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大观 | 中新财经 | 中新体育 | 中新影视 | 中新图片 | 台湾频道 | 华人世界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供稿服务 |
|
文化时评:中国人的“奥斯卡情结” 2002年02月25日 15:38 一年前,电影《卧虎藏龙》勇夺4项奥斯卡大奖。尽管导演李安见好就收,事后声言“今后永不角逐奥斯卡奖”,但内地的评论家们站在更宽广的角度上,坚持认为这是实现了“亚洲电影史上的突破”,甚至提升到“东方文化登上西方殿堂”的高度。 的确,在我们的电影人心目中,获得奥斯卡的青睐,曾经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比起人家“至高无上的国际大奖”,自家的金鸡奖、百花奖等一系列奖项,简直贱如草芥。尽管我们是一个历史文化灿烂悠久的大国,尽管有时我们的民族主义情结颇为强烈,但是,在“俨然一副领导全球影视文化”的好莱坞面前,我们往往不由自主地底气不足。那种深深的自卑处处流露出来,无法掩藏。 自然也有人嗤之以鼻地贬低说:“这个奖项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那不过是人家的绅士、小姐们搞的一个豪华派对而已。”言外之意,我们就不该对奥斯卡奖顶礼膜拜,奉为盛典。可今年那边还没下帖,我们这边照例早就坐不住了,急忙四处打探可能成为座上宾的人是谁。张艺谋的《英雄》似乎是众望所归,何平的《天地英雄》也凑合。内地不够,还有港台的弟兄们,譬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等。至于永远无望成为座上客的导演们,自然先是对此不屑一顾,继而发誓:“要给我那么多美元,我拍得一点儿也不会逊色于他们!”无论是攀上了高枝的凤凰,还是被拒之门外的家鸡,无论是眼巴巴地盯着,还是故作视而不见,奥斯卡其实都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电影人的心。 于是,我们的电影人便发誓同国际接轨,要颁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电影奖。首先要求所有采访电影节的记者要穿西服、打领带;请不来国内大牌明星,就用授奖来交易。尽管没有经费“大制作”,但电影节的规模必须隆重而铺张。仅以最近一届电影节为例,经济滞后的广西办南宁电影节居然耗资高达3000万元。这种劳民伤财的庆典,在20位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中,遭到尖锐的批评和质问——号称中国最权威的电影节究竟是“金鸡百花”还是“金钱白花”?! 大量批发的奖项加上类似“黑哨”的暗箱操作歪风,贬低了“金鸡”、“百花”的含金量。自家人看不起自家的奖,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电影人总要有个奋斗的目标,既然“金鸡”和“百花”不提气,就放眼世界,定位在戛纳、柏林、威尼斯、开罗甚至奥斯卡。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电影节树立了威信,自家的电影人就不会非以获得人家的奖项不可为荣,其他国家的电影人也会争相登攀我们的“高枝”。“奥斯卡情结”自然就会变成了“金鸡情结”或“百花情结”。(南方日报 伊夫) 相关报道:《时代》周刊点评奥斯卡提名幕后 相关报道:颁奖“迫在眉梢” 奥斯卡大解密 相关报道:图文:茱莉亚罗伯兹看好丹素成奥斯卡影帝 相关报道:新闻资料:第七十四届奥斯卡提名主要名单 相关报道:黑人女星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座失而复得 相关报道:第74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
|||||
|
新闻大观| | 中新财经| | 中新体育 | 中新影视| | 中新图片| | 台湾频道| | 华人世界|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供稿服务| | 联系我们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