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1月29日星期五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港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述评:香港推介“港珠联盟”新概念一箭数雕

2002年11月29日 09:17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 张传熙) 如何令香港经济短期内能见起色,现时未有定论。不过,近日特区政府两位司长分别访问英国和日本,却殊途同归地急速推介“珠港联盟”新概念,游说外商积极来港,利用香港优势开拓珠三角商机。从这一点看,政府在振兴本地经济方面已表露出集中的路向。这路向有一箭数雕的效果。

  正在日本访问的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连日来马不停蹄地到日本各大城市,推介珠三角发展势头,宣传香港在珠三角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角色。昨日在福冈午餐会上,曾荫权就极力强调:香港是珠三角的重要金融、商业及服务中心,有很多专业人才,包括银行人士、律师、会计师及顾问,港商在中国营商亦有丰富的经验。

  他游说日本商人来港设立总部、办事机构,继而开拓中国内地市场。

  在英国,梁锦松财政司长也谈到港珠联合的前景,随行到英国“吹风”的贸发局主席吴光正也鼎力推介“联盟珠三角”概念。吴光正援引过去三年日本、美国、欧洲三地来港设立办事处的数目分别上升三成、四成与一成六的事实,鼓动英商认识香港作为外商管理内地业务“风险经理”角色的重要性。吴光正向三百名赴宴的英国商界翘楚勾画了外国公司在港的独特经营模式:在港聘请五十名员工,在珠三角聘请上千名工人。特别指出外商就是这样成功地干着。

  港府高层集中出访,致力于“港珠”吹风,可以说是港府一个振兴经济的明确信号。这种努力,只要外商认识到香港的优势,就能立马令香港受益。这方面,香港是具足眼力的。

  其一、这一做法符合外商来港的意旨,投其所好。人们留意到,近日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开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今年来港设立办事处的海外公司数目至六月底,已跃升至一千七百四十八家,比去年增加四成二。而所设立的地区总部中五成一就集中在批零商业及进出口行业上。也就是数说,大多数外商是冲着香港的贸易“跳板”效应而来。

  其二、这一做法最易令香港得益并能最大限度发挥优势。香港应发挥哪方面的优势,过去数月争议较大,但营商服务上的优势,几乎各界都首肯认可。外商来港设立总部,会相应雇佣香港的人力、购买商住场所、在本地消费,也会带来“过路”生意,在经济低潮的今天,其刺激香港经济的作用往往是立竿见影。进一步说,香港服务上的优势也籍此得到保持和扩大。

  其三、这一做法有的放矢,有理有据。譬如曾荫权重点攻克的目标日本,过去两年在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就上升两倍。据研究,至二00七年,约有一半的制造业将会迁往中国内地。日本是未来进入中国内地的一大“买家”,香港最易因此受惠。至于珠三角,除了是中国最大的生产和采购平台之外,还是庞大的消费品市场,去年的出口达到了二千八百多亿美元,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四倍。一“内”一“外”的潜力和需求,都被香港所瞄中。

  香港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腾飞,得益于中国的开放和自身优势的发挥。而今,香港瞄准中国加入世贸、经济一枝独秀的契机,再续前路,应属明智之举。可以见到的现实是,香港正密锣紧鼓,设法密切与珠三角联系,包括建立港珠澳大桥、扩大通关渠道等,相信这种努力很快便能看到成果。正在英国访问的梁锦松司长就在英国当地明确指出:香港在转型中带来痛苦,香港也正与中国内地经济融合,由于内地经济增长快速,香港作为亚洲区的国际及商业中心,“前景是没有理由会差的”。(完)


 
编辑:丁前程

相关报道:南沙成新支点“撬动”百公里半径珠三角发展 (2002-11-15 08:49:14)
          吴光正:香港应联盟珠三角成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2002-11-14 09:37:44)
          珠三角港资企业达四万家 不少向高科技产业迈进 (2002-09-23 11:18:51)
          粤港澳联手成立“珠三角软件产业联盟” (2002-09-20 09:28:36)
          香港将兴建大量基础设施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 (2002-09-19 10:24:11)
          图:国际商界支持香港及珠三角发展经济整合 (2002-06-27 20:29:29)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