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0月16日星期三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

乔俊峰大手笔书写“老兵新传”

2002年10月16日 09:51


  老一辈北药人的太行创业史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一种历久长新的力量,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这种力量和精神就是60年一直鼓舞、激励着一代代北药人不断拼博进取的太行精神、太行传统。太行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强大的外来侵略面前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白色恐怖、辗转迁徙中体现的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拼搏精神;在残酷、恶劣的战争条件下,体现的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在枪林弹雨中体现的全心全意、救死扶伤的服务精神。

  --乔俊峰语录

  去采访乔俊峰的那天,北京的天空中飘起了细细的雨丝。依傍在路边的双鹤药业集团,在烟雨中清晰起来。从错落有致的新旧两种楼房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双鹤药业这些年的历史沿革来。旧楼几乎是清一色70年代初期的建筑,斑驳陈旧的门窗诉说着沧桑;新楼是鲜亮的现代化高楼,昭示着双鹤药业的未来。

  时值中午时分,办公室主任吴小平告诉笔者,如果你在餐厅看见一个手拿馒头专心致志看午间新闻的老同志,那人就是乔总。许多年来这已经成了双鹤职工餐厅的一道风景。吴小平说,乔厂长的简朴是远近闻名的,他总是希望把更多的钱投在企业技改上,而不是花在别的什么上。这些年,乔俊峰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企业上,从来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即便是周末的日子,也要花半天的时间去厂里看看,只有这样他内心才会踏实。他的快乐就是那么纯粹,企业发展了就好。其实,最让乔俊峰欣慰的还是他亲手使北京制药厂(双鹤药业的前身)站了起来。北京制药厂诞生于战火硝烟的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如今的双鹤药业已发展成为具有原料药生产基地和符合国际制药企业质量标准(GMP)的新片剂、新注射剂生产线和胶囊生产能力的国内先进企业,一度曾为全国医药“五大家族”成员之一。

  员工们说,正是这个喜读《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和喜欢在报告后面加一句毛主席语录的“乔厂长”,将一个诞生于烽火连天战场的“老兵”,在风云变幻的残酷市场环境中调教得游刃有余,续写了一篇又一篇引人入胜的“新传”。

  “乔厂长”上任记

  1984年乔俊峰走马上任的时候,著名作家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正在走红,北京制药厂的职工们说,我们的“乔厂长”上任了。

  乔俊峰从山西财经学院毕业分到北京后,从普通职工,到部门主任,再到厂长,然后走到董事长的位置上,屈指一算,已经有40年左右的历史了。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一部典型的“乌托邦”作品。它叙述了某重型机器厂经历了10年动乱后,生产停顿,人心涣散,成了一个烂摊子。主人公乔光朴赴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地整顿队伍,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混乱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

  ——“时间和数字是冷酷无情的,像两条鞭子,悬在我们的背上。先讲时间,如果说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23年,那么,咱们这个给国家提供机电设备的厂子,自身的现代化必须8到10年内完成。否则,炊事员和职工一同进食堂,是无法同时开饭的。

  “再看数字。日本日立公司电机厂,5500人,年产1200万千瓦。咱们厂,8900人,年产120万千瓦。说明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

  “前天有个叫高岛的日本人,听我讲咱们厂的年产量,他晃脑袋,说我保密!当时我的脸臊成了猴腚,两只拳头攥出了水。不是要揍人家,而是想揍自己。你们还有脸笑!当时要看见你们笑,我就揍你们。

  “其实,时间和数字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只要你掏出心来追求它,它就属于你。”

  ——摘自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厂长乔光朴的发言记录。

  北京制药厂的员工们在看过这部作品后吃惊地发现,他们的乔俊峰厂长和书中的主人公竟是如此地相似。因此,当他们在读到上述语录时已经分不清究竟是乔俊峰厂长说的还是书中的乔光朴说的,或者两个人根本就是一个人。

  1984年之前,北京制药厂还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老国企,资金严重匮乏,职工怨声载道,当时还是生产科科长的乔俊峰被推到了前台。

