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巴厘岛十一月七日电题:静悄悄的巴厘岛
中新社记者邢利宇
汽车从飞机场驶往市区,二十多分钟后穿进一个丁字巷,如果步行,向左走十分钟就能到达“十·一二”爆炸出事地点,现在街口立着禁止通行的标牌,两名警察在不远处巡视。向右则是曾经繁华的洋人街,如今街上所有店面都紧闭门窗,目力所及几乎没有行走的路人。随着二十五天前的那声巨响,从来没有淡季的旅游天堂巴厘岛陷入了史无前例的萧条。
巴厘岛,五千六百多平方公里,三百多万人口,以发展旅游及手工制造业为主。“我们巴厘岛以前很热闹的,现在都变得静悄悄的,也不堵车了。”已是第四代印尼华人的导游陈小姐没有按惯例依次介绍巴厘岛的面积、人口、风俗习惯等,而是提起了不久前的爆炸事件给现在造成的影响。
她介绍,绝大部分酒店、餐馆都是在勉强维持生计。原来连续不断接带旅游团的她,如今每个月至多只有两个团可以带,其他家在外岛的同事都因无团可带而离开巴厘岛了。“现在岛上什么生意都不好做,连蔬菜都卖不出去,没有游客,卖给谁吃呀!”
陈小姐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这里有推拿按摩,有谁想去,请告诉我要提前预约。”“提前预约?”“是啊!以前预约是因为人多,现在游客这么少,不提前预约,推拿小姐很早就下班回家了。”
俗话说,耳听为虚。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不敢相信:连续多家露天茶座,除了三五个服务员闲来无事下棋取乐外,鲜艳的遮阳伞盖下空无一人。偶尔经过一间小咖啡屋,可以看到屋檐下两个白皮肤蓝眼睛的年轻人在对坐聊天。几个比较著名的旅游点还是能看到两三个四五成群的旅游小队,其中三分之一像是来自欧美或澳洲。
巴厘岛与印尼首都雅加达时差一小时,与中国北京时间接近。当晚七点半,正是用餐时间。汽车把我们这个八个人组成的小旅游团送到了一家中国餐馆。走进餐馆所见情景已是预料之中,除了一个老板两个服务员,十多个餐桌上没有一个食客。老板姓陈,祖籍中国广东,见到我们高兴地跑进厨房亲自掌勺。
“生意很烂(广东话不好之意)了。”陈老板忙碌一阵后坐下聊起来。一九八三年就开始在巴厘岛作餐饮业的他,原来的餐馆就距爆炸地点近二百米,不过那已是五年前的事了,现在的餐馆虽然距出事点较远,但生意还是受了影响。一个服务生走进柜台,拿出一叠照片递给我们,那是陈老板的朋友在事发不久后拍到的。照片上横陈着各种姿势烧焦的尸体,还有放在旁边鼓鼓囊囊的黑塑料袋,据说里面是不全的身肢。我们沉默了。
“听说现在出事点附近的人都不能吃烧烤,原因是闻到烧焦味会产生联想。”能看出陈老板是想说一番话打破这沉闷的空气,可是我们都没有笑起来。
晚八点四十,我们走进了位于市中心、距出事地点步行约十分钟路程的沙黑酒店。大堂里,除了前台的服务员和蹲在角落的行李员,没见到一个住客。据一些媒体报道,巴厘岛的酒店入住率已从百分之八九十,狂跌到百分之十一二。
“豪华落尽见真淳。”人气的稀少使如今的巴厘岛显出一派宁静安详的田园风情,面对着精妙的木雕,轻柔的沙笼布、细密的海滩、幽静的神庙,以及那些向往和平安宁的人们,谁都会相信巴厘岛再度成为旅游天堂的日子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