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大观 | 中新图片 | 中新财经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华人世界 | 台湾频道 | 供稿服务 |
|
中国新闻周刊独家专访新任美国驻华大使雷德 2001年08月30日 11:40 雷德资料照片。 (声明:刊用该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韩炜)最新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刊登对美新任驻华大使雷德的独家专访。在专访中,雷德大使谈及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中国入世等众多话题 中国《新闻周刊》的编者按说,美国新任驻中国大使克拉克·雷德先生7月23日到达中国后就一直在忙,在大使来前,中国《新闻周刊》就已经准备好了对大使的书面采访问题,但是,先有鲍威尔国务卿、后有美国参院外委会主席拜登访问中国,加之雷德先生对自己在中国媒体上的第一次“发言”相当重视,对所有问题都仔细斟酌,反复措词,务求“完美”,所以对他的到任专访竟压后了近一个月才与读者见面。 下面是中国《新闻周刊》向雷德先生提出的13个问题和他所做回答的全文: 新闻周刊:布什总统选择您出任驻华大使,这个提名与撞机事件是否有某种联系? 雷德:没有联系。总统在任后不久即任命新的大使,这是一贯的做法。对我的任命实际上在撞机事件以前就开始了。布什总统之所以选择我是因为我们长期的个人关系,还因为我有多年同中国打交道的经验。总统给予了我信任,我将在这一极其重要的岗位上竭尽全力以不辜负这种信任。 新闻周刊:从4月17日获得提名到今天,您做了那些准备工作?您上任后的首要工作是什么? 雷德:我的职业生涯大部分都致力于中国事务,我在亚洲生活和工作了20多年。对我来说,得到这份工作是梦想成真。而且,自从我1968年开始接受中文培训后,我也的确一直在为这一工作做准备。得到布什总统提名后,我同国会、与中国事务相关的非政府组织、美国不同政府机构及在华盛顿和纽约的其他专家进行了广泛的磋商,以深化我对美中关系中许多具体问题的理解。 新闻周刊:布什总统在中美关系上有什么总目标,并打算如何实现这一总目标? 雷德:美国寻求同中国发展建设性的、协同合作和富有成果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促进我们在该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上的共同目标。我们的关系将对亚洲及世界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在实现共同目标的情况下,寻求我们各自的国家利益。我的子女和你们的后代都对我们寄予了厚望。 布什政府已经采取了显著的积极步骤以推进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尤其是总统支持继续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关系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行动反映了我们坚信一个稳定和繁荣的中国符合我们两国的利益。 我知道,布什总统本人非常期待着在10月份访问中国,期待着亲眼看一看中国所取得的进步。他将认真聆听中国领导人所言、观察其所行,并坦率直接地阐述美国对华的政策和目标。 新闻周刊:美国对一项并不可能的技术(MD)的高度兴趣使很多中国人感到不解。更有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搞MD是对中国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威胁,对此,您有什么解释吗? 雷德:导弹防御计划的开发是为了应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安全需要。正如布什总统已表明的,我们必须应对当今世界和当今的威胁,包括应对一些无理性的无赖国家手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导弹,以及可能发生的误射。 在当今世界,我们需要通过全面战略来保护我们不受威胁,这种战略包括强化不扩散和反扩散措施,还有一种包含导弹防御系统、连同核武器削减的威慑。我们不能墨守作为冷战产物的旧秩序,也不能死抱与当今安全现实不再相符的过时安排。对我们的和平与繁荣可能造成的威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我们的安全工作必须反映这一变化。美国正在进行导弹防御以抵御来自于危险、不稳定国家的有限但严重的威胁。我们的导弹防御计划不是针对中国的。 我们正在审查不同的、不会危害中国安全的选择方案,并期待着进一步与中国就此进行磋商。 我们相信,在促进东亚、西太平洋和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方面,中国和我们有着共同的利益。控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是维护和平与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将继续积极地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了解他们的疑惑,处理他们关心的问题,以确保导弹防御计划促进所有爱好和平国家的安全。 