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大观 | 中新图片 | 中新财经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华人世界 | 台湾频道 | 供稿服务 |
|
核弹来了,美国总统怎么逃? 2001年09月27日 10:49 如果受到大规模的核打击,美国总统及其继任者如何生存?如何确保最高指挥不致瘫痪?这是被列为美国头号国家机密的“保护总统计划”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军事问题专家都想探知这个计划而不可得。然而,7月24日,美国“迈克斯新闻”网站首次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中央情报局破坏控制评估小组日前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大间谍罗伯特·汉森已经把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透露给了前苏联。 -情报价值何止数十亿 破坏控制评估小组是美国中情局专为汉森案而设立的,目的是评估汉森出卖的情报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失。小组组长由中情局资深情报分析专家保罗·莱德蒙担任。据一位接近莱德蒙的人士透露,汉森向前苏联透露了美国“政府连续性计划”这一绝密情报,而这一情报的价值决不是数十亿美元,而是数千亿美元! 这一消息立即震惊了美国媒体,合众国际社千方百计的接近政府高层官员,希望对“政府连续性计划”有一个深入了解。但这些高官不是以“我也不清楚”回绝,就是以“无可奉告”搪塞,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敏感了。虽然中情局已经承认,汉森已经将这一情报出卖给苏联人,但“政府连续性计划”依旧十分扎眼,谈论这个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上身。 当然,合众国际社也并非一无所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证实,所谓的“政府连续性计划”,其实是就民间传言多年的“保护总统计划”,说白了,也就是在爆发战争时,美国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政府高层不被“一锅端”,从而保证政权的连续性。 一些内幕人士也证实,在美国,实在没有其他东西比这个计划更机密的了。该计划包括一套“中央定位系统”,它一天二十四小时对总统继任候选人进行行迹跟踪,并确保总统和这些继任者不会在同一时间全体出现在同一地点。 美国总统每年都要到国会发表全球瞩目的“国情咨文”,阐述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每一次国情咨文大会,都没有出现内阁成员全体出席的情况。其实这正是根据“保护总统计划”而做出的特别安排。总统讲话时,至少有一名阁员不在现场,他躲到了一个秘密地点,这样做就是防止国会山突然发生灾难事件,内阁成员全体丧生,从而导致美国政权陷入瘫痪。 -保护计划花样翻新 “全球安全”网站主任约翰·皮克介绍说,到了八十年代,美国对“保护总统计划”进行了重大修改。原因是,美国情报专家惊讶地发现,前苏联的侦察卫星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尽管美国的指挥中心等大型掩体进行了特殊加固和伪装,但已经无法逃过前苏联卫星的眼睛。如果前苏联导弹同时袭击这些指挥中心,那么,美国政府同样会陷入瘫痪。还有一些安全专家指出,将指挥中心建在一些隐秘的固定所在其实也不是合理的做法,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引起苏联人的注意。 美国高层在得到专家们的汇报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并紧急下令安全部门,对“保护总统计划”立即进行修改,确保苏联人无法一次性“干掉”美国总统及其法定继任者。 修改方案很快出台,美国安全部门决定在几个国家公园和度假胜地修建应急指挥中心。专家们的理由是,确保总统及其法定继任者中有一人在这些地点度假是不难做到的,美国一旦遭到核打击,那么,指挥当局完全可以从上述地点下达核报复命令;即使总统及其继任者不在上述地点,一旦遭到核打击,幸存领导人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上述指挥中心。同时,在上述地点建指挥中心,也符合“大隐隐于市”的理论。 按照设计,总统和顾问将乘坐一辆与美国公路上跑的其他车辆没有明显区别的大货车或其他适合在各种路面跑的车辆,后面紧跟一辆18轮卡车。一旦他们抵达国家公园某一具体的指挥中心,他们会立即进入一个特别加固的地下室,在那里指挥核反击战。据悉,在八十年代末,美国军方在著名的风景区谢南多亚谷建成了至少一座应急指挥中心。 保罗·布拉克金是耶鲁大学的一名政治科学家,同时还是一名核指挥与控制问题专家。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后也发现,“保护总统计划”在八十年代的确进行了修改,这是美国确保“总统幸存”措施的其中一部分。 -原来前苏联是鼻祖 皮克和布拉克金都表示,美国制定“保护总统计划”以及“狡兔多窟”战术其实并不新鲜,真正追究起来,这方面的鼻祖其实是美国当时的竞争对手前苏联,也就是说,美国人的这套做法是从前苏联那里学来的。 