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首页>>台湾频道>>新闻报道

世界日报:松绑之后尚需接受一中

2001年09月04日 09:00

  本文系完全转载,仅供参考

  台湾为挽救近一年来的经济颓势,最近吸纳了一批经济界菁英大老,召开了经发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研议,终于作出共识,在两岸经贸交往上摒弃五年前由李登辉提出的“戒急用忍”方针,调整其政策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这是阿扁执政以来两岸政策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对李登辉路线的一项大胆修正,说明阿扁已经看清台湾经济凋敝的症结所在,再不能作茧自缚,坐以待毙了。

  当前全球经济普遍处于低迷状态,唯有大陆经济一枝独秀,欣欣向荣。台湾经济要振衰起敝,只有与对岸大陆加强经济交流,互利互惠,才有活路。对于这次政策松绑,大陆方面已经表态,表示将持慎审乐观其成态度,并将继续观察台湾的后续实际行动。而这次,台湾也确实不是只说不做。八月二十六日经发会刚一议决松绑,二十七日经济部即宣布将大幅开放准赴大陆投资项目,共约一千四百余项,而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更立即表示将以先进的、最具竞争力的十二吋晶圆厂投入大陆市场。

  在张的带动下,台湾企业界掀起了一波新的大陆投资热。中华开发银行董事长刘泰英表示,开发将在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后,进军大陆市场;宏碁集团董事长施振荣也表示已作好随时开放的准备;东元董事会也决定扩大“西进”投资(达三亿元台币),在大陆设立大型马达厂,拓展大陆市场;而大同公司转投资的中华映管更将大举进军江苏,规划更大的建厂投资。但是,放松“戒急用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应该还有“两岸三通”和“一中共识”问题要议。

  综观台湾工商业界和民意反应,加快两岸直接三通,已成普遍而强烈企盼,朝野政党也已渐达共识。“三通”不仅有利于两岸更进一步密切交往,有利于两岸同胞的利益,对振兴台湾经济更有巨大促进作用。

  台湾商界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大干。台湾航空业巨擘,华航、长荣等四家企业早在今年七月已与大陆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合作,投资二亿多元人民币兴建厦门国际空运货站,以便因应日后两岸直接通航的要求;华航还准备买进“上海航空货运公司”百分之廿五股权;而长荣更捷足先登承运了第一批利用台湾境外航运中心海空联运管道运送的货物,由厦门运抵高雄,再转运到欧洲,其经济效果更是明显,过去七天的流程,现在二天即可运达。所以,两岸直航实际已经激活。在此情势下,高雄、基隆正在积极打造直航港口,台北、高雄则争取成为直航空港。在通邮方面,普通邮件、快捷邮件及包裹也将全面开通。所以,随着“戒急用忍”政策的松绑,“两岸三通”也将指日可待。

  最棘手的问题,还是在于“一中共识”,阿扁一直企图回避。先是“否认”曾有“九二共识”,后又遮遮掩掩说要在宪法架构下,商议“一中各表”。但从大陆来看,“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基础,台湾如对“一中各表”,未能达到真正共识,则两岸政治僵局恐仍难打开,经济交流和三通亦难顺畅通行。因为大陆维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下的三通”,而这恐怕也是台湾(即阿扁政府)是否真心诚意摒弃戒急用忍政策,真心诚意实行两岸三通的试金石。

  最近几年,由于台湾工商业西进大陆,每年都可从大陆赚进约二百亿美元的顺差,这对台湾经济是一笔不少的挹注。现今,两岸入世在即,北京又获得二○○八年奥运主办权,大陆商机无限。机不可失,时不我予,台湾不能再持观望态度。如果台湾不采取积极开放政策,外商就会很快抢占这些商机。

  美国《世界日报》2001年9月3日;作者:周士富(纽约自由撰稿人)

相关专题:台湾频道-媒体撷英


台湾频道>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