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曾在农村插队8年,是中国第一批知青大学生;36岁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虽历经艰辛,但仍不渝创业之志,于1996年创办WebEx公司。公司于2000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被投资者誉为“股市明日Yahoo”。
从替人看公寓开始
朱敏的成功没有神秘色彩,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艰辛与曲折。朱敏说:“人生成功的最大乐趣在于享受奋斗的过程。”朱敏妻子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钻劲,永远以奋斗为乐趣。”
朱敏是浙江宁波人。1966年,他读高二时,“文革”爆发,他到宁波郊区插队,一干就是8年多。1976年,朱敏被调到宁波市内做了一年的建筑工人。1977年,刚恢复高考,他就考入浙江大学机械制造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冰箱厂,随后又考上了浙江大学研究生。1984年,以浙江大学管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公派留学斯坦福大学的机会。留学期间,朱敏一个月只有360美元的补助,而学校一个月的住宿费就要355美元,根本不可能住进去,而且几个月后太太、孩子还会过来,朱敏一下子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我就在外面找了一个管理公寓的活,房东有16套公寓,他提供我一套免费居住的公寓,而我则负责给他管理另外15套。”
无论如何都要试试
朱敏在美国17年,经历了求学、工作、创业三部曲。来斯坦福的那年夏天,他在学校教室走廊看到一则IBM急聘高级电脑工程师的消息,苦于以前没学过电脑,只能眼睁睁地任机会从指间溜走。3个月后,当他看到IBM的招聘条还是原封不动地挂着时,迫于经济压力,朱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去试一试。
朱敏就去敲教授的门,问这个项目他有没有可能做。教授说:“这个项目就是等你来做的。你怎么不早点来?”听后,他是又高兴又吃惊,后来才知道是功课帮了忙。因为人家要读两年的博士课程他一年就学完了,平均成绩在A以上,一半是A+。见了面,那位教授也没问他会不会电脑,就很爽快地说:“好,下星期你来做IBM研究组长。”就这样,他开始了IBM电脑的课题研究。
没有电脑基础,朱敏面对的难题和压力可想而知。他只好拼命学,经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但不敢问人,幸好他儿子在大学里读电脑专业,身边才有了一位老师。他边学边干,终于把IBM的研究课题解决了。
一年后,朱敏就到别的公司做顾问,他对做顾问一行同样陌生。当时有一个大公司要找一个专家,他们知道朱敏是IBM的,又是斯坦福出来的,料想是专家,就请他去。他依然拼命学,努力干。虽然以前没做过,但是机会来了,就努力抓住。他很辛苦,这16年来都没能休过假。
1991年,尽管他的薪水已经不低了,但他还是决定辞职办公司。因为他内心渴望自由,而且这种感觉非常强烈。
网络企业家之路
朱敏创业,没有什么经济实力,全凭一腔热忱与过人的勇气胆识,实实在在是白手起家。1991年,他和朋友创立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Future Labs,开始进行网络技术研发。当时,大陆留学生在美创业的很少,朱敏却敢为人先,踏入硅谷风险创业。公司创立初期,大家都没有薪水拿,压力很大。经过3年艰苦奋斗,大公司Quarterdeck以1200万美元买走了他们的Future Labs。作为创始人之一的他分到了300万美元。
公司卖掉后,朱敏并没有一劳永逸,他毅然投入巨资再次创业,1996年与朋友在硅谷共同创立了WebEx。4年后,WebEx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超过16亿美元。目前,WebEx的职员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为现在的400多人,客户达1800多家。公司创业以来,一直拥有一支稳定又兼具实力的科研队伍。朱敏说:“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益分享。我们创办WebEx的前18个月,几个创办人是一分钱不拿的,当我们拿到第一轮投资700万美元时,就拿出30%给职员分享。当时公司第一批研发人员是我亲自到大陆招的,招了30多个技术人员,他们当时干得很苦。要留住这些职员,公司领导者不仅要把握好公司发展方向,而且还要有很大的激情与热情,让员工感觉到跟着干一定会成功。”
人生当慢慢成功
朱敏认为成功应该是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历不同的事物、感受不同的生活层面,是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种体验。他说:“人生还是慢慢成功才好,就像杨致远,他非常成功,可他在没有成熟以前就成功了,这会使他没有机会去学习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公司经理层他们就没有机会去尝试。他的起点固然很高,但生活中他们必须面对更大的挑战,这样做人真的好苦。”朱敏说:
“我觉得成功是没有什么捷径的。像我以前考托福出国,两万多个单词是一个个地背下来的。在中国念书拿100分,在斯坦福读书拿A和A+,因为几千道习题我也是一一做过来的,从不偷懒。我不相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要靠人一点点努力得来。”朱敏认为留学生应该打开思路,创造未来。他说:“以前大陆来的留学生第一个目标就是攻读博士,因为拿到博士就可以找份好工作。其实博士并不是一个目标,而一般留学生都把它作为一个大目标。拿一个斯坦福博士,听起来很美妙,可是又怎样呢?我的目标在来美国之后不久就转变了,所以,直到现在我的博士也没有拿到。虽然我一年能读人家读两年的课程,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作为成功上市公司的创建者和首席科技官,朱敏仍然沉浸在狂热的工作中。他说:“我觉得人生就像一场竞技赛,最大的挑战就是来自精神智力的挑战,没有挑战,生活将黯然失色。”
来源:神州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