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港澳新闻

中新社综述:香港灵活安排基建 缓解财赤压力

2002年10月18日 09:34

  中新社香港十月十七日电(记者徐足之)香港特区面对庞大财赤,政府近期采取连串措施,务求改善,其中新近有官员表示,会把效益不高的基建项目暂时搁置,或者缩减某些项目的规模。

  为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及配合香港发展新方向,香港特区政府曾计划在未来九年落实一千六百项工程,总投资六千亿港元,并借此在两年内为港人提供三万个就业职位。香港政府高层官员最近表示,原有计划将灵活执行,对整个经济回报不高的项目,可以考虑拖迟进行。

  改善财赤是港府未来施政的重点工作。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近日一再提到要开源节流。梁锦松表示:财赤的问题,是个很严峻的问题,特区政府有信心去解决。

  梁锦松特别指出,政府开支部分是相当稳定的,在预计之内。不过,在收入部分,有两大不稳定因素:一是香港地铁公司第二批股票是否要推出;二是地价问题,现在卖地的数目比原先预计的少,可能引起收入减少。

  为解决财赤问题,政府有意在加税加费方面有所动作,公务员减薪也在拟议之列。

  香港经济领域的专家指出,香港财政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开支太大,政府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控制膨胀过速的公共开支。政府架构和公营机构过去十几年来膨胀迅速,精简架构和改革薪酬福利已势在必行。

  香港经济界人士过去也一直主张,政府应尽力开源,引资救港。由于香港是一个开放、规范及成熟的市场,资金流动迅速,其中流入的热钱往往是为了赚取短期利润。香港回归五年来,每年都有大量外资流入,去年流入的外资也有二百二十八亿美元。

  投资对香港经济十分重要,特区政府表示要继续兴建基建,力求香港的竞争力得以保持。梁锦松指出,特区政府每年所上的项目有二百七十多个、投资二百八十亿港元左右,这个数字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不会影响就业,亦不会影响民生。

  香港所上基建项目都是长远项目,对财政赤字没有什么短期的影响。未来几年,政府每年投进基建的开支都不会少过以往几年的平均数,所以不会给香港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完)


 
编辑:余瑞冬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