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0月28日星期一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

濮存昕:在话剧面前,我是个学生(图)

2002年10月28日 15:30

  中新网10月28日电 近日,在重庆观众中挺有人缘的濮存昕来山城宣传《雷雨》。据重庆晨报报道,在几十分钟的媒体见面会上,“人艺”出身的濮存昕抛开了他的电视剧或电影生涯,谈的都是《雷雨》。然而,就在他把话剧《雷雨》谈得声情并茂时,有人冷不防地问濮存昕:观众来看你演的话剧《雷雨》,是为看你,还是为看《雷雨》这个剧?

  濮存昕的回答是:看谁并不重要,只要观众来了、看了,就可以领悟话剧艺术中的《雷雨》。当然我希望观众是因为《雷雨》而来看《雷雨》。“看《雷雨》,还是看濮存昕”这个问题,显然还是没回答清楚。

  曹禺《雷雨》的文学魅力无庸置疑,一身书卷气的濮存昕在表达对《雷雨》一剧的印象时,很是冲动:“《雷雨》字里行间所显出来的文学功底很深厚,从1954年首演以来,‘人艺’一直致力于如何将这个旷世巨作演好。在我的心目中,《雷雨》在世界戏剧名巨著中的地位非常了不起:除了莎士比亚,只有曹禺的作品才能延续下去,也只有曹禺的作品可以一直演下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演绎。” 《雷雨》的演绎形式有电视剧、话剧、电影三种形式,那么濮存昕认为那一种最能表现《雷雨》的艺术魅力,他说当然是话剧更接近曹禺创作本意,说到兴头上,濮存昕甚至像演戏时那样夸张地说到:“也许‘人艺’创作的并不是最好的,但话剧真正面向的是知识分子,虽然不象电视传媒那么普及,只要有点文化的消费者,他们会把戏剧、尤其是话剧当成他们内心的一种需要。”但在中国,除了“人艺”所在的北京,还有哪个城市“有点文化的消费者”,会像濮存昕所说的这样把“话剧当成他们内心的一种需要”呢?

  当话剧《雷雨》的宣传档期与影视剧的宣传档期有矛盾时,濮存昕表示肯定是服从人艺的安排。他坦承:影视让我出名赚钱,话剧却让长在剧团的我重拾戏剧的感觉。唯一遗憾的是再也不可能听到曹禺对自己表演的评价了。在谈到演《雷雨》的感觉时,他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当大明星容易走俗,但在话剧面前,我却是个学生,我创作的周萍不是尽善尽美的,有时最痛苦的就是没把周萍引入观众的内心,曾有观众在台下取笑我,怎么高局长又在跳窗户了。但是我相信每一次都会比上一次表演更成功。”其实,无论我们去剧场是看《雷雨》也好,还是为了看濮存昕顺便也把《雷雨》看了,名剧加明星的演出模式,可以为十分低迷的话剧演出市场带来几抹亮色。


 
编辑:王艳红
相关专题: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