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被称为2004年“总统选举前哨战”的台湾地区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分别连任台北高雄“市长”。
“市议会”政党版图部分,国民党仍为台北市“议会”最大党,民进党则首度成为高雄市“议会”最大党,亲民党,尤其是“台联党”、新党边缘化趋势明显。选举结果深化了“国、民两党对抗”、“泛蓝、泛绿对决”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增强了泛蓝军整合的动能,预示着陈水扁“竞选”连任仍面临严峻考验。
陈水扁竞选连任危机加深
一是民进党“府院党”全力护盘,但在高雄市仅以不到4个百分点的距离胜出,在台北市更严重受挫,大部分中间选民流向马英九,显然已对陈水扁连任提出警讯。
二是民进党仍不得不依靠李登辉来共同巩固“台独铁票”。未来陈水扁的大陆政策仍将受李登辉的牵制,两岸关系难有根本性突破,势将加剧陈水扁与工商界乃至民众的矛盾,这对陈水扁开拓中间选票极为不利。
三是陈水扁“执政”能力不足,“施政”短期内难有根本好转,尤其是民进党执政基础因各界频繁的抗议示威而动摇,岛内民众与陈水扁的所谓“政治蜜月期”由热转淡,对陈水扁的信任危机加剧。
国亲整合可能性越来越大
最关键的是,由于个人恩怨、政治利益、派系牵制、世代交替等多重因素,连战、宋楚瑜及国、亲两党之间矛盾与利益纠葛依然存在,但泛蓝军整合的动能增强,成功整合出一组人马参选2004年“总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将是制约陈水扁“竞选”连任的关键。岛内媒体认为,一旦国、亲两党整合成功,仍将给陈水扁“竞选‘连任带来极大威胁。
一是“国、民两党对抗”、“泛蓝、泛绿对决”、“北蓝南绿”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深化,台北市整合成功、高雄市整合太晚的经验教训相当深刻,这在客观上要求泛蓝军团结一致。
二是国民党整体实力仍明显强于亲民党,加之北高市长战役亲民党被边缘化,台北市“议员”选战成绩远不如预期,亲民党居泛蓝“老二”的困境及民意支持度走下坡路的危机暴露无遗,这进一步增强了国民党主导泛蓝整合的实力。
三是连战影响力回升,宋楚瑜对泛蓝影响力下降,尤其是马英九经由此次选举的洗礼,更加奠定了其“泛蓝新共主”的地位。宋楚瑜、亲民党如果“要走自己的路”、参选2004年“总统”,尚难以克服“马英九现象”或“马英九障碍”。岛内舆论甚至认为,如果连战、宋楚瑜在2004年选举中无法摆平“谁正、谁副”的问题,马英九有可能被推上“第一线”挑战陈水扁。
四是泛蓝选民在历经前年“总统”选举、去年“县市长”及今年“市长”选举后,在单一“首长型”的选举中,“顾全大局”的特殊投票行为已经形成,要求“国亲合”的声浪大于“正副排列组合”的问题。宋楚瑜在最后关头宣布支持黄俊英,实际是迎合泛蓝选民、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步棋。而亲民党在大本营台北市“议员”选举“惨遭滑铁卢”,提名17人,只当选8人,这应被视为泛蓝选民对宋楚瑜挑战“泛蓝盟主”举动的当头一棒。
来源:华夏经纬网作者:彭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