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0月29日星期二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

丹麦巾帼侨领曹燕灵的人生童话

2002年10月18日 17:28

  “不知道曹燕灵是谁?——你在丹麦真是白呆了!”这是在丹麦的华侨华人中,真实流传着的一句话;

  “曹燕灵这个人很厉害,她可是第一个当选欧洲华侨华人联合会筹委会主席的女性。”认识曹燕灵的侨界朋友这样评价她。

  而初见曹燕灵的人,无一例外地都会惊讶于她的年轻。尤其是相对于由23个国家、约150个社团组成的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轮值主席这把“交椅”来说,相对于那些移居欧洲多年、在当地乃至整个欧洲华人华侨界举足轻重的“长老”级人物来说,刚刚年近不惑的曹燕灵实在是显得太过年轻了;她的资历、甚至于她的性别也同样显得太过凤毛麟角。

  “我也不敢相信,会获得这么多朋友的支持,光荣当选第十届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筹委会主席。但我们丹麦华侨华人也有信心办好即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十届欧华年会,将以全面细致的组织工作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来回报大家的支持和信任。”显然,对于这份备受关注的殊荣,曹燕灵首先想到的是它所承载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一份理性和清醒,或许正是她这些年来在商界和侨界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的真正秘诀。

  在海外做侨领,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即足够的经济实力、包括组织和号召能力等在内的综合影响力,以及相对充裕的时间。而曹燕灵认为这三点其实只是外在的表象,要成为一个真正有名有实的侨领,关键看有没有这份爱心和奉献精神,有意识地去为大家、为一个集体去做一些事情。而个人的经济实力虽然必须具备一些,但并不是一定要有多强才可以。

  曹燕灵的这一看法显然是有感而发,虽然这些年来由于她在商界长袖善舞已经积累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但20年前当她还是一个靠打工和助学贷款来维持生计和学业的学生时,她就已经是丹麦华人友谊会的一员了,并在其中负责妇女工作。

  此后的1991年,她积极参与成立了丹麦华人协会,并历任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职;1997年丹麦中华工商联合会成立,她又当选为首任会长,并连任至今。其中她于1998年第一次以丹麦中华工商联合协会会长的身份,应邀代表丹麦的华侨华人社团参加了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第六届年会,并在会上当选为联合会常务理事。在去年10月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的欧华联会第九届年会上,曹燕灵又在其他几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选颇具纪念意义的第十届欧华联会筹委会的主席,而且还是这个全球最大的华侨华人社团的第一位女主席,也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主席。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第一”,使得曹燕灵的当选几乎引起了整个华人华侨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这个气质娴雅、举止雍容的小女子何以能在意见纷纭的侨团之间左右逢源,获得广泛的信任和支持?

  对于这样的疑问,曹燕灵并没有正面回答,她只是说起了她近20年来从事社团工作的两大心得:一是为人要谦虚谨慎,广泛团结各个国家的各个社团;二是做事要求真务实,做一个有名有实的侨领。

  作为蜚声海内外的知名侨领,曹燕灵在侨界可谓“平步青云”,声誉日隆;相比之下,她在个人事业方面的发展成就倒并不太为人所知。其实,作为丹麦华丹国际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曹燕灵,在她所从事的事业领域内同样是个佼佼者。

  1980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曹燕灵在海外亲友的帮助下,只身来到丹麦。一开始她在亲戚的餐馆里打工,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隔膜以及对未来的茫然使她一度不知所措。在日复一日的餐馆劳作中,她也似乎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如果不出意外,她将和她的那些亲友们一样,终身以餐馆为业;所不同的也许只是身份由一个打工者变成一个老板娘而已。每当想到这些,她都会抑制不住地感到一阵阵窒息,和身边有些甚至连家书都不会写的同乡亲友相比,在国内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的她相信自己应该可以有一个从事“脑力劳动”的未来。

  在辛苦了一年之后,她终于还是走出了餐馆的大门,靠着业余自学考进了位于哥本哈根的一所大学,开始攻读国际贸易专业。她认为要想真正在国外独立和立足,特别是要想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就必须再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当时她的一些亲友很不理解她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钱不赚,却还要掏腰包去上大学,上完大学还不是一样的赚钱吗?不过正是这些人,日后最先成了曹燕灵“学以致用”的对象,每当他们在生意上遇到一些麻烦,或者对当地的有些政策不理解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咨询曹燕灵,问问她应该怎么办。

  靠着半工半读和助学贷款,曹燕灵于1986年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在接下来寻找工作的过程却让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沮丧,她没想到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薪水甚至还不如她当年在中餐馆打工时候的收入高。反复考虑之后,她终于还是没有迈出开餐馆这个行当,不过这一次她是靠着分期付款盘下了一间快餐店,自己当上了老板。

  也许到底是受过专业教育的原因,或许曹燕灵天生就跟餐饮业有缘,反正这间在原来的巴基斯坦老板手里濒临倒闭的小店,到曹燕灵手里居然很快就起死回生,天天顾客盈门,生意好得简直有些莫名其妙,很快就还清了欠款。2、3年之后,曹燕灵又卖掉了这间小店,买下了一家更大的餐馆。到1991年,曹燕灵又开了一家在整个哥本哈根市都数一数二的大餐馆,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率团访问丹麦时,就曾被中国驻丹麦使馆安排在她的餐馆用餐,一同陪同访问的70、80位中国政府官员也都是她餐馆的座上宾。

