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首页>>网络热点网络热点>>新闻报道

我们能论定张学良了吗?

2001年10月18日 14:54

  中国现代史上颇受议论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

  其实,年届101高龄,近几年久病缠身的张学良,其家属在10月12日即奉他事前的遗嘱,拔除他的维生系统的所有管子,生命力极强,曾经表示要活得比宋美龄还久的张学良,终于熬不过自然的规律。

  新华社在其新闻稿中,称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江泽民也在其唁电中也给予同样的称呼。

  在历史上,没有“伟大”的英雄,因此,张学良在中共的判断里,也只能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至于他是不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我们倒要尝试在他棺木刚盖上之时,作个初步的论断。

  从个人的能力而言,张学良“含着金汤匙”出世,以东北老帅张作霖的长子身分,20岁就晋升少将军官,25岁升中将,26岁就当了上将团长,若非西安事变,他留给世人,留给东北父老的回忆,不过是“张作霖的长子”而已。从他毕生的经历来看,张学良生长在一个草莽可以成英雄的时代,但是,由于他并无征城掠地的军事才华,也无折冲樽俎的政治外交能力,一生凭东北人的讲义气、男子汉本性,往往错失良机,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

  落个“不抵抗将军”的恶名

  譬如,当蒋介石为了笼络东北军,任命他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统治黄河以北地区,地位等同在蒋介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对于如此重权加身,对蒋介石尊如己父,因此,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他竟然听从蒋介石之命,采取“不抵抗政策”,不但惹来一个“不抵抗将军”的恶名,多少东北父老为此扼腕,当时日军也直下锦州、榆关,并且犯热河。他曾承认,除了受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之外,当时他并不清楚麾下部队的部署,更不懂调兵遣将之道,在饱受各方指责及压力之时竟然毒瘾上身,因此,1933年3月,热河失守,他本人在全国舆论的指责下,只好辞职下野,出洋考察,其实若真追究责任,他理应伏法。

  因此,张学良的一生,其实有很多地方是在受荫庇于家世之时,一路学习,一路成长。等他略微成熟,已被蒋介石软禁,及至1959年获解禁,已是58岁的老人,时间、空间的改变,他对明史的钻研,他对基督的虔诚信奉,都已经挽回不了他在历史上所留下的悲剧色彩。

  谈到西安事变,他之所以被中共视为爱国者,被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原因就在于他所发动的西安事变,不但改变了差一步即遭蒋介石“剿灭”的中国共产党的命运,而且,由于蒋介石在此“变”中被迫签下与中共共同抗日的协议,经过这么一个转折,中共在对日战争中得以壮大,而蒋介石在往后十余年,由于一连串军事、政治措施策略失败,终于饮恨退守台湾,把半壁江山让给了毛泽东,成了“失去中国的人”,对此,身负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注定是悲剧人物

  也许,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饱受“不抵抗将军”屈辱的张学良,当时的确不愿再执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策略,也许正因为如此,他已逐渐认同时当时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号召,因此发动了西安事变,但是,他处理西安事变的过程显示出,年方弱冠的张学良,既无谋,也不够狠,西安事变结束,他竟然又因一时妇人之仁,坚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因此,往后70年的屈辱,无奈的岁月,其实都是张学良自己找的。试想,即使蒋介石听从宋美龄、宋子文的力劝,不予追究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过失,到了南京,受尽屈辱的蒋介石,对张学良岂能“放一马”?且不谈个人心头愤怒,蒋介石在当时岂能甘冒天下众怒,不处置张学良?当时,蒋介石把他交付军法审判。刑责确定后,又演出由中央政府主席林森予以特赦,并交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为蒋介石)管束,一管束就是22年,这都是一出政治戏码。可惜的是,这位少帅一直成了此战码中的悲剧英雄,以他在政治策略上的“愚忠”、“愚勇”及近乎无知,我们甚至怀疑,率性的张学良即使当年不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留在东北,手掌兵权,在“抗日”与“联共”之间,他是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由于历史的流逝,一般人想到张学良时,往往用浪漫和同情的心情去对待他,人们所想到的,也许是一位被蒋介石“恩将仇报”的“赵四风流朱五狂”的张学良,许多人因为这种浪漫的情怀而认为张学良一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自己在晚年甚至还以“不怕死不爱钱,大丈夫不爱人怜,顶天立地男子汉磊落光明度余年”自居,其实,从政治领袖必备的“治术”而言,张学良在临走之前,可能依然无法参透,蒋介石把他禁锢一生,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铁石心肠;此无他,自古以来,政治人物的心肠本来就不同于一般人,少了这份“狠劲”,张学良就成了悲剧英雄。

  因此,得到他“扶”了一把大恩的中共,称张学良为“千古功臣”,当时有着感恩的色彩,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世上并无定论,令人莞尔的是:张学良虽然晚年信基督教十分虔诚,但是,他撒手西归之后,留给世人的,依然是褒贬不定的空间。为了追求答案,许多人还等待他的口述传记的早日出版呢!(阮次山)

  摘自:联合早报

  

声明:本版文章之版权属于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体,如转载请与原刊载媒体联系,谢谢合作.




网络热点网络热点>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