  新官上任烧的第一把火在北京企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北京制药厂在全国同行业办起了第一家销售公司--光华医药贸易公司。药厂一举摆脱了产品受制于专业销售商的被动局面,打通了一条高效畅通的销售渠道。

  这次大胆的尝试,使药厂开始实现由单纯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从这以后,乔俊峰带着药厂一直走在北京工业企业和全国医药行业一轮又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列。

  改革总会有阵痛,乔俊峰的每一个动作总会掀起一次波澜,为此,他要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这当中以拆北京制药厂南大门最为典型。在员工心目中,北京制药厂气派的南大门是北京制药厂多少年辉煌历史的光荣象征。当时北京市的一些重要部门的工作会议经常南大门内的会议室和招待所召开,人气之旺可想而知。

  因此,当乔俊峰在宣布将与一个外资企业在此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而必须拆除南大门时,许多老职工痛哭流涕,捶胸跺足地骂乔俊峰是“败家子”。面对巨大的压力,乔俊峰并不多解释什么,他想让时间来检验一切。后来那些当初反对他的老同志,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不得不承认,那次拆除南大门的举动无疑对药厂下一步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次房地产开发,北京制药厂从开发商那里拿到了一亿元人民币的拆迁补偿金,同时还获得了一栋大楼的物业,这对当时企业经营走下坡路,资金严重匮乏,企业生产风雨飘摇的北京制药厂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它对维持生产和推进企业改革有重大的作用。

  这么一路走到1997年4月28日,乔厂长兴奋地称北京制药厂又面临着一个飞跃性转折的关口。这一天,北京制药厂宣布部分改制,邀请其他公司发起成立的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公众发行4700万股,并在发行期结束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时年55岁的乔俊峰说,这标志着药厂进入了快车道。这位个子不高的山西老乡摇身一变成了董事长,他为公司提出的目标是每年效益以40%的速度递增。他自信只要抓住这次上市的绝好机会,这一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双鹤准备起飞了。

  “乔老爷”巧牵姻缘线

  提起“乔老爷”,老国企老制药厂中无人不知指的就是乔俊峰。乔俊峰刚刚上任的时候,电影《乔老爷上轿》正轰动一时,一群圈内人于是赐给他“乔老爷”的称呼,一传十、十传百,天长日久就这么叫起来了。双鹤药业CFO曲阳说:乔老爷是一种尊称,他代表了威望和辈分。

  从1984年担任北京制药厂厂长开始,乔俊峰一直处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上,经历了国企改革的风风雨雨,尝尽了潮起潮落的甜酸苦辣。18年来,最让他津津乐道的就是这些年来由他巧点的“鸳鸯谱”。

  亲事之一是巧借姻缘,泛舟股海:

  90年代以来,比起上海、山东、河北、江苏、广东等地的同行,北京医药工业的发展步伐似乎有点慢了,尽管每年的递增速度15%左右,但人家是50%甚至连着翻番。

  其中的奥秘并不难找。乔俊峰说,我们有人才优势、装备优势、产品优势、销售优势,就是缺钱。乔俊峰总觉得手头太紧。

  北京制药厂在“七五”、“八五”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新增固定资产项目建设,再赶上国家“拨改贷”政策出台,企业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到1996年底的时候,企业欠银行贷款本息合计4亿多元,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1.82%,债务负担把企业变成了银行的“打工仔”。

  沉重的债务吃掉了大量企业流动资金,生产规模无法扩大,眼睁睁地看着深受欢迎的奥复星、增效联磺片等产品在市场上“有市无行”,许多巨额定单纷纷打水漂。乔俊峰痛心地说,即使你的产品好,班子也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这期间,北药先后与美国、瑞士、德国的著名制药公司搞过合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北药还积极参与房地产开发,1.4亿元补偿费,对这样一个“满身是债”的企业来讲,也是杯水车薪。

