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纳什的到来,让国人陷入另一种沉思:中国的霍金、纳什在哪儿?难道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国内基础学科的专家和学者。
“大师的出现有偶然性,因为它需要天才,大师的出现也有必然性,因为天才需要成长的土壤,体制也许是我们的一个最直接原因。”中国数学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数学系彭立中教授如是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数学家告诉记者,一个数学或理论物理学博士,如果毕业后在国内从事研究,月薪一般不超过2000元,与他们那些去企业的同学动辄十万二十万的年薪相比,差距最少在10倍以上,这怎么能让他们踏踏实实地搞研究?待遇的落差,成为青年科技精英流失的直接势能。在科研体制改革前,年轻人要想独立接下一个项目,做自己想做的事,几乎是天方夜谭,而即使能接下项目,经费也相当有限,以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为例,在体改前,一个所一年只有一两人有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根本轮不到年轻人。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是上世纪80年代最为叫响的一句话,可到了90年代后,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始受到冷落。
据北大招办刘明利老师介绍,前几年大学里最热的专业是电子、计算机、金融等,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却遭受冷遇。以北大为例,在去年以前的近十年里,数学和物理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在所有专业中处于中等水平,而化学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则处于中下水平,学生对基础学科没有热情。这种情况直到近两年才有所改观。
急功近利的评估机制也是一只“拦路虎”。在今年刚刚召开的中科院基础科学研究工作会上,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研究院院长杨乐指出,近年社会上与学术界滋长着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每年都要求科研人员上报研究成果和论文发表情况,过分追求数量,很不利于青年学者的成长,尤其对达到较高水平的优秀学者,在这种压力下,精力被分散而不能被集中于重大的研究课题。
待遇的落差,环境的浮躁,教育的扭曲,让人才在一次次选择中流失。一位搞基础研究的教授告诉记者,改制前,十多人的教研室,出国不归的就有七八个,这种现象相当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