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十月二十三日电(陈雯于力)今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州五十周年。五十年来,凉山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从原始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为该少数民族自治州人民的文明新生做出了贡献,把落后的凉山带入了文明。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该州辖十六县一市。这里幅员广阔,除彝族外,还居住有藏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傈僳族等十四个民族。
新中国成立前的凉山由于长期处于奴隶制的形态中,人民生活在刀耕火种、贫穷愚昧之中,生产力低下,文化教育几乎是空白,能识彝文和懂得文化知识的人不足百分之一。
一九五二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凉山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族教育和初、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
如今凉山州已建有科研单位六个,各级各类学校二千五百七十九所,在校学生近五十七万人。该州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点七四,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百分之七十八点五;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拥有各类技术人员达七万人。据统计,自一九七八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截止二00一年底,凉山州已有三万七千多人考入大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