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淮南十一月八日电题:安徽农民忆江泽民三次毛集行
中新社记者 顾立军
享有乡村都市美称的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六百多名中共党员和干部,今天上午集中守候在电视机的荧屏前,收看中共十六大开幕的情景。
当看到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步入会场时,电视机前的实验区工委书记朱咸来带头鼓起掌来。他说,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中国的发展;没有江总书记三次到毛集的关怀,就没有毛集的今天。他说,农村致了富,难忘总书记。
毛集试验区原为淮河边上有名的老灾窝。朱咸来是标准的乡村农民。他逃过荒,要过饭,说过鼓书,跑过单帮,虽然使出浑身解数,但没能解决温饱问题。一九八四年,中央下文件鼓励农民发展社队企业,他筹集资金办起了一座烧砖的轮窑厂。正当企业有所发展之时,一九九一年发大水,整个村庄淹到水里,全村面临灭顶之灾。正在此时,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了毛集,他抱起朱咸来的小孙女,拉着朱咸来的手,号召灾区民众“振奋精神,加强领导,团结协作,战胜灾害。”
朱咸来说,总书记在最困难的时候来到毛集,关怀灾区人民给我们鼓了很大的劲。全镇老百姓团结一致度过了难关。
没想到,心里一直惦记着中国老百姓的总书记在事隔不到三月,再次来到毛集。江总书记挨家挨户察看灾区恢复情况和农民过冬的安置情况。
一九九八年九月,来安徽视察并调研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江泽民总书记,又一次来到毛集。当江总书记看到昔日的老灾窝已发展成为兴旺的乡村都市的情景后,非常高兴。他说,中国这么大,没灾不可能,但并不可怕。他非常赞同毛集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精神。
今天上午,朱咸来带领全区六百多名党员干部坐在电视机前,一边聆听江总书记的报告,一面回忆实验区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他告诉记者,毛集人曾按照江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连夜开会研究彻底根治淮河岸边老灾窝问题。他说,我们制定出了“山上人下山,水里人上滩,行蓄洪区向小城镇搬迁”的工作方案。开始了毛集的振兴和发展。
几年来,毛集人在朱咸来带领下筹集了二千多万元资金,建成了三个新村,把长期受水害的农民整体迁移到新村居住。移民安置达四百五十七户、二千零七十二人。全区还盖了几十幢小别墅,把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的能人请到试验区来指导致富,开发项目。
朱咸来说,现在毛集试验区的三万户农家,较一九九一年大水之前的生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全区人均纯收入可达到二千五百八十元人民币,全区财政收入将在去年五千六百三十万元的基础上突破至七千万元人民币。
朱咸来说,老灾窝变成乡村都市,穷农民过上大城市的繁荣生活,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靠的是江总书记的领导。我们祝贺十六大,更从心底感激江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