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钱其琛就中美上海公报30周年发表文章(全文)

2002年02月26日 16:27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消息:为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今年第四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的署名文章,题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全文如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三十周年

            一

  30年前,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在上海发表了第一个联合公报,即著名的上海公报。这标志着中美长期隔绝的结束和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世界形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是两国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各自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致使两国交往隔断了22年。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苏争夺激烈,美国深陷越战泥淖,急于脱身,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以巩固其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对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作出准确判断,基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促进世界和平和维护本国安全利益出发,对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作出了积极回应。

  中美两国走向正常化的方式是非常奇特的。美国还没有与中国建交,而美国总统亲自访问北京。尼克松总统到达北京时申明:我是为美国的利益来到这里的。此话不假,上海公报没有用外交辞令掩饰双方的关系,而是如实列出两国存在的分歧,同时肯定两国的共同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原则一致。正如周总理指出的那样,公开地摆明分歧,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也是通向未来的第一步。上海公报堪称世界外交史上的创举,在国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风格。

  上海公报的发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树立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公报确定了中美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即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方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些原则在后来几年里的两国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发展。

               二

  30年来,中美关系如同一艘巨轮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速度时快时慢,却始终向前航行。中美关系也如同走在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峰回路转,却始终向上攀登。

  尼克松访华后,中美贸易、科技、文化往来逐步增加。但由于美国共和党政府受到内外制约,中美建交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卡特总统执政期间,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经过双方努力,在上海公报发表将近七年以后,两国于1978年12月16日发表建交公报,美国在建交公报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史从此揭开新的篇章。同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访问美国。他在公开讲话中指出:“我们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但是,两国政府都意识到,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要求我们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待两国关系。”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迅即在美国大地传播。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关系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中美关系在这一时期并非风平浪静。双方在台湾、贸易、知识产权和其他一些问题上也有斗争。中美建交后不久,美国制定了违反建交公报精神、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为中美关系顺利发展设置了一大障碍。此后,美方以此为借口,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武器,中方就此同美方进行了坚决斗争。两国政府于1982年8月17日就分步骤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公报。在“八·一七”公报中,美国重申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关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美国政府声明,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承诺逐步减少售台武器,并经过一段时间最后解决这一问题。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变化。中国发生了政治风波,接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政府带头在西方世界掀起反华浪潮和制裁中国。乌云压城城欲摧,中美关系跌入低谷,经历了两国建交以来最严峻的考验。1992年美国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民主党政府上台后执行将人权问题和最惠国待遇挂钩的政策,对中国施压。中国是讲原则的国家,中国人民不能允许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不信邪、不怕压。中国不仅没有乱、没有垮,而且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社会保持稳定,经济快速发展。90年代初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高潮,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在西雅图举行首次会晤。江主席强调,两国应该放眼世界,着眼未来,把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把一个和平、安全的世界带入21世纪。克林顿总统表示,美国愿与中国改善关系。

  1995年10月,江泽民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期间,在纽约与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会晤。江主席指出,双方应恪守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共同努力,使两国关系结束起伏不定、麻烦不断的恶性循环,进入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克林顿强调同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的重要性,重申一个中国的政策。这次会晤对于促使中美关系回到正常轨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美元首会晤的推动下,两国关系终于逐步走出低谷,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1997年,江泽民主席应邀访美,中美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中美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双方有重大的共同利益,决心共同本着合作和坦诚的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取得具体进展。双方同意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1998年,克林顿总统应邀访华,两国决定拓宽合作领域,积极发展双方关系。中美元首实现成功互访,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2001年年底布什总统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消除了困扰两国关系十多年的一大障碍。

  新世纪之初,中美关系依然在曲折中向前发展。“9·11”事件发生后,江泽民主席当即致电布什总统,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中国政府从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的一贯立场出发,同美国及国际社会一道,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进行了有效合作。2001年10月,江泽民主席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布什总统在上海举行会晤,双方一致同意致力于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为21世纪的中美关系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30年来中美关系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与30年前相比,两国关系毕竟大大向前发展了,政府交流和民间往来都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1972年,中美政府之间没有部门合作的协议,今天则有30多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从新中国建立到1972年为止,大约只有1500名美国人曾到中国旅行,而今每年来华旅行的美国游客超过80万,两国间已有31个省州、11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30年前,中美两国没有来自对方的留学生,现在则已有18万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在美学习或工作过,在读留学生达6万余人;每年约有3000名美国学生在中国求学。再没有什么比中美经贸合作更能显示两国关系的活力与潜力。中美建交时,两国贸易额只有24亿美元,到2001年双边贸易额已达804亿美元,年均增长约为18%。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提供40万个就业机会,进口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使美国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100多亿美元。即使是最乐观的人,当初也没有预料到中美交往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

