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面对全球化,中国关键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001年10月17日 12:47

  中新社上海十月十七日电 题:面对全球化,中国关键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访国家经贸委外经司副司长、APEC中国企业联席会议秘书长霍建国

  中新社记者 尹丹丹

  APEC上海会议已经拉开帷幕,全球化的影响无疑将是会议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那么,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处于一种什么状态?面临的挑战多还是机会多?

  带着问题,记者专访了APEC中国企业联席会议秘书长及ABAC中国秘书处秘书长、中国国家经贸委对外经济协调司副司长霍建国。在政府经贸部门工作了近二十年的霍建国,曾经先后多次参加过APEC高官会、部长会、领导人峰会。

  霍建国认为,在全球化潮流中,中国正处于一个较为微妙的过程中。当前盛行的全球化实际上是整个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以此实现更高的效益和更快的发展速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已经成龙配套,但在一些关键领域的竞争力又较为薄弱。对刚刚初步建立工业化体系、正向信息化阶段过渡的中国来说,全球化带来的压力是比较大。事实上,中国的工业化主导性并不是很强,农业仍占有重要份额。因此,中国在工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面难度上比发达国家要大。不过,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是不会认同居于国际经济分工产业链条的中下层,中国应努力实现技术创新,掌握部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霍建国认为,中国要超越“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一要靠机制创新,二要靠超前的管理方式与发展理念。当前,中国需要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国内各项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各种改革、调整是否到位将最终决定中国是否能保持前期稳定发展的后劲。就产业结构调整角度说,中国面临两种前景,一是处理得好,企业改革如果能够尽快到位、市场经济秩序能保证企业的竞争效益,就可以保证尽快进入效益型的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摆脱较慢的逐步调整的过程,加速发展,加快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现代化的过渡;二是处理得不好,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就将经历长期反复的调整过程。

  作为经济发展最基本层面的中国企业更应积极捕捉机会。在谈及已被APEC列为重要主题的推动企业“广泛参与”时,霍建国坦承,中国企业在参与的广泛性与普遍性方面依然较弱。虽然三年前成立了APEC中国企业联席会议,专门为国内企业与APEC之间提供联系渠道,通过展开一些活动已取得可喜成果,但仅靠一个联席会议是不够的;情况的改善还有赖于企业自身提高对APEC的认识。霍建国指出,APEC探讨的都是当前世界经贸活动中最超前的问题,比如贸易投资自由化,WTO新一轮谈判金融形势、政府上网、IT产业发展、数码鸿沟等,跟踪和参与APEC的活动,企业可以感受整个世界发展的节奏,获得丰富且有价值的前沿性信息。虽然有人认为APEC会议有些务虚,但这些会议通过概念的普及可影响到政府管理层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促使他们适应或迎合时代发展潮流采取相应的措施,由此影响政府未来政策的制定。对企业来说,参与APEC还意味着争取和捕捉商机。众多企业领导人在会议期间聚集一堂,其间自然蕴含着多种机会。

  霍建国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仅在家门口获得成功已不足以说明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即使不主动出击走向国际,国内企业也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国际竞争。所以,中国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跟踪时代发展步伐,面向国际市场谋求发展。(完)



更多报道:中新财经

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