  于是,乔俊峰给自己的一班人出了个思考题:假定药厂筹来钱,在原有体制下,这笔钱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答案是“难”。

  北药人在苦苦思索:国有企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诞生于战火硝烟的北京制药厂经历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也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日子,一度曾为全国医药“五大家族”成员之一。但由于企业资本实力先天不足,传统的投融资体制又不利于社会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企业难以通过资本的扩张来实现规模经济。这是导致北药的综合优势无法得到发挥,企业生产规模长期偏小,优良资产未能发挥应有效力的主要原因。

  嗅觉灵敏的乔俊峰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组织专门人员先后到华北制药、华瑞制药、三九集团公司等迅猛发展的企业求取“真经”,逐渐看出了一些“门道”。喜欢在日坛公园里边散步边思考的乔俊峰在北京一个春暖花开的早晨突然悟到:企业改组集团公司是把“工厂”改换一下“公司”牌子,很难转移机制;改组成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是国有独资公司,也很难解决企业转换机制和募集资金的问题,而建立股份公司并发行股票、挂牌上市则可以一举两得!

  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7年3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北药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北京永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医药总公司、北京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北京科梦嘉生物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证券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以社会募集方式共同发起设立“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47亿元,北京制药厂占总股本14700万股中的60.88%,成为控股方。

   回忆起这桩美满姻缘,乔俊峰总是笑言这是一次门当户对,锦上添花的强强联姻。永好公司是国内大民营企业家刘永好的企业,它具有灵活的机制和闯劲;科梦嘉公司是中科院病毒研究所的下属企业,由全国病毒学专家侯云德教授掌印,具备科研成果的巨大价值;市医药总公司是北药的上级;北京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又可为资产重组提供强大的支持……

   乔俊峰得意地称,“双鹤”肯定会强壮,因为她具备了优良的遗传基因。

  果不其然,上市仅3年,双鹤药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以高歌猛进的势头笑傲股市风云,主营收入、净利润、利润总额3年平均增长分别为47.6%;20.8%和26.3%。

   双鹤药业的设立和上市是北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一次变革,它使企业由生产经营型企业向资本运营型企业转变,使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拓展了企业的发展渠道和发展空间。由此,北京制药在其发展史上又翻开了全新的充满现代气息的一页。而双鹤药业作为新的市场形象必然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亲事之二是横刀夺爱,低本扩张:

  上市后圈到大笔资金的双鹤一下子变得财大气粗起来,然而有了钱以后,如何花这笔钱倒成了难事。

  面对风云变幻的股市,乔俊峰意识到,必须把“药丸子”做大,才能给股东和股民最大的回报。通过对自身的分析和论证,双鹤药业明确了三大系列产品发展战略:一是立足奥复星系列和增效联磺已有的品牌和市场优势,成为全国合成抗菌药物的龙头企业;二是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为主在全国组建专业化、规模化输液集团;三是进军中成药领域,使中成药片剂、注射剂生产现代化、规模化。

  为尽快实现企业扩张型发展,双鹤成立了投资发展委员会和兼并联合专业组,先后对分布国内10多个省市的22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和筛选,于是,在乔俊峰的摇羽之间,上演了两出横刀夺爱,从别人家中“抢亲”的好戏。

  原江苏昆山药厂为全国医药50强之一,是双鹤药业主导产品增效联磺片的主要配套原料供应厂,又是主导产品氧氟沙星的主要竞争对手。但由于近几年产品结构调整不及时,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以及受市场疲软的影响,该厂出现亏损,负债沉重。

  乔俊峰意识到,昆山制药厂与双鹤药业的主导产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昆药新诺明年产1500吨,占全国总量的六成,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是双鹤药业拳头产品增效联磺片的主要配套原料。如果能把竞争对手变成“一家子”,优势互补,不仅少了一个心头之患,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全国最大的喹喏酮类药物生产基地。

