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居功而骄,祈求长生不老,令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巧匠东渡,以求长生不老药,最终落籍于日本,开创了旅居日本的先河。在日本人的族谱中,也有自己的祖先是来自中国的记载。
根据文献记载,日本圣武天皇时,即唐玄宗12年至天宝7年(公元724-748年),居住在日本京都的华侨就有1200家,按一家4、5口人计,则有5000、6000人之多。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实行“开国”,紧随其后,日本政府也于1858年开始了“安政开国”,在此背景下,1871年中日两国缔结了“中日修好条约”,中国商人开始合法地在日本开放港口进行贸易活动,从此,以经商为目的中国人大量流入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70年代初的20余年间,日本华侨华人始终保持在5万人上下。7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间,大量中国人流入并定居日本,在日中国人、华人人数激增。据统计,目前在日中国人、华人合计35万,其中合法在日中国人25万,日籍华人6万,非法滞留近4万。
在日华侨、华人按时代划分,大致可分为新、老两部分。老华侨、华人由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主要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赴日者及其子孙后代构成,人数约7万左右,该群体中,日籍华人约占三分之二。新华侨、华人,由1972年以后,主要是由中国改革开放后,通过与日本人国际结婚、留学、就学以及以日本残留中国战争孤儿眷属等身份,从中国大陆赴日并在日本定居者构成。
由于新老两种华侨、华人群体构成背景和生存环境不同,其职业范围截然不同。历史上在日华侨、华人就业受到严酷的社会歧视,仅允许从事厨师、理发师、裁缝和贸易行业,二战期间,日本华侨作为“敌对国公民”,饱受欺压,以三把刀和贸易为支柱的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随着二战的结束,华侨作为“战胜国公民”,政治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前固有的“三把刀”得到了今非昔比的发展,进入80年代后,日本华侨、华人经营的行业有所扩大,但仍以个体经营为主。与老华侨、华人相比,新移民社会的职业形式则以“被雇佣”为主。中国新移民当中,大学毕业以上者占68%,高中毕业者占24%,新移民的这种高学历现象,是老华侨、华人社会乃至日本人社会所望尘莫及的。
它从一个侧面说明,“头脑”是新移民赤手空拳闯天下的。“本钱”近10、20年来,日本国内国际化意识不断提高,这也给新移民创造了更多的就职机会和广泛的活动范围,职业范围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商业等数十个行业。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高、精、尖"领域从事人文知识、自然科学、国际业务、研究工作。
特别是近几年,在日华人学者呈上升趋势,据日本科学技术研究所对41家国立实验研究所及6家特殊法人研究开发机关的调查统计表明,在这47家研究单位里有19.2%的外国研究学者,平均每5个研究人员中就有一名外国人。而在外国人研究学者中,华人又占据了40%左右。据统计,近年来在日华人研究中的人数猛增,由过去的几百人,上升到现在的约2000多人。
在日新移民绝大多数具有高学历,他们不安于老华侨所从事的餐饮、理发和裁缝业,而热中于高科技。目前,华人在日本开办的软件公司有两百家左右,几乎全是新华侨创办的。他们靠掌握的知识和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高于日本人数倍的努力和付出,赢得的了日本社会的承认和重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得知新华侨贺乃和(日本太平洋软件银行总裁)在日本艰苦创业的故事后,挥毫写下“正气堂堂”四个字。日本名校一桥大学经济专业的一位博士生给素不相识的贺乃和发出电子邮件:“我的导师在教研室播放了关于你事迹的录影带,全教研室人员都观看了。我决定把研究你们的公司作为我的论文:《在日华人会社PSB经营模式》。”
目前,大多数新移民还处于艰苦创业阶段,经济实力虽有限,但事业上不少人已崭露头角。他们中有的为长期在日生存而奋斗;有的在丰富经历,为日后回国发展积累经验;有的采取积累资本和发展事业相分离的方式.将日本作为资本积累的场所,日后伺机携资金到第三国去寻找发展事业的基地;还有的在观望。
现在日本共有13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主要综合性社团有:
1、华侨总会:成立于1946年,以促进华侨团结、互助、爱国,维护华侨正当权益,发展民族教育,推动中日友好为宗旨。
2、日本中华联合总会(原名为“中华民国留日华侨联合会”):成立于1946年。
3、横滨华侨总会:建立于1949年,几经兴衰,1976年经华侨代表大会通过,正式恢复成立。
4、大阪华侨总会:其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大阪华侨协会,几易其名,1968年改为现名。
5、神户华侨总会: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神户华侨联谊会,I976年改为现名。
此外,还有一些同乡社团,如福建同乡会、广东同乡会等。
(广东侨网摘自《河北外事与侨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