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乃至欧洲许多国家的华侨华人社会,有一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他就是胡志光。对于他,人们多年来一直给予极高的评价,说他是“华侨华人的一代风范”,是“荷兰侨界的龙头”。他在华侨社团中的凝聚力,在华胞心目中的亲和力,源自他巨大的人格力量。
胡志光1941年出生在浙江文成县玉壶镇东梓村一个清贫之家。父亲胡克木是位贫穷的木匠,曾两度背井离乡去新加坡打工,他从小跟着母亲长大成人。在中学读书时,他患上了当时十分可怕的肺结核,只好因病辍学,人生道路也因之发生改变。
由于当时家乡缺乏医治结核病的条件,为了寻求境外就医之路,1962年胡志光告别亲人和家乡,走出国门。他本来的目标是要去投奔当时已移居荷兰的父亲的,可因为荷兰一时还进不去,他不得不在几经展转后,先到了意大利。在淳朴热情的旅意乡亲们的帮助下,他进入一家由国际红十字会开办的疗养院,治好了肺病。
1968年,胡志光赴荷兰定居。在做餐馆业的父亲身边,他很快掌握了烹饪技术和经营之道,并于1972年在荷兰的第三大城市乌特勒支市自己开设了一家向阳酒楼。
开设餐馆以前,胡志光就参加了在荷兰历史上最悠久、力量最雄厚的华侨华人团体棗旅荷华侨总会。他先是普通的会员,由于热心从事侨团的服务工作,不久就当了理事,然后又成为常务理事。受老一辈侨领委托,他将总会在荷兰编印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纸棗《华侨通讯》办得有声有色,为团结当地的华人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80年5月,受到新老侨胞普遍信赖的胡志光,以遥遥领先的多数票当选为第五届旅荷华侨总会的会长。他不负众望,在几届连任任期里做出了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帮助第二、三代华侨子女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他和其他侨领们一起,发动广大侨胞群策群力,于1981年9月建立了乌特勒支中文学校,接着,又相继建立了海牙、哈林中文学校……在他们的倡导和扶植下,荷兰各地出现了华裔青少年中文教育热潮。
为了丰富华侨华人社区的文化生活,他经过长达5年之久的交涉谈判,说服当地政府每年拨出5.7万荷兰盾的财政津贴支付房租水电费,成立了“乌特勒支市华人友谊中心”,中心里的几千册图书都是他从国内各级侨办“化缘”筹募的,所有的活动设施都是他和身边的热心人捐款购置的。
为了消除华侨华人社团之间的隔阂,以体育来促进侨胞的交流和友谊,他四处奔波,终于促成各旅荷侨团共同携手,于1984年在乌特勒支市举行了“全荷华人第一届运动会”。他和众侨领继续努力,又在1986年发起成立了全荷华人联合体育运动总会,不但把“以球会友”的活动搞得一年比一年红火,还让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成了荷华社会的传统盛会,及至1994年,又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有千余运动员参加的第一次海外世界华人运动会。为表彰胡志光对荷兰体育事业的贡献,“体总”在1993年授予他“永远名誉主席”的最高荣誉称号。
为了提高中餐业在荷兰的竞争力,帮助那些陷于困境的中餐馆走出低谷,胡志光多方努力,在其他侨领的积极支持下恢复重建了荷兰中国餐饮业公会,并使之成为荷兰皇家饮食业公会的分会。公会注重实事,从中国请来名厨师主持厨艺班,先后培训了近2000名合格的中菜厨师;积极疏通政府部门,促使他们同意让不少中餐馆从中国引进厨师以提高烹调质量;为保障会员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鉴于胡志光在促进荷兰中餐业发展方面的贡献,荷兰皇家饮食业公会在1992年授予他荷兰皇家中国饮食业公会名誉主席的最高荣誉称号。
为了带领华侨华人冲出几十年小本经营餐饮业的狭隘天地,提高其在居住国的政治经济地位,胡志光先是带头创办了玉壶国际贸易进出口公司,后来又与毕传有、胡志敏等十几位华商合资组建了荷兰有史以来第一个华人经济集团棗荷兰华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经济集团通过在进出口、房地产等领域的开拓,为探求发展华人经济新路作了有益的尝试。
为了使所有的旅荷华人社团团结一致,用一个共同的声音对外,1988年,胡志光与其他侨团负责人共同发起,创建了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至今他还担任着这个联合会的名誉主席。
为了让旅居欧洲各国的华侨华人拧成一股绳,共同争取他们在各所在国的合法权益,他又与各国的侨领们一起,共同发起成立了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
胡志光的心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他一直不辞辛劳地为加强中荷两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牵线搭桥。1994年,他与9家著名的荷兰公司合作,组建了荷中农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HCU),专门向中国推广荷兰先进的温室技术,为中荷两国的农业技术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国家领导人李鹏、李瑞环、胡锦涛、钱其琛、陈慕华以及上海、浙江、安徽、北京、山东等地的数十个农业考察团都到公司的荷兰总部参观访问过。
在胡志光的倡议下,经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海牙市政府、海牙商会以及两国企业家支持帮助,以促进中荷两国经贸往来为宗旨的荷兰中国商会在1999年9月宣告诞生,胡志光亲自担任会长。目前,荷中商会已经与中国国内24个省、市的侨办、贸促会、工商联和乡镇企业局建立了联系,并结成了23个友好商会,其会员及合作企业在荷兰已有200家,在中国有50余家。
胡志光去国离乡近40年,至今所持的却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他平静而自豪地保留着心中的中国情结。
“我是中国人,我有一颗中国心。”他这样解释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原载温州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