  但1998年时这位“侍字闺中”的“妙龄女郎”正与国内某一大药厂“谈婚论嫁”中,他们之间的并购谈判已经历时两年。

  “既然是谈了这么长时间,定有个中原因”。乔俊峰察颜观色,等待时机。果不其然,因双方对并购的条件分歧较大,迟迟未能拍板。得知信息,乔俊峰风风火火,携优厚条件南下昆山,盛情邀请昆药一班人马北上双鹤,不出两个月,双方联姻成功。

   强强联合,优势顿现。这次联姻使双鹤一举在抗菌药物的质量和规模上成为全国第一。而昆药1999年盘活资产3.6亿元,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00万元。

  乔俊峰抢的第二门亲是武汉市滨湖制药厂。用办公室主任吴小平的话说,这门亲事富有戏剧性。

  大输液一直是双鹤药业的一大优势,是国有医药企业中第一个GMP认证达标的项目,具有GMP管理、品种、技术、质量明显优势。但他们的生产规模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原部队企业武汉滨湖制药厂具有输液生产规模、地理位置和销售优势,其主导产品输液生产线有6条,1998年的输液产量6800万瓶,保持全国第一的位置,业绩不俗。

  乔俊峰盯上了这位“梦中情人”。但当他们准备与滨湖商谈联合时,得知滨湖已在军队企业转地方时划给广东著名大企业三九集团。乔俊峰没有放弃努力,多方做工作,跑军队交接办,跑国务院体改办,跑国家经贸委。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做的工作都做了。正在三九集团咂摸之际,乔俊峰已把滨药的一班人马请到了双鹤,又是热情招待,又是充分展示双鹤的现代化管理,再加上苦口婆心的劝亲,天下有“情”人终于成一家。

  靠真诚,也靠输液技术和实力,在多方的支持下,双鹤药业与滨湖最终的“联姻”成为佳话。有关部门将滨湖无偿划拨给双鹤,组建了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双鹤药业又投巨资对滨湖生产线进行了GMP改造,为实现双鹤在全国建立大输液集团奠定了基础。

  这桩姻缘可谓是两全其美。滨药具有规模、地理和销售优势;双鹤则具有资金、品种、品牌、技术、质量和管理优势。联姻之后优势互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并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高产业素质,推动产业升级,进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输液集团。

  亲事之三是高点嫁接,强强联合:

  关心双鹤的人都会问,面对WTO的来临,双鹤想要做的是什么?

  乔俊峰的答案非常明确:壮大主业、强化优势--在抗菌药及输液两大领域进一步拓展空间,力求在短时间内成为相关领域首屈一指的领跑者,主抓科研,集中使用人、财、物,抢占技术先机,在投入大、收益高的新药开发领域寻求突破;市场定位--介入药品流通渠道,以沟通研究、生产、销售三大环节,达到以市场引导研究、以市场规划生产之目的。

  为此乔俊峰频繁出现在从南到北的各种签字仪式上,与众老总握手言欢,一时间,他的“鸳鸯谱”还真有点让人眼花缭乱了。

  ——1998年10月,双鹤药业收购北京制药厂下属双鹤医药开发公司80%的净资产,并与北京制药厂合资创立“北京双鹤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介入药品流通领域,以此配合药品零售网“百店连锁计划”,准备在2至3年内,以北京地区为中心展开攻势,进而在全国各大重点城市建立固定销售网络,使“双鹤”在人们心中不仅仅是药品的知名品牌,更是值得信赖的专业药店。

