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郊,有一个叫CABIN JOHN的小镇,住着二三百户居民。这里没有百万富翁,也见不到流浪汉,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镇。
镇上有一家名为鸿运(LUCKY GARDEN)的中餐馆,只有一室一厅那么大。外屋摆着七八张干净的小桌,是客人就餐的地方,里屋是厨房。餐馆主人是一对中国夫妇,男的姓陈,经常跑上海做生意,不出远门时,就帮着买菜;女的既当老板又当招待,中午、晚上招待客人,上午、下午帮厨师择菜,一天到晚闲不下来,也忙不到哪儿去。
仔细算来,这家餐馆已有10个年头。当年,两口子来美国淘金,男的是学电脑的,找工作自然不难。女的在上海是个纺织女工,到了美国就没活干了。安顿好以后,女的在家里闲得无聊,就嚷嚷着要在镇上开家中餐馆,不图赚钱,只图有事做。
经过一番张罗,餐馆开业了,门前挂起了小两口做的大红灯笼,门框上也贴上了“生意兴隆”的红纸。镇上的人听说餐馆开张,纷纷前来捧场,头一个星期,天天顾客盈门。可是好景不长,慢慢地,顾客越来越少,只有周末客人多一些。到了第四个月,餐馆就只能保本经营,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要关门。他们也想过提价,可这里住的都是平民百姓,太贵了顾客们也承受不了。
镇上的人知道女的不懂英语,但吃过她做的菜之后总会笑着朝她点点头,赞誉之情一览无余。他们很喜欢这对中国夫妇,热情、善良、诚恳,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满脸笑意。后来,他们注意到小两口的笑容少了,有时女的还愁眉不展。他们憋不住了,看到男的就问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男的如实相告:客人太少,长期下去,餐馆将难以为继。
消息很快在小镇传开,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还给男的打电话,问要不要帮忙。男的说,我们缺的是客人,你们多来餐馆吃几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过了一两个月,小两口注意到,来这里就餐的客人又多了起来。在这里就餐,一个客人通常消费七八美元,给1美元的小费,可不少人开始给两美元。餐馆的收入随之增加,开业一周年的时候,扣除房租和其他成本,能赚上人工钱,小两口脸上的愁眉展开了。他们更加精心地做菜,更加热情地招待客人。
又过了一年,镇上的一位老人又来光顾了。因为在这里住得久了,镇上的许多人都认识他。男的那天正好在餐馆帮忙,赶紧走过去和老人聊天。
无意间,老人问他生意怎么样。男的说,还不错,一年下来能赚三四万美元。老人笑了:“那就好,你不会像过去在这里开餐馆的那些人一样再关门了。”老人还说:“如果现在你们不赔钱,以后也就不大可能再赔钱了。”
见男的不解,老人接着说:“餐馆刚开业时,全镇人都特别高兴。你知道,我们都爱吃中餐,附近又没有中餐馆。咱们镇上有一家,大家都方便呀。可我们是美国人,中餐再好吃,也有吃腻的时候。所以,刚开业时,我们都赶过来凑热闹,想尝尝你们的手艺。这之后,大家只有在想吃中餐时才会过来,所以你们这儿的客人就少了。后来,听说你们因为客人少可能又要关门,觉得挺可惜。这里中餐馆开了关,关了开,好多年了,没一家能长久。关了门,我们再想吃中餐时,就得开车到很远的地方去。大家觉得你们两口子人好,菜也做得不错,价格又公道,想来想去,又找不到别的办法帮助你们。后来,有人提议,镇上的人隔三岔五到你们这里来吃一顿,来个客人或上班带饭,也到你们这儿来买。大家帮帮忙,估计你们这里的生意就能做下去。”
听到这里,男的全明白了。他不知道怎么感谢镇上的人才好。老人似乎看出了男的的心思。他说:“你也不要觉得欠谁的。在哪儿吃不是吃呀,更何况,我们帮你也方便了自己。”
晚上,男的把老人的话告诉女的。女的动情地说,我们要把菜做得更好,让他们吃得更满意。
再后来,小餐馆的生意越做越好,连附近村镇的居民也开车赶过来。女的忙不过来,请了一个专职厨师,自己只当招待。现在,女的英语已经说得很流利,她可以自如地和前来就餐的人交谈。镇上的人不仅把这里当餐馆,而且还当作一个可以聊天谈心的地方。(原载《环球时报》作者:丁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