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大观 | 中新财经 | 中新体育 | 中新影视 | 中新图片 | 台湾频道 | 华人世界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供稿服务 | 广告服务 |
|
模拟人依然笑容可掬 目击“神舟”三号成功着陆 2002年04月02日 09:31 4月1日下午4时25分,内蒙古中部“神舟”三号飞船着陆场。 天空,4架直升机已飞临长约60公里、宽约36公里的着陆区空域;地面,数十辆新型测控设备车和搜索车,早已在指定区域各自待命。一张立体搜索网,在广阔的天地间悄然展开。 此刻,于3月25日升空的“神舟”三号飞船在22分钟前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返回舱脱离圆轨道,正向着祖国的怀抱、向着我们疾驰而来。 天空湛蓝澄明。4架直升机从四个不同的方位,跟踪、搜索穿越大气层的飞船返回舱。 16时31分,飞船进入距离地面80至40公里的稠密大气层区域。它以每秒近8公里的惊人速度与大气剧烈摩擦,使飞船表面燃烧起火并产生等离子鞘套,形成电磁屏蔽而进入“黑障区”,导致地面与飞船在数分钟内失去通讯联系。飞机在盘旋中焦急地等候下一步行动指令。 地面北风阵阵。测控车上,我国自行研制的多目标跟踪雷达直指苍穹,各种跟踪测量设备翘首以待,车载远程监控系统不断接受着来自北京指挥控制中心的信息。手表的秒针伴着咚咚的心跳,人们在难耐的寂静中等待着飞船冲出“黑障区”的那一刻。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着陆场测量站的报告,使所有的人顿时活跃起来。随即,各种信息通过北京指控中心源源传回指挥车,车载“态势系统”的大屏幕上,电子数字地图生动地显示着整个现场的搜索情况。当飞船距地面30多公里时,地面向飞船发出“回收主电源接通”的重要指令。随即听到报告:“回收着陆程序启动!” “空中搜索开始!”命令传来,飞机执行搜索飞行。16时38分,空中传来“嘭”的一声震响,表明面积达1200平米的主降落伞已在距地面约10公里处打开。直升机“超短波定向仪”上的内设信号灯刹那间令人欣慰地发出亮光———它已迅速捕获了飞船上信标传出的信号,引导飞机向预报落点直扑过去。 车队开足马力驶向预报落点。车内电子地图上,代表四架直升机的四色曲线开始向预报落点会聚。“跟踪正常……”各种信息数据源源不断传来,车载电脑显示屏上各种相关数据在不住地跳动,地面搜索回收系统牢牢地“锁定”了飞船的行踪。 “地面发现目标!”因激动、喜悦而声音发颤的报告声使人心跳加速。抬眼望去,降落伞拽着抛掉防热底盖后的飞船返回舱,正划着优美的弧线,缓缓向我们头顶飘来。 16时51分,在距地面约1米的高度,返回舱缓冲发动机骤然喷出火焰,托举着“神舟”平稳着陆,并自动抛掉了降落伞。直升机随即在距返回舱约200米处降落。 表皮被大气层烧灼成深褐色的返回舱平稳地“坐”在地上。看起来,这天外归客一切正常,完好无损。从舷窗向里窥视,可望见飞船起飞前安置在座椅上的“模拟人”,仍笑容可掬地坐在那儿。 搜索车辆陆续赶到着陆点。第一批工作人员迅速奔向前去。他们打开舱门,用棉被蒙住舱内几大箱“生物科学试验样品”,然后把它们搬出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保温箱,抬上直升机。这架直升机随即起飞———科学家们正等着看他们的试验结果。 大家鼓掌、欢呼,热闹非凡。指挥长说,我们还要对返回舱作进一步现场处置,然后关闭舱门。大部分搭载物将暂时留在舱内。 明天,我们将护送“神舟”到指定地点。 (《解放军报》呼和浩特4月1日电 作者:范炬炜、刘程)
|
|||||
|
新闻大观| | 中新财经| | 中新体育 | 中新影视| | 中新图片| | 台湾频道| | 华人世界|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供稿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