  ——1998年10月,双鹤药业在充分沟通与协商的基础上,兼并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并将其改组为“双鹤药业研究开发中心”,这是公司借鉴国外大医药公司设立R&D(研发基地),完善壮大公司实力的重大举措。对企业走上产研结合道路,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重大意义,使双鹤从此获得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1998年12月30日,双鹤药业以全资承债方式兼并原北京制药机械设备厂。1999年5月,设立北京双鹤制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这桩姻缘不仅解决了双鹤产品包装长期受制于人的窘境,更可喜的是新的装备公司在双鹤取得GMP管理的“真经”后,现在生意红火,承揽了诸多制药厂新建和改造工程,成为双鹤颇具前景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此后,北药摆脱“位子、面子”的思想束缚,树立了“发展大集团”的全局观念,主动加盟万辉药业集团,享受到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冲销了北药2.63亿元的贷款利息;通过收购组建了“北京双鹤药业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乔俊峰巧点“鸳鸯谱”,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使企业真正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尝到了少花钱、办大事、见效快、回报高的甜头。短短几年,一个立足北京、辐射全国,集科、工、贸为一体的跨地区的大企业集团已经形成,并且茁壮成长。

  乔俊峰的如意经:三年做大“药丸子”

  双鹤CFO曲阳告诉记者,在员工之中一直流传着乔峻峰“画饼”之说。由于乔俊峰提出的设想往往在别人看来虚无缥缈,但事后证明,老乔的“饼”并非无法变现。1999年,双鹤的主营收入才两个亿,乔俊峰就大胆地画了一个饼:5年拿下50亿!员工们一下子炸开了窝:老乔这不是瞎扯吗?然而时过3年,双鹤的主营收入已经突破了40亿,不出意外,明年将突破70亿,超过原计划20亿。

  如今,乔俊峰又提出到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到2010年要突破500亿的惊人目标。他的目标是做大“药丸子”,用3年时间使双鹤产品质量达到世界一流,科技含量全国领先;用3年时间使双鹤输液产销量达到15亿瓶,位居中国第一,并占领全国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用3年时间,争取培育形成3到5个海外发展基地,全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双鹤品牌……

  谋求全国大输液霸主地位,一直是双鹤药业梦想。

  乔俊峰透露,在双鹤的规划中,它将利用4年多来在股市累计募集的近9亿资金,通过资本扩张构建起企业的四大支柱:一是建设全国最大的输液集团;二是发展以喹喏酮类药物为主的抗生素,成为全国合成抗菌药物的龙头企业;三是利用现代工艺开发天然药物;四是建立全国性的医药商贸集团。

  1998年,乔俊峰就将目光瞄准了全国输液市场的“各路诸侯”,意欲通过资本运作的形式,实现执国内市场牛耳之梦想。在过去的三四年内,双鹤药业在输液产品上累计斥资2至3亿元在各地“跑马圈地”。

  2001年11月7日,双鹤药业董事会批准了该公司与西安京西制药厂达成新协议,即共同投资组建“西安京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从而宣告进军并垄断西北地区大输液市场的初步成功。西安京西制药厂是陕西省最大的输液生产厂家,年产大输液7000万瓶,并有部分产品远销俄罗斯、香港、澳门等东南亚地区和国家。京西双鹤注册资本为4342.16万元,其中双鹤药业投入现金4000万元,占京西双鹤注册资本的92.1%。

  在此之前,双鹤药业大输液的迅猛扩张可谓紧锣密鼓。2001年年初,双鹤药业在山西成立了山西晋西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样是以生产大输液产品为主。8月8日与安徽省繁昌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共同投资,组建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至2002年初,双鹤药业已经拥有武汉滨湖双鹤、牡丹江温春双鹤、安徽双鹤、晋西双鹤、京西双鹤等以生产大输液为主的控股子公司,完成了在东北、西北、华北、中南等由北至南的大布局。

  “2001年双鹤药业输液规模达到3.8亿瓶以上,在国内企业中规模第一。”双鹤药业投资委员会专家倪婷说。

  双鹤药业副董事长刘志革称:“我们2002年的目标是完成7.5亿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双鹤营销副总经理金忠毅干脆设计“到2005年在双鹤未来100亿销售额中输液要占40%左右”。

  到那时,毋庸置疑双鹤将成为一个世界输液巨头。

  完成了全国输液的扩张是否就心满意足可以收缩战线了呢?

