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2日电 1990年,上海的每1000名女性里可能只有一个人敢辞职“下海”,做没有任何保障的“个体户”;而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几乎翻了数十倍——每100个上海女性中就有6到7人选择了自主创业,从而成为叱咤商场的“女老板”、“女企业家”。
上海电视台消息:记者从“上海妇女发展国际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女性就业自主性明显增强,女性自主创业的比例从1990年的0.1%提高到了2000年的6.6%,比男性高出了0.9%。
据上海交通大学余亚平教授介绍,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女性职业结构和行业结构日益趋向合理:到2001年,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商业零售、居民服务等行业中就业的女性比例都超过了一半;而在金融保险、房地产、科研服务等新兴行业中就业的女性也有明显增加,比例分别达到44.63%、36.22%和35.47%,在证券分析人、房产经纪人、科研人员中处处可见女性的身影;另外,在8000家被认定的非正规劳动组织中,由女性开办的也占了34%。
同时,上海女性的择业价值取向开始呈现多元化:“为稻粱谋”的生活压力不再是工作的唯一目的,“获得更高收入”和实现“经济独立”的为52%,33.7%的女性工作是为了充实自己,21.3%则“希望发挥才能”。她们的就业渠道也在不断拓宽,除了由劳动人事部门安排和“顶职”的,更多的女性是主动出击,通过求职应聘、考试录取的达20.3%,还有的干脆炒了老板的“鱿鱼”,做自由职业者甚至自己开公司;以女性为主体的非正规劳动组织也开始出现。
毋庸置疑,目前上海女性的就业层次仍然偏低,大部分女性仍分布在家政服务、清洁卫生等技术含量较低、收入也较低的行业。为此,副市长、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严隽琪提出,今后几年要进一步消除就业歧视和职业隔离,积极出台有利于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公共政策,保障妇女平等分享信息资源、贷款资助和市场份额的权利,引导和扶植下岗妇女走自主创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