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03日星期二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人口专家提出新论 声称可根本解决中国人口问题

2002年12月03日 11:42

  中新网12月3日电 人口学专家、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研究员,近日首次提出“全方位适度人口论”,并称实现全方位适度人口可持续发展目标,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

  在中国人口报社和中国人口学会日前举办的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座谈会上,田雪原提出其新论。

  据光明日报报道,田雪原据此提出了根本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实现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型,人口城乡结构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这一步在20世纪末已基本达到。

  第二步,经过较长时间的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的零增长,人口素质、年龄结构和城乡分布结构明显优于世界总体水平,这一步预计21世纪中叶可以基本达到。

  第三步,实现人口零增长以后,再经过相当长时间,人口数量下降到同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诸要素相协调,人口素质、年龄结构和城乡结构等与发达国家大致处于同等水平,达到最终适度人口目标。

  据田雪原介绍,全方位适度人口论包括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三个基本的方面和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人口的数量控制不仅为解决人口过剩所必需,而且有利于身体素质和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并且是正常状态下调整年龄性别结构唯一的手段,对城乡、地区分布结构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生育率产生积极作用,对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城乡和地区分布结构也产生某种影响;人口结构的某种改变,也会作用到人口的数量控制和素质的提高,一定程度的老龄化是实现人口零增长和适度人口目标的必经之路。

  田雪原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应当是:人口的数量是比较适当的,质量是不断提高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能够促进人口与其他发展要素协调发展的人口,即全方位的适度人口。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点是:大力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主要为年龄性别结构、城乡分布结构、地区分布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当前以“控制”为重点的方略。(范又)


 
编辑:余瑞冬

相关报道:李培林:中国需重视人口结构的某些比例失调 (2002-12-02 14:50:21)
          中国资助逾40万极端贫困人口 易地搬迁摆脱贫困 (2002-11-25 11:01:28)
          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1.4岁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2-11-07 14:43:17)
          有专家就亚洲人口与发展现状给人们敲响警钟 (2002-10-18 06:52:16)
          天津老年人口达127万 市高官敬祝“寿比南山” (2002-10-15 06:44:22)
          北京城区人口向外扩散 近郊人口分布最集中 (2002-10-09 19:51:44)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