  一个数字让双鹤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据粗略统计,2002年双鹤药业的销售目标是40亿人民币,而世界大输液生产巨头费森尤斯公司年销售额已达到40亿美金,双鹤与之完全不是在同一数量级上。

  不仅如此,在WTO背景下,与跨国巨头在国内市场短兵相接不可避免。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科研投入,国内企业都处于劣势。恐慌情绪在医药业迅速蔓延。

  显然光防守是不行的。

  乔俊峰说,基于入世,我们准备了许多年,在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前提下,我们要先占领三个领域:输液、天然药、合成药。“现在我们输液规模全国第一,5年后要进入世界市场与外国公司比比,这一目标是明确的。其实老外怕我们更甚于我们怕他们。他们怕丢了垄断地位。”

  乔董事长认为:“海外投资主要是输液项目,这是我们的优势。并且国外的法律非常健全,我们通过在海外投资建厂,购买他们的技术、人才、产品、市场,促进我们的发展。”

  至于如何在海外扩张,乔俊峰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闯两个关。一是提高科技先进水平,提高输液产品的科技含量,使科技赶上世界水平。我们的产品分两步,先是拿来主义,后是创新。我们科技进步的目的是使输液、天然药、抗菌素达到国际水平。二是提高人员素质,以适应国际化竞争。去年由乔俊峰倡导下成立的双鹤管理学院可谓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已经有1000多名员工在此受到了良好的培训,“我们的目标是使双鹤18000名员工轮训一遍。”乔俊峰说。

  至于投资形式,乔俊峰表示,正在通过学习海尔经验,希望通过技术合作、投资及兼并欧美的企业或研究院,在欧美形成双鹤的分支。

  乔俊峰说:“目前双鹤已在中国10个省拥有19个公司、6个输液基地、8个商业公司,‘航母’已经基本形成。我们要用一两年时间,让双鹤品牌象海尔一样在全国药业深入人心。如果做到了,就会在中国市场牢牢站住。双鹤品牌在中国塑造好了,站稳了脚跟,就可以到美国和欧洲去打我们的品牌了。我们的目标已确定,要形成共识,还要一步步去实现。”

  从去年下半年双鹤药业就开始与外国频频亲密接触。2001年10月初,双鹤药业海外投资部会见了德国输液设备供应商PLUMAT公司代表,请该公司为双鹤在德国寻找合作伙伴。同月30日和31日,双鹤药业又分别与英国、意大利投资局、驻华使馆商务处官员进行接触,洽谈合资输液企业事宜。11月21日,丹麦驻华使馆人员以及丹麦招商局专家来到双鹤药业就双鹤药业,寻找输液合作伙伴一事再次进行磋商。

  如果一切顺利,按照乔俊峰的如意算盘,在不久的将来,这位年过六旬雄心勃勃的董事长应该能站在大洋彼岸的讲台上自豪地说一声:双鹤,中国造!

  在采访的过程中,双鹤药业负责经营的副总经理金忠毅告诉记者,乔俊峰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他的脑子就像是一个“魔盒”,放进去的是数据,出来的就是新思想。创新成了这位年过六旬的董事长永恒的灵魂,他是一个喜欢和自己赛跑的人,时常超越自己,又时常否定自己,他的许多创新之举正是在这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诞生的。乔俊峰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在旧机制的鸟笼里悠然踱步的鸟儿大吼一声:再不学着飞,就该没饭吃了。

  乔俊峰小资料

  乔俊峰,1942年1月13日生,山西省闻喜县人。196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财经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专业。

  1964年大学毕业后,乔俊峰被分配到北京制药厂二分厂工作,先后从事计划统计、生产调度、进出口等实际业务和部门管理工作;1984年出任北京制药厂厂长;1997年出任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多年来,乔俊峰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多次荣获国家级和北京市先进荣誉称号:1986年至1988年连续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厂长;198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称号;1990年至1996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1994年被评为北京市尊师重教先进企业家;1995年荣获北京市“十佳厂长”称号;2001年获得北京市十佳优秀企业家称号。

  (作者吴迪)


 
相关专题:中关村风云人物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