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9日电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18日在上海论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生存时指出,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国际化,需要企业进行“竞争力再造”。
解放日报报道称,魏杰表示,再造竞争力需要“界定清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现行公司法、证券法都需要修改;还迫切需要培养产业分析师。
在魏杰看来,企业产权清晰是法律地位清晰与现实运行过程清晰的统一。然而,目前国有企业产权在法律地位上是明确的,但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并不明晰;而民营企业的产权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很清晰,其法律地位却不明确。因此,中国绝大部分企业产权都不清晰。产权制度的真正明晰,前提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需要“界定清楚”。
魏杰所指的“界定清楚”,要点包括:政府不再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即使是政府配置的资源,也必须通过市场方式,如土地通过拍卖,公共建设项目通过招标,政府消费则依靠政府采购;政府不再是企业制度的设计者,企业制度完全应该由企业自主掌握,为此现行的公司法、证券法都需要修改;政府主要是公共产品投资,商务产品的投资主体应该是企业;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关系是备案制而不是审批制;政府和企业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两大活动主体,前者依法管理,后者依法经营;企业对政府有完整的法律诉讼权,等等。
魏杰同时指出,我们国家缺少产业分析师,因而企业的产业战略往往是“拍脑袋”的结果。于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产业就出了问题,而且是事先没有估计到的产业。
例如医药产业。医药产业包括研发、制造、销售三个环节。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哪?在销售上。国外企业看中的就是我们的市场、我们的销售网络。但许多企业都把精力放在了研发上,投在了制造上,结果今年医药企业破产比例高达26%。
还有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产业有两大环节:把知识转化为技术,把技术转变成产业。第一个环节需要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真正意义上的“孵化器”,而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产业园区”。美国最近就出现了“实验室经济”,大量投资涌向实验室,大量人才愿意献身实验室。第二个环节是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就是把技术转化为产业的“孵化器”。从这个层面上说,投资银行将走向兴隆,商业银行则需要改革。但我们现在对这些产业都缺乏系统科学的分析,以致产生了一些误区。针对这些情况,魏杰呼吁尽快培养中国的产业分析师。(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