新闻周刊:中俄间刚刚签订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美国将此视为一种对美国的威胁吗? 雷德:不,美国不把这一条约视为威胁。相反,我们认为这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世界稳定是重要的。就像我们坚信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都保持良好关系十分重要一样,我们也认为中俄之间保持良好关系十分重要。 新闻周刊:秋天的APEC会议后,布什总统将访问北京。中国学者中有人认为,这将是中美关系全面转好的机会,美国对中美峰会有什么期望? 雷德:我们期待着中国10月份在上海举办今年的APEC首脑会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将与中国一道工作以确保布什总统的访问成功而富有成果,以及APEC会议能够成功地结出硕果。我认为布什总统计划在APEC首脑会议之后访问北京充分说明了我们对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的支持。鲍威尔国务卿上周在北京会谈所形成的积极势头反映出总统本人期待成功访问北京、与中国发展积极、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的愿望。 新闻周刊:布什总统把中美关系定位在“战略竞争者”,而不是克林顿时期的“战略伙伴‘,这被中国人视为是对中国的一种敌意,事实果真如此吗?您考虑怎样加深中美社会间的相互理解? 雷德: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如此丰富、如此复杂,不能用某一词语来概括。美国和中国有许多共同利益。我们都寻求一个繁荣、和平与稳定的亚太地区。在贸易、不扩散、打击毒品、反恐怖主义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我们紧密合作。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如宗教自由、人权和实施法治,我们也有分歧。关于分歧,我们将继续坦率和真诚地发表看法,但我们不会用说教的方式。我们自身并不完美,关于在这些重要领域我们应如何改进,我们希望听到你们的想法和评价。 新闻周刊:您20多年前就来到中国,此后一直生活在亚洲地区,根据您的观察,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是否存在“妖魔化中国”、即只报道问题而忽略中国的进步与发展的倾向? 雷德:美国的新闻媒体是自由与独立的。他们的观点代表了整个政治领域中一系列不同的意识形态。批评性的新闻报道反映了美国新闻媒体作为公众捍卫者的作用,它的矛头并非特别针对任何一个特定国家或机构。美国的新闻从业人员对所有题目都进行尖锐和批评性的报道,包括被视为美国和布什政府的缺陷的问题。只要问问任何一位美国政治领袖,他都会告诉你美国媒体是多么难缠。 之所以会出现被许多中国人视为有“倾向性”的报道,至少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普遍缺乏透明度,以及新闻媒体缺乏获取有关中国政府行动和政策的信息的渠道。美国的记者不常被允许采访中国官员。这样,他们就常常别无选择,只能以非官方的信息来源作为文章的基础。中国官员采用更加公开和坦率的方式,接受美国媒体采访会使报道更为客观和全面。 新闻周刊:您1980年代初曾在美国驻华使馆出任商务专员,后又曾担任多家在香港的跨国公司的律师代表,协助发行了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最早的三只中国概念股。中国人对您关于现在中国股市的评论很有兴趣。中国股市与美国相比,那些方面需要改进? 雷德:自从10年前建立以后,中国深圳和上海的股票交易市场已有很大的发展。在短短的10年内,中国的股票市场已发展成为亚洲第二大。去年,据我所知他们比世界其他地方的股市更加走俏。我在香港工作了许多年,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官员、股市分析家、律师和投资银行家在国内和国际股票市场方面变得越来越有经验。 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想让资本市场正常发挥作用,及时的信息和透明度是关键。投资人要求得到关于公开上市公司准确、及时的信息;想要上市的公司需要准确了解有关公开上市公司的规定和责任。政府的首要作用就是建立一个强大的法律和管理框架,使市场力量在这个框架之下能够自由和有效地运作,为所有投资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政府必须对市场行使严格的监督,如防止操纵市场和内部交易,但同时必须注意不能被视为干预或“操纵”股市。多年来,美中两国在政府和私有部门层次上,都对股市的发展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交流。当财政部长奥尼尔今年9月访华时,这种对话还将继续下去。 新闻周刊:年底中国将加入WTO,有人认为,中国入世初期,各种贸易摩擦和为此举行的谈判会增多,过程并不顺利,美国对此能给予什么帮助呢? 雷德:世界贸易组织的目的正是为其成员国提供一个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以及提供以规则为基础的保护机制,使成员免受别国不正当贸易政策影响。因此,总的来说,加入世贸将帮助中国处理现有贸易问题并防止新问题的产生。当然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重要的是中国在世贸组织贸易大国中就位。