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8日电 “海外最大星探公司进上海”在近期全国媒体上形成了小小的热点,据新闻晚报报道,上海本土早就有类似的机构,只是并未以“星探”来命名。面对海外公司进军上海,本地的星探经纪人也不甘寂寞,他们表示,将在良性竞争的机制下,和海外公司一起将这块蛋糕做大。
现状调查
其实“探星”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很多电影、电视剧选择新人担纲,常常就是通过在学校里、大街上寻找到新鲜面孔的。但长期以来,中国的“星探”只是充当“新秀搜寻器”的作用,找到新秀的开始也意味着他们工作的结束。于是中国的艺人长期习惯了单打独斗,习惯了一个人独自面对复杂的娱乐圈,面对繁复庞大的事物体系。
而现在国际通行的惯例是经纪人制度,也就是艺人在娱乐圈内的一切事物都交由经纪人全权负责,从确定造型、设计演艺之路,到每个具体演艺项目的落实,经纪人已经成为现代娱乐工业的命脉。日本的杰尼斯事务所就是这样的典型。
改变从去年5月1日开始。当时上海市颁布了经纪人条例,为星探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空。现在,全上海已经有了1000多个经纪人在从事探星造星的工作,每年会有几百个新秀诞生在上海这个时尚之都。
然而这样的现状并不能说明中国本土星探经纪已具规模。从纵向相比,目前全上海的金牌房产经纪人多达上万;从横向比,邻国韩国拥有5000多家经纪公司,按照每家公司15个星探经纪人的规模,整个韩国就有近10万个星探在全国搜寻着大小帅哥美女,而日本星探的数量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未来的几年里,经纪人条例将推广到中国各地。按照在上海的发展速度,星探经纪人要在全中国发展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行业解析
然而星探业在中国的发展,遇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起步晚。上海的银都艺校是其中起步较早的。学校的负责人以学校10年运作的经验告诉记者,由于一个合格的经纪人必须是一个专业的法律人才,必须通过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合同法、经纪人条例等多项考试,而星探更被要求对娱乐圈有长期深入的了解,对明星有着敏锐的感觉,比如银都的星探们看到你走路的姿势就能知道你的身材,看看脖子就能知道你是否能唱男高音,摸摸腿骨就能知道你能长多高。另外,星探还需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和办事能力,国内符合这样要求的人并不多。
银都负责人表示,真正的星探并不是简单的探星,其功力更体现在“造星”上。像日本的杰尼斯事务所,与其签约的新人通常只有10来岁。在签约后的几年里,公司将投入重金,给予新人严格的培训。像周杰伦,吴宗宪整整“捂”了他5年时间,投入十分巨大。而对于国内星探公司来说,资金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另外,由于星探业在中国未成气候,公司很难得到媒体的舆论支持。在整个造星体系中,媒体舆论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环节,但现在中国的星探们并没有完全利用这个资源。
突破路由
1992年银都艺校开办后,“业余艺校”的模式很快在上海形成风潮。但几年下来,真正存活下来的并不多。银都艺校是在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10年来,有7000人次通过银都走上了演艺道路,其中不乏现在演艺圈的当红小生陈龙、胡彦斌等。因为学校在创立阶段就提出了培养新人的概念,老师是各大艺术院校的资深人士,所以他们在10年里摸索出一套非常完整的“探星”方法。现在,他们是上海最具实力的艺校之一,下周还将开始新一轮秋季招生。
从去年开始,银都艺校的母体———银都传播机构就在大力扩充星探经纪人的数量。目前,银都已经有10多个星探经纪人,而未来的10年里,这个数字将翻几番。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和银都签约的新人也多为10来岁,合约大概是8至10年。银都负责人踌躇满志地说,如今演艺圈流行偶像男孩组合,H. O. T甚至为了男孩组合的持续旺热而重新组合,而银都的目标是打造银都品牌的青春偶像组合,建造顶尖的造星工厂,培养顶尖的星探经纪人。
对于海外星探公司的加入,银都认为并不会对其构成致命冲击。因为本土公司对市场有更充分的了解,他们知道像吕燕这样的面孔中国人未必能接受,而赵薇会更受欢迎。长期的经营让公司有了固定的团队,也许有一天其中就会出现像柴智屏那样的超级王牌星探。事实上,这些年发生生存危机的,更多是海外星探公司,有一家前两年来上海的韩国公司现在卖起了匹萨。也许,银都以学校为基础的一条龙运作模式,正是中国星探经纪业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