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是香港电影的一个奇迹,他开创了现代功夫片的潮流,并成功地打进了美国市场。打进好莱坞,是美国之外的很多电影人的一个梦想,因此好莱坞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个电影人的某种成功。从这一点上来说,成龙应该是成功,《尖锋时刻》等影片的卖座可以视为是这一成功的显著标志。但有一个现象却很奇怪,成龙在赢得好莱坞一片喝彩声时,他演的好莱坞电影在香港等地的票房成绩并不算好。伴随这一现象的是很多成龙影迷对他的不满之声。很多人都说成龙被好莱坞征服了,变成了那个商业电影世界里的一棵摇钱树。许多人猜测,随着美国人对他新奇感的消失,成龙势必失去他在美国的市场。新片《燕尾服》的开画失利,似乎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说法。成龙真的被征服?成龙的好莱坞之路到底能走多远?这些都成了成龙影迷猜测最多的问题。从成龙进军美国之前,和打进好莱坞之后一些作品风格的比较,我们也许能够找出一些答案。
香港:飞龙在天
成龙不是天才,从京剧武生到电影片场的武师,那是京剧没落的结果,也是唱戏人为谋生的无奈之举。但这原本无奈的一件事,在成龙的努力之下,竟成就了他在另一个舞台上的事业。在香港电影的功夫片舞台上,先于成龙的是李小龙。当年成龙在嘉禾做特技师时,也曾参与过李小龙影片的制作。李小龙之后,嘉禾和成龙自己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又一位李小龙,一位让美国人和亚洲人同样认可的功夫明星。但成龙毕竟不是李小龙,李小龙的电影模式放在他的身上一点都不合适。
成龙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蛇形刁手》和《醉拳》中喜剧与动作的融合,令观众看到了全新的动作片,不仅是打斗而且在动作之中还有喜剧。功夫喜剧从此成为港片的一个潮流,风行多年。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成龙动作片的领域有所扩大,从之前的难以脱离武侠片的影响转变到纯粹的时装动作片。以《警察故事》为代表的这类动作片,又在香港影坛形成一股新的潮流,影响至今。之后,成龙也曾试图再做些努力,使自己的影片类型更丰富一些,《奇迹》、《玻璃樽》等都可以看作是他的突破尝试,然而龙哥浅尝辄止,没有更大突破。
有自己的风格对于一个演员、导演来说,并不算难,难的是这种风格会被更多的人接受,成为一种公认的潮流。成龙做到了,在香港电影史上,有关功夫片的那一章里,成龙将永远是最常被提及和忆起的名字。在香港,成龙开创了潮流,他的地位和影响无人能撼,而在美国,他所做的只有在顺应中求独立。
美国:见龙在田
成龙去好莱坞拍并非是自1995年的《红番区》才开始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就曾去美国拍过《杀手壕》、《炮弹飞车》等影片,但并不成功。那时美国人的印象中可能只留下“香港又出了个能打的矮个子”这样的印象。美国人喜欢港式动作片,但直接将港片的套路搬到好莱坞的动作片中,他们也会觉得不够逼真。好莱坞需要成龙这样的动作明星,但却不是原封不动地搬来。为了打进好莱坞,成龙做必要的顺应和牺牲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
故事背景上,将发生地放在美国,将角色的身份与美国扯上关系,可以看做是讨好美国观众的第一步。这一步实在太过有必要,如果观众连角色的身份和故事发生地都无法找到认同感,想让他们喜欢你的电影实在太难,除非你始终都玩异国情调,但前者无疑来得更为直接。从《红番区》到《我是谁》和《尖峰时刻》等影片,成龙电影里的角色都开始和美国发生关系,更为紧要的一点是,成龙的东方幽默也开始和西方接轨,尽量让美国人通过他的笑脸和蹩脚的英语来接受他的喜剧笑料。也许你看到美国观众看成龙所主演的好莱坞影片时哈哈大笑,你会觉得不可理解,但别忘了美国人的幽默我们有时候同样不知所云。