然而,我认为中国履行世贸义务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中国政府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培训,以让贸易官员熟悉世贸原则,一些国家也已在中国开办项目来支持这一努力。就美国来说,美国在中国的使领馆积极参与邀请贸易和法律专家前来中国,教授与WTO有关的课题,也赞助了一些中国官员前往美国培训和学习。美国政府在世贸“能力建设”上的努力也得到了非政府组织和私有部门培训活动的支持。 新闻周刊:您研究过中国企业的私有化问题,您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有什么见解? 雷德:世界各国政府,特别是那些正在处理从非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的政府,已经开始认识到,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最好方法就是放手企业去做。这是全球性趋势。公司从国有转变到私有,引入了现代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而这些是全球市场竞争法则的要求。尽管私有化在短期内会带来紊乱,它对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公司至关重要。 其他转型经济的经验还告诉我们,企业从国有转变到私有的过程需要公平、透明和有竞争机制。例如,有关内部交易的报道会助长腐败的谣言,会动摇公众对私有化的支持。这一点对于管理部门并购(许多中国中小型企业已经转入私人手中)以及减持国有上市公司股份都是正确的。如果公众要投资其中的话,他们必须首先信任这个过程,相信过程的公正性。从长远着眼,公众对股票市场的信心和投资对私有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周刊:近来,中国学生与学者赴美签证时,被拒签的比例相当高,对此您有什么解释? 雷德:给合格的申请人发放签证,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我们认识到,通过学生和学术交流,学生本人、美国有关机构和我们两国都获益匪浅。领事官更希望发给签证而不是拒绝签证。但执行美国签证法规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必须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才发放签证。学生签证申请有三项基本考察原则:第一,申请人是否真正是学生;第二,申请人是否有办法支付学习费用;第三,申请人是否打算在学业完成后离开美国。 我能肯定,自从去年以来,签证政策没有变化。对于申请签证的人数或我们发放签证的数量都没有限制。我们不必发放或拒绝任何数量或比例的签证,我们也没有任何目标。每一个申请人都被当做个案考虑,我们向每一个合格的申请人发放签证。经验表明,有些人出于不当目的申请签证,当申请人不符合某种特定签证的要求时,领事官有责任拒绝他们的申请。 领事官已注意到,今年越来越多的申请人是年轻学生—申请大学本科、高中甚至初中。这些学生通常更加难以证明他们在学业完成后返回中国的意图。最后一点,大多数的学生签证申请仍会被批准。目前,不少于54,000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中国学生是在美国的外国学生中最多的。 新闻周刊:您与布什总统曾是同学,你们的这种友谊,是否会使您的意见获得特别的重视? 雷德:关于这个问题,当他来访时你得问他。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对总统来说极其重要。作为总统的一个个人老朋友,我相信我能有幸得到他的信任和注意。但在这个重要问题上,我只是他的许多顾问之一。我将继续把我对中国的看法告诉他并执行他的政策。(记者/韩炜) 附:新任美国驻华大使雷德简介: 雷德是一位律师,能讲熟练的普通话。他曾在亚洲生活和工作了20多年,25年来经常到中国进行商务旅行。从1982到1984年,他在北京居住,担任美国使馆一等秘书和商务专员,而且他还在香港居住过15年。不久前雷德曾是谢尔曼·思特灵国际法律事务所的合伙人,负责该公司有关中国的大量经营活动。雷德先生是纽约和香港律师协会的成员,在中国法律方面是公认的专家。 1974年,雷德曾担任美中贸易国家委员会中国事务代表。从1968到1972年,他在美国空军的安全部门任职。 在Hotchkiss学校上完预科后,雷德先生于1968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并于1975年获得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他也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并获得东亚法律旅行研究基金,赴中国进行过研究。 雷德先生曾任美国商会香港分会的董事和第一副会长。他还是美国律师协会、美国国际法律协会和香港法律协会等组织的成员。雷德先生的夫人是萨拉,有3个子女:雷鸣、雷杰和雷迪。 |
|||
|
新闻大观| | 中新图片| | 中新财经|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华人世界| | 台湾频道| | 供稿服务| | 联系我们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