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首页>>>>新闻报道

菲律宾华社:无法凝聚族群力量

2001年07月02日 15:00

  菲律宾华人社团最初的成立是当时,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社会状况与危机意识的产物,以促使互相帮助及扶持,在陌生的地方寻求庇护。当时许多华团的成立,主要是为了照顾华裔移民的福利和解决华裔社群的问题。华团一般上的功能是对外具保护性,对内具福利措施和调解纠纷的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不同的地缘性与血缘性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虽然众多华团,包括地缘性与血缘性社团以及校友会,拥有不同的组织原则和招员方式,但都具有同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联谊、相互相助和创造共同福利。由于菲律宾华社积极参与经济领域,许多贸易集团与商会也纷纷成立,以共同创造商机,从中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而近期随着全球化时代的降临,菲律宾华团也开始走出本土,参与跨国性的活动。当然,菲律宾华团亦曾主办了好几场跨国性的国际华团会议。

  虽然表面上理解,组织结构强大的华团理应有魄力引导华社事务的去向,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其实,当今50岁以下的华人(占了华裔人口的90%)一般上都不加入华社团体或阅读华文报。许多华团组织只能充当社会交际或权利交锋的场所,无法在凝聚族群力量的努力上交出成绩,更遑论就华社课题影响政府的政策决定;而华文报则倾向于报道华社内部,尤其是华团和华校的消息,却不能反映菲律宾,包括新生代华裔的真实状况。

  现今的菲律宾华人普遍上倾向于认同与关注他们的所在国,他们顶多只是通过乡情与海外华人建立生意上的网络,并没有参与推动所谓的“大中华经济圈”。

  不少外国研究员常说海外华人掌控3千亿美元(1万1千400亿零吉)资产。且不谈论此数字的准确性,只要跟日本145家银行的7万亿美元(26万6千亿零吉)总资产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何况世界金融市场每日便有1万3千亿美元(4万9千400亿零吉)在市场流动。

  无法独力面对全球化

  当代的海外华裔都以所在国的国民自居,因此,夸大世界华商网络的单一性和影响力,并把这一网络同中国的崛起扯在一起,非但与事实不符,还把在各地落地生根的无辜华裔卷入亚太战略均衡角力的是非中。

  为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抓紧其所提供的机会,华裔不能只是依靠华社本身的资本,华裔必须先考虑他们的处境和所在国,因为他们的利益与所在国是唇亡齿寒,息息相关的。华社的未来不能与所在国的经济情况分开,独自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在弱肉强食的时代,一旦所在国无法应付全球化的挑战,华社的命运也将遭殃。没有国家经济的扶持和当地同胞的援助,华社将无法向前迈进。因此,海外华裔务必与其所在国的友族同胞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以面对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我们假设华裔能在应对全球化的浪潮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那么,华社必须加强与其他讲华语社群的关系,因为东南亚庞大的华裔人口是一个我们可以善用的优势,以提高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而非只是东南亚华人之间的合作。这将使东南亚国家及整个区域受惠,而最终当然也将有利于住在其中的华人社群。这当然有别于将华人看成只会结合共同资源,施展族群经济力量的说法。

  所谓“大中华经济圈”的说法并不成立,就算华商利用方言和乡情的便利来做生意或在中国进行投资,也只不过是为了本身的利益,与海外华人的财富累计无关。东南亚的华人不会在世界经济市场扮演海外华人的角色,而是东南亚人或所在国国民的角色。

  总而言之,从遥远的欧美,到邻近的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我们不难发觉各地华社华团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无论是走出唐人街、融入当地社会、还是以所在国国民自居,共同建设国土,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各地华人都与祖籍地中国渐行渐远,而与各自的所在国越靠越近。

  而此刻当我们回头观看大马华社现在的处境,那又是一番怎么样的景象呢?我们又将走向哪里呢?我想华社除了走出族群的框框,与友族并肩作战地建设民主与公正的大马,为大家共同的利益努力,以建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园之外,我们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丘伟荣整理自洪玉华教授《华裔与全球化:菲律宾观点》)




>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