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大观 | 中新图片 | 中新财经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华人世界 | 台湾频道 | 供稿服务 |
|
没人敢小看 阿富汗能被征服? 2001年09月21日 09:42 世界聚焦内陆山国阿富汗。那么,阿富汗军力多强?经济实力怎么样?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又如何? “塔利班”军力有多强 塔利班军事“软件”先天不足。10万名武装人员虽然名义上在塔利班领导下,但实际上却分属大大小小的100多个派别,各派别武装力量都是在部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之间由于存在着民族、部落、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关系相当错综复杂,真正的作战指挥权都落在大大小小的“司令”手里,塔利班真正能直接掌握的核心武装力量大约有3万人左右。这些“司令”各据一方,以至于塔利班武装力量迄今为止还没有象样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军事通讯枢纽,甚至没有统一的军装和正规的编制。这也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搞不清塔利班武装实力究竟多强的原因。 塔利班的军事硬件也十分落后。它号称拥有4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几十架喷气式战机,但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当年苏军扶植的傀儡政权的遗产,占总数量五分之一的T-45坦克算是装甲主力,而余下的坦克装甲车就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上个世纪初侵阿英军留下来的堪称古董的坦克。 塔利班最先进武器是苏制T-45坦克,但由于重要零部件严重短缺,燃油匮乏,所以绝大多数成了摆设。更要命的是,缺乏操纵这些坦克和装甲车的人。这些装备是政府军当年撤出首都时丢下的,指挥官们不是随同马苏德逃往北部,就是被塔利班战士处死,以至于当塔利班终于意识到人的重要性时,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操纵这些铁家伙了,至于维修保养人员就更加缺乏了,想找到懂指挥装甲作战的指挥员更是毫无可能。另外,塔利班仅得到3个国家的承认,也无法派出学习人员。这种情况下,难怪塔利班向反塔联盟发起进攻时,坦克成了停在原地打炮的“装甲碉堡”。 几十架喷气式战机也是形同摆设,因为塔利班现有的航空燃油加起来也还不能供2架战机起飞,而且飞行员和飞机维护保养技术人员早在塔利班攻入喀布尔之前已经大部分逃亡国外,飞机的零部件严重缺损并且得不到补充,全国的导航雷达系统早已荡然无存。所以,虽说这批战机中包括数架比较先进的米格-21战机,但这几十架战机的战斗力加起来还不如马苏德手中仅有的5架战斗机。 结果,尽管塔利班的战机多数驻扎在喀布尔和坎大哈两处空军基地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马苏德的战斗机前来轰炸喀布尔,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因为塔利班没有人能把战机开上蓝天,更没有指挥战机作战的指挥员。 没了现代战争最重要的两只拳头———装甲兵和战机,塔利班手中最先进的武器就是苏军遗留下来的“飞毛腿”近程地对地导弹和美制“毒刺”防空导弹了。除此之外,最多的武器就是AK-47冲锋枪。 阿富汗经济怎么样 阿富汗几乎没有可以支撑战争的经济实力。阿富汗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牧业国家,人均年收入大约150美元,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阿富汗人口近2000万,80%从事农牧业生产,农牧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占国家出口总值的80%左右,但这一出口由于连年的战争已经减到极其微小的地步。农业生产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加之连年战乱,以至于粮食不能自给,平均每年短缺20万吨。牧业是阿富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紫羔羊是阿富汗的重要特产,其产年量一度高达200万只,但现在同样荡然无存了。 阿富汗的工业基础更是薄弱。独立前除王室拥有一家小型兵工厂外,别无现代化工业企业。独立后在前苏联、日本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援助下才逐步建立起一些工矿企业,但主要是轻工业,并且绝大多数以手工业为主,比如说织毛毯,用手工制作金银手饰等,较具规模的工业为棉纺织业和水泥制造业,其次是汽车修配、发电等工业,冶金、石油和机器制造等工业基本上还属于空白。 阿富汗境内多山,地形复杂,国内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只有在北部边境地区有数十公里铁路,部分内河可以通航。不过,全国现有的2万公里的公路有一半以上已遭战争的严重破坏。空中运输更惨,仅有的阿里亚纳航空公司和阿国际航空公司遭国际制裁,已经完全倒闭。 阿富汗民族战力有多高 尽管如此,却没有人敢小看阿富汗。 熟悉阿富汗地理和历史的人都知道,阿富汗地处地中海和里海到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位,历来是强国角逐之地。公元前至15世纪主要为波斯帝国所统治,16世纪初,印度莫卧儿帝国开始插足这一地区。但直到18世纪,阿富汗主要还是波斯帝国的势力范围。19世纪开始,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将其势力范围从北非到印度洋连成一片,也把侵略的矛头指向阿富汗。与此同时,沙皇俄国也在觊觎阿富汗,并将其视为南下印度洋的必经之路,从此,阿富汗成了英、俄殖民主义者争夺中亚霸权的重要据点之一。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阿富汗人民先后进行了3次抗击英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战争:第一次抗英战争是1839年至1842年之间进行的。当时英军集结了5万余名雇佣军,大举入侵阿富汗。阿富汗人民奋起反抗,杀伤敌军数千人,最后英国被迫撤军,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抗英战争是1878年至1880年,英国出兵3.6万,分3路进攻阿富汗,迫使其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但阿富汗人民顽强抵抗,首先在喀布尔举行起义,接着全国开展抗英斗争,终于在1880年挫败了英国妄图吞并阿富汗的阴谋;第三次抗英战争是1919年5月至8月。1919年5月6日,英国再次向阿宣战,派兵进攻喀布尔,阿全国兵分多路反击,攻战包围了许多英军据点,最终迫使英国签订停战协议。 至于10年的抗苏武装斗争大家则熟悉得多。1979年12月27日,前苏联对阿富汗进行了闪电进攻,仅用了3个多小时就控制了首都喀布尔,尔后又出动10万地面部队,编成两个梯队占领阿全国各主要城市、军事基地和交通要道,但10万苏军很快陷入游击队的汪洋大海中,最终于1989年12月被迫撤走。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好客,也是最好斗的民族之一。在阿富汗,几乎人人都要遵守“普什坦瓦里”准则。准则虽因不同的地区和部落而有所差异,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男人应该文武双全,既要勇敢善战又要能言善辩;要殷勤好客,即使素不相识也应该热情相迎;人人有权在危难时刻寻求别人的帮助,同时也有义务保护处于困境者的生命与财产。 准则还规定,人们有复仇的义务,这种复仇一是出于保护自己家庭或者家族的利益,二是为了体现男子汉的气概。正是由于“普什坦瓦里”准则,阿富汗人具有了双重性格,并且复仇的意识尤其强烈。在阿富汗民间,至今仍有一种寻求保护与复仇的习俗,也就是阿富汗人称之为“尼那瓦提”,意即一个人在危难时刻,可以到别人家中或者帐篷里请求帮助,除非他的请求得到满足,否则他会拒绝在主人家接受主人的款待,而这种请求一般不会被拒绝。如果有谁不愿意给帮助,那么他的人格、名声会因此受到极大损害,这是阿富汗人最忌讳的事。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外来力量再强大,阿富汗始终没有被征服过。(允真) 摘自:青年参考 |
|||
|
新闻大观| | 中新图片| | 中新财经|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华人世界| | 台湾频道| | 供稿服务| | 联系我们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