  不仅把自己的餐馆经营得有声有色,而且曹燕灵还在此过程中练就了一门好手艺,烧的一手好菜;并且具考证,她还是丹麦第一个学会做比萨饼的中国人。因为当时华人基本上都是经营中餐馆,很少做西餐;而曹燕灵的餐馆做大之后,采取中西兼营的方针;冰雪聪明的曹燕灵耳濡目染,自然又学会了做西餐,尤其是比萨饼做得最为地道,一度小有名气。

  虽然经营餐馆给她带来了滚滚财源,但在曹燕灵的心目中,从事餐饮业终究不是自己的终极理想,通过脑力劳动、靠智力和智慧赚钱依然是她的梦想。所以,当她通过餐饮业积累了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之后,学国际贸易的她就于1988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式注册成立了华丹国际技术有限公司。10余年来,华丹公司已经先后在国际贸易、技术转让、高科技产品开发、项目融资、招商引资、咨询培训、展销策划等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与多家国内外企业进行了合作,并且获得了良好的信誉;此外,在半导体行业、医疗设备、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领域,华丹公司已经在中国成为较有影响的公司;同时,华丹公司还与各个领域中技术领先的国内外公司密切合作,是多家环球大公司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总代理、经销商、融资和投资咨询顾问。在此过程中,曹燕灵也真正体会到了靠智慧赚钱的另一番快乐与艰辛。

  1998年华丹公司正式开始在中国投资发展,目前在中国设有2个办事处和一家合资公司,在医疗设备、消防和污水处理以及工程技术和地产等领域都有较大的投资。

  虽然曹燕灵这些年来的事业一直是在稳步地向前发展,但曹燕灵本人并不满足;她坦言和自己设定的目标相比,她的事业还没有真正到顶。她说她一直在努力工作,就是希望事业可以发展得更大一些,钱可以赚得更多一些。因为她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为别人多做一些事情,可以为祖国多做一些贡献。

  “有实力才能有能力”,曹燕灵始终这样认为。

  在一般人的眼中,曹燕灵可谓是功成名就了--不仅是个知名的侨界领袖,同时也是个经营有道、事业有成的商界女强人。而真正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的人生经历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灰姑娘”一样,充满了坎坷和曲折。

  曹燕灵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郊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在童年的记忆中,有两件事情最令曹燕灵难忘。一是由于她的外祖父在村里属于外乡人而处处受到的莫须有的排挤和欺负,以及对这种排挤和欺负的无奈和忍让;二是贫穷的父母对她和弟弟一视同仁、不遗余力的培养。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父母曾经对她们姐弟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没有财产,只能给你们智慧;将来的路要靠你们自己去奋斗。”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个连一个完整的碗都没有的家里,曹燕灵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当家理财。从三四年级开始,父母就有意识地把赚来的钱都交给曹燕灵来安排,她记得当时为了节省,家里每天只能吃一个菜,很少能吃到肉,一年也难得吃一次鸡。小学毕业以后,在外工作的伯伯看到她家实在困难,就建议曹燕灵不要再读书了,他可以帮着安排她去卖粮票以补贴家用。但曹燕灵的父亲不忍心孩子这么小就因为家累而辍学;初中毕业后,正好赶上外祖父退休可以让她补员进供销社工作。行李都打好了,但父母最终还是决定让她继续上高中,他们觉得她的初中学历还是太低了。

  虽然父母一心希望曹燕灵姐弟将来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他们同时也不忘分别给她们姐弟培养一种技能,希望他们能多学到一种谋生手段。曹燕灵学的是乐器,包括二胡、手风琴等;弟弟学的是画画。每当他们写完作业之后,曹燕灵家仅有的一间小屋就成了姐弟俩的“艺术殿堂”。由于连张像样的课桌都没有,所以姐弟俩就分别占据了家里的两张床作为″学习园地″,曹燕灵每天就对着粘在蚊帐上的乐谱反复练习。就是这样的学习环境,一年以后她就敢于登台演奏了,而且还获得了满堂彩。

  高一的时候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曹燕灵开始专心学习,不再学习乐器了。但当她远赴丹麦的时候,她唯一选择带在身边的恰恰就是当年学习过的二胡。她说,每当看到那把二胡,她就会想起年少时的那段时光,就会不自觉地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如今的曹燕灵真的所谓苦尽甘来、功成名就,但她还是和以前一样,爱吃小时候吃过的家乡的东西,生活上从不铺张浪费;甚至于她到丹麦两年都没有买过一双鞋;上高中时配的一付眼镜,她到丹麦以后戴了13年才恋恋不舍地换掉。

  但另一方面,她对于朋友、对社团工作、尤其是对那些境遇窘迫的人,却又非常的慷慨大方。每当中国国内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她总是不用宣传就积极捐款,而且还号召其他华人华侨一同捐助;在国内投资发展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捐助更可谓数不胜数;一次她到武夷山地区考察投资环境,听说当地山区有些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她当即决定一次性捐助17个孩子的学业。在国外组织社团活动,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她总是身先士卒。

  对于曹燕灵来说,不惑之年还只是个开始,更多的光荣与梦想正等待着她去实现,并且终将会实现。因为,她一直在努力,并乐此不疲。

  来源:莫斯科华人报 作者:郭丽琴


 
相关专题: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