  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也促进了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在缓和东北亚局势、解决柬埔寨问题、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等许多问题上,两国进行了有效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美加强交流、扩大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意愿,也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干扰和破坏中美关系的图谋都改变不了两国关系前进的方向。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中美关系,为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955年,中国政府就发表声明,指出:“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70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以战略家的气魄,作出打开中美交往大门的战略决策,结束了两国对立和隔绝的时代。邓小平同志抓住时机促成中美建交,使两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使中美关系经受住一次次考验,继续向前发展。

  回顾3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中国领导人始终是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中国从未将中美关系局限于双边范畴来考虑,始终认为“中美关系是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从国际形势的全局出发,用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而不是从一些暂时的策略观点来对待两国关系。中国不打美国牌。无论中美关系是顺利发展还是遭遇挫折,中国领导人都能够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局,使中美关系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第二,中国领导人对于中美关系始终是坚持原则的,这就是必须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发展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所确立的有关原则,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是指导中美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30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同美国政府改善和发展相互关系,也始终坚决同美方违反上述原则的行为作斗争,中国政府维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性和坚定性,是中美关系能够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三

  历史的发展有时会有非常重要的巧合。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首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30年后的2002年2月21日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在中美长达200多年的交往历史中,这30年的经历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最为深远。一方面,中美在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一阶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另一方面,两国关系在此期间也经历了国际关系史上罕见的起伏与动荡。30年来中美关系中的经验和教训都极其深刻,这是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今后中美关系实现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中美双方应当着眼大局,立足长远。

  中美两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相加占世界总人口的1/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无论国际局势怎样变化,这样两个国家相互的关系必然会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有人认为,冷战结束以后,中美关系变得不重要了。这是一种短视和肤浅的见解。温故而知新。中美相互隔绝和敌对,曾使两国人民蒙受重大损失。中美加强交流与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当前,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中美作为两个大国,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的共同责任进一步增加而不是减少,双方扩大合作造福本国人民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不是削弱。任何忽视、贬低中美关系的做法都是极不明智的,并且是有害的。

  第二,中美之间应当增进了解,发展互信。

  相互信任是发展国与国关系的基础,相互了解则是相互信任的前提。增进相互了解,首先要尊重事实。曾几何时,有些人卖力地鼓吹“中国垮台论”,声称中国要步苏联解体的后尘。这已被证明只是某些人的痴心妄想而已。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将对美国构成威胁,甚至会成为美国的敌人。这同样缺乏事实根据。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要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三五十年,中国仍将一心一意地从事国内建设。我们希望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精诚合作。这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利益。如果认为中国今后发展起来了,就是对美国的威胁,这样的观点只不过是冷战思维的表现,应当被历史抛弃。

  国与国之间发展相互信任,需要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处理两国关系时,双方都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照顾对方的利益。损人未必利己,强加于人肯定行不通。中国领导人多次表示,愿同美国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我们对于发展中美关系的态度是真诚的。我们认为,美国能为维护亚太和世界的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这是一件好事。中美在这方面加强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中美之间加强高层接触和各界往来,对于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中美领导人之间保持经常性的接触,也欢迎更多的美国国会议员和其他各界人士来华参观访问。百闻不如一见。走一走,看一看,可以更多了解到中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可以亲身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第三,要承认和尊重差异,寻求和发展共同点。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同,两国之间存在着文明和体制的差别,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存在。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尊重两国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话和交流以达到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同样,中美之间尽管有些纠葛,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应当好起来。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同存异,而不应故意突出、夸大这些分歧。中美之间的差异过去没有妨碍两国建立和发展关系,现在和将来更不应当成为保持和发展中美关系的障碍。

  同30年前相比,现在中美之间的分歧要小得多,而共同利益却大大增加了。中美在加强双边经贸、法律、环保、能源、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在维护世界及地区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打击恐怖主义等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共同责任。这些都是中美两国发展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不断扩大相互合作,使中美关系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四,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影响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全中国人民的感情,关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中国的发展。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我们主张和平统一,也就是努力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台湾问题。这符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利益,也符合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所有人的利益。应该说,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了,当然这不取决于我们单方面的努力。

  构成中美关系基础的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就是台湾问题。在三个联合公报中,美方明确承诺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任何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举动都有损于中国人民的感情,影响台海地区的稳定和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些人把台湾当作“遏制”中国的一步棋,这实际上是一着行不通的死棋,而且也并不符合美国自身的利益。30年来的事实一再证明,在台湾问题得到较好处理的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两国关系便波折迭起,麻烦不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们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中美关系30年来几经风雨,仍能向前发展,充分证明它是具有生命力的。我们衷心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深入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以造福于两国人民,造福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

相关专题:聚焦布什访华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