林小明策划、内地合拍方是南京电影制片厂,剧本审查、立项等都严格按规定送审。该片原定明年3月开始在全国放映,为配合南京大屠杀65周年的纪念活动,影片在日军侵华上海沦陷日11月12日在上海首映,此后沿着日军进军路线开始在苏州、无锡、镇江等地放映。
该片以战争背景下人的情感为主要表达对象,故事发生于1938年的南京,五月、八月的母亲与丈夫、两个女儿五月、八月本来是一个幸福家庭。因时局转变,令家庭破散,母亲与女儿相依为命,母亲为保护女儿被鬼子奸杀……虽然适逢巨变,但片中小孩仍然坚毅不屈,积极面对人生。
新闻链接
片方声明应对三大争议
●争议一:
“奸杀”字样是否合适?
影片最早引起争议的是宣传海报:“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字句中,“奸杀”二字触目惊心,这则广告在广州、上海一贴出,一些观众马上提出质疑,南京媒体更对这则海报大加指责。
片方说法:这则海报是我们和广州的发行公司一起策划创意的,看过影片后对女性的苦难久久难忘,所以想让观众一看就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才使用了“奸杀”这个词。当初并没想到这个词会引起争议,词本身没有问题,它描述的是事实。
片方对策:为了表示对南京人民的尊重,我们已经重新印制了新版海报,新海报中不再出现这句宣传词,而来不及更换的海报已经用“12月12日上映”覆盖了这句引起不好联想的话。
●争议二:
数字失实是否是“重大错误”
《现代快报》引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朱馆长的话,指出影片的“严重错误”: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是30多万而非30万;被强奸的中国妇女是2万起,不是2万名,而一起中可能包括多名;8年抗战期间,中国人民死伤3500万,而非3100万人。
片方说法:字幕是原片字幕,是香港导演杜国威在香港查阅资料后制作的,学术历来有争议,数字小有出入也算正常,把它说成严重错误似乎夸大了些,该片已经通过了电影局审片委员会30多位专家的审查,说明它没有原则错误。
片方对策:删剪字幕中数字有误的段落,重新洗印拷贝时对字幕做出修改。
●争议三:
内容是否“戏说”
《现代快报》继续引用朱馆长的话报道:“影片过于戏剧化,对历史不尊重。影片一开始日本兵进城,一大群老百姓特意爬上屋顶,大家都好像争着看西洋景……面对临头的大难,所有人却都优哉游哉地去看热闹,这太滑稽……戏说南京大屠杀,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伤害。”
片方说法:在香港那样商业的社会里,一个知名导演想到去拍这样一部反映爱国主义、正义良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严肃电影,已实属不易。片头看热闹的人群是为了表现当时部分国人的麻木,看到中国人成批被杀、家庭惨遭灭门之灾,能说这是戏说吗?
片方对策:有争议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