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9日电 国家自然基金委一位官员透露,中国将在近期出台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与研究方案,相关工作正在国家计委的协调下低调进行。
央视国际援引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该项新方案将在两三个月内出台,一位知情人士说:“紧跟着就是巨资投入,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将相当大。”
据悉,下一代互联网,始于1996年美国克林顿政府的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计划,与目前使用的互联网相比,它的传输速度更快、规模更大、更安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建设沿用的都是美国的标准,包括底层技术和核心设备;互联网的巨大变革力量使得各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上展开了“军备竞赛”。
中国在这个领域起步得并不晚,1999年12月即已开始了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第一个项目----NSFCNET(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应把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放到像重视两弹一星的程度上,举国之力建成中国下一代互联网。”NSFCNET的主持人吴建平教授曾多次呼吁。至今,美国早在1999年就已建成全国180所大学联网的下一代互联网,日本已在日美之间建起了最大的IPv6主干网,欧盟也于2001年建成了覆盖全欧的“6Net”,但限于种种因素,中国的NSFCNET还只限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6个节点。
国家计委的秘密会议
今年6月开始,国家计委正式代表国务院出面负责起下一代互联网的工作。
6月7日,国家计委副主任王春正和日本经济产业省事务次官广濑胜贞,在东京签署了《下一代互联网中日IPv6合作项目》政府间合作谅解备忘录,总投资约四十亿日元,项目包括IPv6试验网的建设与试验、系统开发、应用技术开发、标准化四方面内容。IPv6协议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
“6月份的中日IPv6合作项目总投资额为4.4亿人民币,中国和日本分别出2.2亿,在北京、上海、广州建3个IPv6试验点。参加的单位主要有国家计委、清华、北大、中科院网络中心、信产部电传所、第四所等。”一位专家透露。
“日本是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亚太区中心,但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日本就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亚太区中心,所以日本人要与我们合作;我们与日本合作,是希望推动我们的研究。”这位专家说。“日本人和美国人现在在争IPv6的市场。”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女士说。
在中日IPv6合作项目之后,国家计委紧接着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召开了会议,讨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与研究方案。
“具体时间好像是6月10号以后。在国家计委主持下成立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那天特别热,路上十分堵,会上大家的讨论也十分热烈。”一位与会者说。
该与会者称,会议囊括了国内一流的计算机专家学者,核心人物为吴建平教授。委员会的具体事务由工作协调组执行,组长为李崇荣。据李女士向本报记者核实,“专家顾问委员会”确切成立时间是在8月1日的北京会议上。在会上,下一代互联网依托于哪个网引起了争论,教育部认为应该依托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国家自然基金委则认为应该依托已建好的NSFCNET。
8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中美网络技术研讨会之后,国家计委召集相关部门,在接下来的几天紧跟着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会后,各位专家开始为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方案写规划建议。
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李晓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计委有规定,在整体规划方案出来之前,不能对外宣布,我们现在正在做,过两个月后就可以讲了。”
57名院士联名上书
去年,当国内“下一代互联网”第一个项目----NSFCNET一期工程完工后,国家自然基金委已经没有资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陈佳洱院士为这个项目特批的2000万主任基金已消耗殆尽。
2002年春节前夕,一封57名院士的联名信被送到中央。牵头的是中科院元老院士、中国空间自动控制学家杨嘉墀先生。信的主题是“关于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议”。在信中,这些元勋们迫切地向中央建议立即研究建设下一互联网。
“这事主要是国家自然基金委协调组织的,当时希望引起中央对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NSFCNET项目建成了中国首个传输速率为2.5Gbps-10Gbps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研究试验网络,并自主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连网络交换中心DRAGON TAP,这个中心以1Gbps的速率分别连接CERNET和CSTNET(中国科技网)。
但因资金的限制,与国际其它下一代互联网项目相比,NSFCNET规模较小,仅有节点,连接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等6家单位。建成之后,当时没有资金连接到国际上的下一代互联网。吴平教授多次向信产部和运营商“八方化缘”,终于在信产部张春江副部长的支持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捐赠了两条10M的双向国际电信线路,免费使用3年,这才使NSFCNET能够连接到国际下一代互连网交换中心STARTAP和亚太地区高速网APAN交换中心Tokyo-XP,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世界接轨取得基础条件。
