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中外“高参”联手运筹中关村国际化之路

2002年05月26日 08:18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五日电 题:中外“高参”联手运筹中关村国际化之路

  中新社记者吴庆才

  今天,为了中关村的国际化这个共同的话题,厉以宁、孔德涌两位经济学界“泰斗”坐到了一起。与他们一起前来为中关村“把脉”的还有其他十三位来自海内外的“高参”。

  北京市市长刘淇在今天召开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今年会议的主题——“全球经济与世界各国科技园区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国际化发展”。

  这位以务实著称的市长一开始就把困扰他多时的问题向他的智囊团作出坦承: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加速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目前中关村风险投资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进入和退出的渠道不畅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区技术成果转化的步伐和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存在着大型科研中心入驻的数量和规模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刘淇更是请来了包括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张亚勤博士,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家、Cadence公司董事会主席,前任甲骨文公司董事长Donald Lucas先生,国际科技园区协会主席Claus Plate先生在内的八位外籍知名人士。据了解,这是外籍人士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

  一位文质彬彬的外籍委员告诉记者,看了园区的宣传电视片,中关村密集的智力资源着实令他吃了一惊。在这弹丸之地,竟云集了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数十所高校和大约三十万名在校大学生,以及数以万计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这是中关村的骄傲,也是它赖以走向世界的资本,中关村应该充分发挥这一“智库”的能量。

  美国证券交易所主席索达诺在议会间歇接受记者采访时,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关村“支招”。他认为,对于中关村这样一个处于新开发起来的区域来说,最主要的是如何吸引风险投资,如何能够给园区内的企业注入资金,使他们能够从最初的发展转入下一阶段的发展,紧接着就是如何把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对于这些问题,他将有更精彩的论述。

  而国内的“高参”们也从世界科技园区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软硬件建设等方面毫无保留地献出他们的“锦囊妙计”。在他们的言语间,留露出对中关村国际化的期待与信心。担任此次顾问委员会主任的中国政协副主席宋建给出的数据显然令在场的顾问们颇为欣慰:二00一年,园区企业已近万家,技工贸总收入突破两千亿元人民币,增长百分之四十左右。园区企业对北京地区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百分之六十。

  顾问们告诉记者,他们愿意顾问中关村的原因是它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频频给出令他们满意的答案。而今年的议题似乎折射出了中关村一年来的变化。人们依稀记得,去年顾问们还在讨论“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关村高科技才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关村如何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入驻”等问题,而今年就已经开始转向了“国际化”的问题。很显然,中关村已经从“请进来”守势,转为“走出去”的攻势。一个更加成熟而自信的国际化高科技园区正在呼之欲出。

相关专题:北京科博会


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