在好莱坞成龙学会了泥瓦匠的功夫————堆砌,从功夫到笑料,都是如此。美国电影重来都不怕模仿经典,只要是能卖钱的东西,多来几次无妨。贫嘴、乌龙、裸体,这些能够令人发笑的招数在龙哥的好莱坞电影里,越来越常见,香港内地许多观众对成龙在好莱坞无所作为的感觉也许正是来源于此。
自言:鱼跃于渊
对于外界评论,成龙没有真正正面回应过,最近刚刚看过成龙为自己的功夫特技所拍的一个纪录片,从中我更多地了解了成龙,不仅是了解了他的功夫,更多的是他的精神和他这个人。
现身说功夫的成龙,对于自己的动作设计以及自己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始终有种自豪感。观众一定也有同感,龙哥的这些在当今天下的确少有人能敌。每每在做特技动作的讲解时,成龙多有意无意地将他的动作设计与拍摄技巧与好莱坞的做法做对比。比较之下才发现,成龙并非完全迷失在好莱坞的商潮之中,很多地方他仍旧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和方向。
单是特技的制作上,就可以看出这些。虽然进了好莱坞,有大量的资金可以提供给他去做电脑特技。但一贯真实的成龙还是习惯和自己的成家班一起去玩真刀真枪,去玩吊钢丝。和成龙合作,好莱坞的制作人最终可能都会被成龙所的勇气所感动,进而接受他的建议以及他为影片所的牺牲。成龙的确顺应了好莱坞,但也有自己的本色始终贯穿于电影之中,甚至是以自己的能力征服了美国的电影人。只不过,这些是发生的幕后,不能够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保持本色是成龙及其忠实影迷的一大心愿,但这一心愿要在好莱坞彻底实现,目前还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观众包括美国影评人对其新片《燕尾服》最不满之处也正在于情节无聊,特技令其动作场面失去真实感。说到这些,成龙一定有其不得以之处。保持本色是一种愿望,但好莱坞一贯是被改造得面目全非,龙哥能保持自己的一些东西相信也是力争的结果,已是不易!
前途:鸿渐于陆
在谈论香港电影的前途时,很多人会把希望寄托于去好莱坞发展的香港电影人,成龙当算是其中一个。说成龙目前在好莱坞的事业已经已经到了至高点,应该不算为过,虽然他本人声称自己在亚洲是过气明星在好莱坞还是个新人,但这个新人实在已经不年轻,而且其事业的高峰也已来到。两部《尖峰时刻》创下的票房收入,以及影片在美国观众中的口碑,足以证明这一点。《尖峰时刻2》6000多万的开画成绩,当是成龙电影事业里的一个高潮,如果你还敢期望他的新片在三日内能大收8000万到1亿美元,那你多半是崇拜龙哥崇拜到了极点。
龙哥带着自己的大包小包和一帮兄弟一起来到美国,他想把自己的想法在好莱坞的电影里一一实现,目前他的梦想实现了大部分。但好莱坞使用蓝幕、使用电脑特技的方式,不可能因为成龙吊钢丝、不用替身拍出了几个惊险漂亮的动作就有所改变,他们的制作模式仍旧会继续,而且大有可为。新片《燕尾服》中,龙哥已经开始为特技让路,让特技代替了很多工作。好莱坞不会迷信一个龙哥,他们需要用自己的技术去拍电影。50岁不是退休的年纪,但却也不是很好的创业年纪,尤其是要以身体去创业。香港是龙哥的成长地,这里有很多支持的他的同行和影迷。香港电影市道中落之时,谁都可能是这个地方的救命稻草,成龙是其中一个。也许他再续《警察故事》也同样会失去观众。但香港电影需要龙哥一样的不服输精神,需要他敢于挑战好莱坞的勇气。龙哥的事业归途应该在香港。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