由于NSFCNET只有6个节点的规模,而且仅限于北京地区,无法满足研究活动的大规模开展,NSFCNET学术专家组的一位成员说:“我们一直希望这个网的规模愈大愈好,希望做一个全国性网络,但基金委的经费,一期项目已经用完了。”相关资料显示,当时NSFCNET的下一代规划是连接国内的10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个规划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国家基金委已经没有实力让这个项目走得更远。
两次部际协调会
院士们的呼吁很快得到了回答。
春节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得到了国务院有关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指示。在今年3月8日和3月29日,国家自然基金委召开了国家计委、科技部、教育部、信产部、中科院和自然基金委等六部委司局级领域参加的部际协调会,落实国务院的指示。
在第一次会上,各部门一致认为中国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跨部门的、用于研究的网,可以改变由各部门建网的局限性,同时可以为广大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和科研活动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
在国家自然基金委主持的这两次会结束后,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起草了三个方案:一是送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的“关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与研究工作的请示”;二是送国家计委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与研究初步方案”;三是“建设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组织工作设想”。在各部门会签后,这些文件被分别上报到了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和国家计委。
目前,还无法知道国家计委所做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规划方案详细内容。不过,专家认为有两点可以肯定:1.国家将会斥巨资建设一个全国性的下一代互联网;2.部际协调会提交给国家计委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与研究初步方案”将会得到一定的采纳。
商机惊人
如果确定未来3年在全国完成200个下一代互联网节点的建设,那么将会有大规模的投资,必然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现在,国内的企业还没有能力制造IPv6路由器,中国有关下一代互联网的产业基本是一片空白;而一些国际通信巨头,思科、诺基亚等,已经研制或拿出了一些配套产品。
“下一代互联网,从IPv4到IPv6,所有配套的软硬件都将面临一个挑战,来一次重新洗牌;这给了很多企业新的机会,有可能打破现在网络经济的格局。”专家认为。
在今年的中国IPv6论坛上,诺基亚宣布将为3G网络推出基于IPv6的全IP核心网业务。从1999年开始,诺基亚连续三届赞助举办了中国IPv6高级研讨会。CERNET与诺基亚建立了合作,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诺基亚提供的IP路由器和IPv6软件建立试验网络。
诺基亚上海分公司表示,诺基亚在IPv6发展方面会保持自己的特色,偏向移动互联网。该公司预计到2005年移动互联网服务将占全部收入的60%。
延续在传统互联网上的优势,与诺基亚一样,思科也是欧美国家IPv6论坛和高峰会议的“常规赞助商”。
国际上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的标准组织中领导层也大多是思科员工。
覆盖全欧洲的大容量IPv6研究网络“6NET”,其路由器、交换机和一组全面的IPv6网络基础设施都是由思科承建。
由于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目前仍拒绝商业介入,国内运营商尚没有一个介入到下一代互联网,各运营商对下一代互联网也反应不一。
今年8月21日在上海召开的主题为“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中美高级网络技术研讨会上,7大运营商都公布了自己的方案。中国移动的代表表达了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急切期盼:IP地址的匮乏限制了移动通信的应用,而下一代互联网将使每一个手机有一个IP地址。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的副院长赵慧玲在接受采访时表达另一种态度:“现在3G和下一代互联网都还是挺远的事,我们是运营商,我们是实实在在做事的人,不关心这些炒作。”不久前,信息产业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对外宣布:中国目前不会大规模应用IPv6标准。
“究竟下一代互联网代替现在的互联网需要多少时间?整个产业升级需要多少资金?目前,谁也说不清,这不是一两万亿人民币就能搞定的事情。”有关专家说。无疑,这里孕育的商机异常惊人。
资料链接
据国家自然基金委总第333期简报显示,两次部际协调会达成4大共识:
1、NSFCNET网络规模太小,不能满足要求,难以提供很多具有挑战性的应用。在NSFCNET基础上建设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只有加速网络的建设、研究和开发应用,才会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在高技术发展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2、根据下一代互联网的性质,总体规划建议分步实施。第一期即2002年可先做50个节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各半),约需1亿人民币的建设资金。然后逐步扩展,3年完成200个节点建设。
3、由于下一代互联网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国家投资。可以按重大专项申请立项,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如果扩展到200个节点,粗算需4亿人民币资金。
4、在网络建设方面,要注意与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国家高技术发展规划项目、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等相互协调,以便资源共享,为我国科学研究提供研究平台和手段。(吴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