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新闻报道

专家急吁从自律他律两方面遏制学术腐败现象

2001年09月10日 15:41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消息:近年来,科技界浮夸造假之事屡被曝光,有专家呼吁:蔓延在科技界的浮躁之风乃至学术腐败必须及时遏制,要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防止浮躁之风和学术腐败成为科教兴国的绊脚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材料表明,申请项目过程中弄虚作假、剽窃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滥用科学基金等事例的绝对量在增加,更有甚者,还曾有人伪造论文检索证明,将实际收录论文数由1篇夸大为7篇。

  中科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张弥曼说,当前科技界“丢出一把米,马上就要鸡下蛋”的做法非常普遍,导致一些人练就一身“写的文章比读的文章还多的神功”,成果不多而浮夸现象却非常严重。诸如此类,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影响非常大。

  权威人士对此分析原因认为,一是部分科技工作者缺乏自律,在不良社会环境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自身科学精神失落和道德修养缺失;二是科研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合理的科学评估体系和办法,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缺乏学术民主和学术争鸣的氛围等等。

  据新华社的报道,日前,南京大学16位中青年学者发出“以德治学”的倡议。他们呼吁做学问要树立精品意识,并建议采取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导师负责制和匿名评审制、培养特长教授等措施来保护和鼓励多出精品。

  科技史专家李佩珊指出,国内迄今没有作为有效约束制度的相关政策或法律出台,对越轨者不能给予真正有力的打击,令人遗憾。

  中科院院士梁栋材认为,最重要、也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是建立能公开批评的、公开争论的监督、制约机制。科技界缺乏对违反科学道德事件曝光的体系。

  据悉,尽管中国每年的科研成果数以万计,但是原创性重大成果却很少,从而导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几年空缺。



相关报道:《中国学术腐败批判》志在学术“打假”
相关报道:[时局点评]内地学术腐败严重 学界呼吁改良

新闻大观>>科教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