东西方展开冷战后,美国安全部门一直在侦察前苏联领导人的应急指挥措施,中情局的情报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有了惊人的发现:前苏联在黑海沿岸和莫斯科周围建了许多各种形式的风景名胜区和娱乐区,而这些设施内还建有不少特别加固的地下室,这些地下室最可能的用处是核战应急指挥中心。后来的事实证明中情局的这种分析是正确的,在乌拉尔山脉中的雅马托山中有一处所在,直到今天,仍是俄罗斯军队的核战应急指挥中心。 皮克表示,他听说汉森将这样的情报披露给了前苏联及其后来的俄罗斯,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毕竟这些情报是两个超级大国间谍搜集的重点。搜集像地下指挥中心以及“保护总统计划”这样的情报,间谍比侦察卫星来得可靠。 据悉,“保护总统计划”对战争爆发后最高权力的继承有明确的规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透露:“正常的次序是,如果总统遇难,最高权力立即由副总统接管。接下来是国会参众两院议长。如果上述政府官员同时遇难,那么权力自动移交到某个内阁成员手上。这些阁员也按重要性进行了前后排序,依次是国务卿、国防部长、司法部长、内务部长等等。” -直升机中队肩负重任 在七十年代,“政府连续性计划”由两个直升机中队负责。一个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HMX-1直升机中队,该中队驻扎在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一旦美国遭到核打击,一架拥有超强马力的H-3直升机在一架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的保护下直驶华盛顿,降落地点是白宫南草坪。总统和顾问随即登机,直升机将把他们运送到一个被称作“战时迁移中心”的掩体。 第二个直升机中队HS-1负责运送总统的法定继任者。直升机会在第一时间将总统继任者运抵既定的秘密指挥中心。如果总统没有生命危险,那么,他们就呆在安全掩体内待命;一旦总统遇难,他们便依照早已安排好的次序履行总统职务。据一位前直升机飞行员透露,HS-1直升机中队也驻扎在安德鲁斯基地,也处于二十四小时待命状态。 供总统及其继任者避难和指挥的大型掩体有好几座,其中一座被称为“二号地点”,位于马里兰州戴维营附近。美国总统经常在戴维营度假,在附近修建大型掩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还有一座被称为“山地气候”的掩体建在西弗吉尼亚州的边界附近。 为了确保总统、副总统及内阁成员在遇到突发事件后进入这些大型掩体不致手脚无措,“保护总统计划”做出了一些严格的规定:上述政府官员在正式就职6个月内,必须从安德鲁斯基地乘直升机前往几个掩体熟悉情况。同时,与直升机上的机组人员见面,做到彼此熟悉,以防因互不认识闹出笑话,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为确保万无一失,两个直升机中队更是经常在几个大型掩体之间进行巡航演练,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在派上用场时能轻车熟路。 -核按钮不只在总统手里 到了八十年代末,老布什总统把“保护总统计划”的正式名称改为“持久的宪法政府”。随后,美国通过了国家安全重组法案,并据此建立了一套相对分散的系统,由主要指挥中心和次要指挥中心组成。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主要指挥中心极容易被前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一举摧毁,而次要指挥中心反而容易幸存下来,这样,美国照样可以通过次要指挥中心下达对前苏联进行报复性打击的命令。 美国安全部门认为,只有保住总统指挥中心,使其能正常运转,美国的报复性措施才能付诸实施。总统指挥中心之于次要指挥中心就相当于一个制动器,也就是说,只要总统和总统指挥中心都平安无事,进行核反击的命令就不会由次要指挥中心下达。 布拉克金澄清说,过去一直认为,在美国,只有总统有权按下核按钮,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为确保核反击能顺利实施,政府高层控制核按钮的至少有几个人,只不过他们这种权力不是并行的,而是有先后而已。为了保证这些人不会同时遭到袭击,他们的名字一直是国家机密。到老布什时代,他甚至将发射核武器的权力下放给了负责北美防空系统的几个司令以及其他六到七名四星上将。 美国情报官员还披露,美国有一个战略空中指挥所——每天二十四小时飞在空中的波音747飞机。由于这个指挥所一直在空中,而且位置不确定,这样敌方要摧毁它,难度可想而知。飞机执行8小时轮换制,机上有一名两星将军。随着冷战结束,东西方关系缓和,空中指挥所也终于降到了陆地上,但一旦接到命令,它随时可以升空。 另外,“保护总统计划”还有其他的辅助手段,其中一个名为“应急导弹通信系统”,该系统在导弹发射后通过无线电与地面部队保持密码联系。九十年代初,该系统暂停使用,但一切设施都完好无损,随时可以重新起用。还有一个辅助系统名为“打击后指挥与控制系统”,这是一个由具备发起报复打击能力的飞机组成的网络。据悉,该系统直到今天仍处于“激活”状态。(杨教) 摘自<<北京青年报>> |
|||
|
新闻大观| | 中新图片| | 中新财经|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华人世界| | 台湾频道| | 供稿服务| | 联系我们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