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大观 | 中新财经 | 中新体育 | 中新影视 | 中新图片 | 台湾频道 | 华人世界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供稿服务 |
|
凤凰周刊:凤凰卫视怎样走进阿富汗(之二) 2002年02月08日 13:35 国旗区旗作为护身符 在历时三个多月的阿富汗战事中,为采访而死的各国记者人数超过了美军伤亡人数,这在战争史上也算是个奇迹。 凤凰卫视先后派出10名记者分7批前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从高层到每天与前方通电话的棚内编辑导演,无日不为自己同事手足的安全担心。程鹤麟副台长提醒记者携带两面旗帜:五星红旗和金紫荆旗。他说,遇到危险时,展示国旗和香港区旗,作为你们的护身符! 铁血战争是拼金钱,新闻战争也是拼金钱 与美国CNN和英国BBC每周百万美金的采访传播营运费用相比,号称“全球华人CNN”的凤凰卫视前方记者的费用可是天壤之别。就在伊斯兰堡的Marriot酒店房价从每天150美金飞涨至280美金,西方传媒动辄包下5个10个房间时,凤凰记者仅在附近的小客店Guest House里下榻,每天食宿不到30美金。而进入阿富汗的闾丘采访队,就更只能男女记者围着同一个火炉同睡一个屋顶下。在房东最后一周才送来火炉之前,房间的夜间温度是零上四度,租金却是每天150美金。 学会习惯枪声 艰苦毕竟看得到尽头,分分钟的危险却可能使你变成永恒。 去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记者在分别回答三个相同问题时,感受竟如此相近,择其一二: 一、出发的滋味是什么? 萨文:到达伊斯兰堡,正好赶上各国撤侨的高潮,面对这样潮水般的撤退,好像不站稳也会被卷走一样…… 吕宁思:记者要采访,就像当兵要打仗……北京的父母是在电视上看到我,才知道我已经上去了…… 麦耀雅:不知道会不会被批准上去,硬着头皮申请……家人和朋友说:你自己找危险?没办法,谁叫我是个喜欢站在前面的记者…… 王方宁:……从来就没有告诉身在墨尔本的父母,直到完成任务返回香港…… 二、最深的记忆是什么? 萨文:在白沙瓦,第一次见到如此凶悍的示威。可是有个穆斯林一转眼看到我这个中国人,顿时和善起来:“中国人好!”…… 郑浩:那一晚正在与(吴)小莉现场联机,一声炸雷把身边一个西方记者击倒,我以为是导弹飞来,下意识去躲藏,忘记了摄像机正对着我…… 吕宁思:早就知道巴基斯坦的汽车炸弹厉害,暗自定下防范准则:等汽车发动后再上车(炸弹往往在发动时引爆)……但是每次采访都是匆匆启程,直到司机采动油门之前才想起“防爆措施”,永远是后悔…… 王方宁:走在喀布尔街道上,突然看到一个军人朝天开枪,我们十分紧张企图躲藏,同行司机和翻译却视若无睹,毫不惊奇。原来那军人在抓小偷…… 闾丘露薇:我们的直升机从杜尚别飞到北方联盟基地后,还要从潘杰希尔山谷搭车翻山越岭驶往喀布尔……你知道,当时刚刚出现一队BBC记者在贾拉拉巴德至喀布尔的山路上遇劫丧生的悲剧……谁知道前面是什么?我乘坐的汽车与其它同事失去了联系,他们会出事吗?四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在喀布尔见面时,我抑制不住哭起来…… 三、回来后的感受怎样? 王方宁:离开喀布尔的飞机终于降落在伊斯兰堡机场,同机外国记者鼓掌,我在心里欢呼:总算回到了人间。更急于从人间回到天堂,那就是自己的家…… 麦耀雅:那两个星期太紧张,回到香港一放松就住进了医院…… 闾丘露薇:回来的那几天,夜里做梦都是在喀布尔…… 凤凰有自己的新闻风格 采访队出发前,凤凰高层曾经定下新闻原则和报导规矩:凤凰的消息一定要客观、真实、准确。镜头对准新闻,不突出记者个人,不去做与新闻无关而纯属造势的“再见吧,妈妈”之类的个人秀。尤其不能作假。 因此在前一段时间,除现场报导和新闻故事外,几乎没有任何凤凰记者们在前方采访的工作镜头。然而观众却发来无数关怀的声音,他们想看到记者在巴阿前线是怎样工作的。他们关心记者的安危,关心记者的冷暖,关心记者的家人…… 中国驻塔吉克大使对闾丘说,前方多桀,我们祝你们成功进去,更祝你们的安全归来。 最后,王纪言台长改变了自己定下的规矩,让采访队拍摄和留下自己在当地的工作画面,还布署安排闾丘露薇的孩子和丈夫上到演播室,与喀布尔卫星对话…… 闾丘采访队前后在外长达一个月,创下凤凰记者采访时间最长也是最艰苦的纪录; 郑浩二度抵达伊斯兰堡,与魏永林一起,搭乘联合国专机,与中国大使馆筹建组的官员一起,飞抵阿富汗。并且参加了阿富汗新政权就职典礼; 2001年的最后一天,郑浩魏永林告别喀布尔,标志着凤凰卫视长达三个月的记者接力采访行动正式而圆满地划上句号…… 新世纪第一年,新世纪第一战,凤凰的新闻队伍开拓了自己的采访路径,展示了自己的新闻风格。 今天,凤凰卫视走进了阿富汗。明天,也许还有克什米尔、巴格达、耶路萨冷在等着我们…… 伊斯兰堡的“凤凰酒楼” 中国驻巴大使馆朋友私下问我:“这里有一间凤凰酒楼,和你们有关系吗?” 我纳闷:“没有听说我们老板在海外还有饮食业的生意,至少不会做到巴基斯坦来呀?” 跟着朋友来到酒楼外,果然见到与凤凰卫视一模一样的标志赫然高悬。 真是千里有缘来相会,决定开他个玩笑。 跑堂的老巴送上中国茶,我叫住他。 “你们老板在吗?” “老板不在,Sir。” 我递上名片。 “请你们老板看看这个标志。然后我们讨论一下:应该是我们起诉你们,还是你们起诉我们?” 跑堂看到那相同的标志,也不由变色,随即唱一个诺离去。 不多时,后面出来一位绅士,正是酒楼老板。走上前来毕恭毕敬惶惶不安: “我们是在本地合法注册的……几年之前……纯属巧合……” 我调侃说,但愿真是巧合,若真的涉及商标版权,非同小可。 绅士笑容谄媚,连番点头。 返国之前,我又来到这家高档中国餐馆,招待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和三位官员(据说这里的南京籍掌勺大厨曾服务于中国使馆)。 果然名不虚传,菜肴佳环境雅价格廉。餐后老板还大笔一挥,当场在帐单金额上削减20%…… (完) (自《凤凰周刊》总第64期,作者:吕宁思) 相关报道:凤凰周刊:凤凰卫视怎样走进阿富汗(之一) 相关报道:凤凰周刊透露凤凰卫视阿富汗报道的幕后经过 相关报道:深入阿富汗腹地的凤凰卫视采访队成员合影 相关报道:香港凤凰卫视在美洲的观众增至1700万户 相关报道:图文:凤凰卫视将播出阿富汗前线日记体纪录片
|
|||||
|
新闻大观| | 中新财经| | 中新体育 | 中新影视| | 中新图片| | 台湾频道| | 华人世界|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供稿服务| | 联系我们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