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日电 上周五,ING(荷兰国际集团)亚太区中国区总经理吴志盛在拿到证监会的一纸批文后实在是难以平息内心的兴奋,ING暂时占30%股份的中外合资招商基金公司正式获准成立,不仅意味着已手握两张寿险牌照的ING开始正式登陆国内的基金行业,而且离其下一个目标——中国的养老金业务又跨进了一大步。
不会在意控股权
根据招商基金公司目前的出资比例,ING占30%,招商证券占40%,剩下三家财务公司则各占10%,而即使到了2005年外方出资比例上限扩大到49%,届时ING的股权也只会增加到40%,而招商证券将增至40.5%,也就是说ING最终也不可能获得控股权。吴志盛表示,如果有控股权当然是最好的,但ING更看重的是双方的合作,所以当初双方谈判的重点并不在控股权,而是双方如何为将来发展有一个好的共同目标。实际上,三家财务公司的实力都不弱,三家的资产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招商基金公司筹备组负责人、中方代表成保良表示,当初他们选择外方的标准包括国际知名度、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对国情了解和属进取型,他们一共与国外4-5家知名公司进行过深入了解,最终敲定ING。
对于包括寿险公司在内的基金公司都没有出现ING的字样,吴志盛表示,除非股权超过50%,否则所有的合资公司都不能使用ING字样。
基金以伞型产品为主
目前国外的基金公司所经营的业务无非就是共同基金(开放式基金)、给大机构客户提供专业理财服务以及养老金业务等,由于目前国内基金市场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所以作为第三只正式获批的合资基金,招商基金初期会以开放式基金为主。至于产品方面,成保良表示,会以伞型基金的形态出现,即一只基金下有3-4个不同投资偏好的基金组合系列,其根据是目前中国投资者日益分化。
对于国内养老金市场,ING从来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且这张合资基金公司牌照的获得将对ING进军其下一个重点——养老金市场有莫大的帮助。ING投资管理中国区经理战龙认为,将来中国社保金投向国外市场,找ING也是“符合逻辑”的。事实上,此前ING在推动中国社保基金运作方面的确做了不少努力。与基金相关联,ING对QFII也是很有兴趣的,但目前仍只停留在试图建立一个模型筛选出50只国内股票作为基层研究的阶段。
1-2年后再考虑银行业务
包括ING在内,其实目前很多洋巨头在中国的银行业务都呈现出收缩状态。继最近广州代表处被撤消后,目前ING的商业银行在中国的代表处只剩北京了,尽管上海分行也向央行提交了开办人民币业务的申请,但吴志盛表示,包括信用卡业务在内,ING将在1-2年后才会考虑商业银行业务。
对于一些外资银行的撤离,吴志盛认为,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暂时看不到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景气,很多外资银行并不都是因亏本才撤离的,而是很可能是赢利达不到要求,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影响其股价,这也是过去3年全球很多金融机构的一个发展趋势。当然,撤离并不代表今后就不再回来。
其实相对于银行业,吴志盛认为国内的保险和基金业的限制会比较少,因此ING在中国市场的重点会是寿险和养老金市场,如果政策允许,ING今后10年寿险业务在中国的投资将会达到10亿元人民币。尽管在全球范围内,ING在中国的投资比例并不算高,但透过最近其高层的问卷调查发现,今后ING全球的投资重点取向之一就是中国,其次是印度。(来源:粤港信息日报 作者:赖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