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八日电 (魏希)无论是正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基金论坛年会,还是几日来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的谈话,都向公众透露出同样的信息:被称为“保命钱”的社保基金要大举入市了。
按照规定,社保基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高于百分之四十,这就意味着中国八百多亿元人民币的社保基金中,可以入市的资金额度达到三百多亿元。
三百多亿,相对于几天前证券投资基金净资产刚刚突破千亿元的中国基金市场无疑沉甸甸。尽管对申请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的机构条件要求严苛,依其规定逐行比对下来能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恐怕不足十家,但中国国内老资格的基金管理“大鳄”们仍摩拳擦掌,有甚者已向媒体宣称斥资千万元成立社保基金准备小组。
据称,目前社保基金收益来源主要依靠国债利息,单一的投资渠道使这笔庞大的资金缺乏增值能力,这是促使社保基金进入基金市场的动因。根据国外的经验,谨慎地放松社保基金投资限制,是提高投资收益率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中国的资本市场环境中如何降低投资风险?这个巨大的责任远比三百亿来得沉重。社保基金是名副其实的“保命钱”,是中国国内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保证。记者接触的几位专家无一例外的对社保基金入市表现出谨慎的乐观态度。一位专家更深刻指出,信用危机同样笼罩着中国证券市场,企业有假、券商有假,优秀投资管理人员稀缺,基金投资品种非常有限,目前完善市场远比挑选合适的基金管理公司来得紧迫。
业内人士的担心并非没有根据。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披露的二00一年年报显示,社保基金中有百分之一点五七投资股票,至上年年底,股票投资浮亏达两亿多元。尽管这一比例对社保基金总资产的影响不大,但对于成立之初就以“安全至上”为投资运作首要原则的社保基金而言,也是一种警示。
记者今天在北京某证券交易大厅里随意接触了几位散户股民。今天是工作日,仍“坚守”交易大厅的股民大多是退休或下岗的普通市民。谈及“社保基金”,在股市里沉沉浮浮好几年的这些老股民也谈了自己的担忧,“社保基金确实应该象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可是现在进入基金市场风险太大。”关乎切身利益,百姓的心情也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