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图文专稿中新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品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长篇:撞机事件发生后的20多个日日夜夜

2001年4月24日 09:30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解放军报今天发表长篇通讯,深情追述4月1日,中美撞机发生以来的20多天里,中国各方面的举动所展现出的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文章如下:

  美军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事件发生已经20多天。

  这些日子里,跳伞飞行员王伟的生命安危牵动着12亿多中国人的心,中华民族不可侮的声音响彻长城内外,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牵引着世界的目光。

  4月20日,江泽民主席会见王伟亲属及生前所在部队代表时,深情地说道:“在十多天的时间里,全国各族人民都牵挂着王伟同志。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有强大凝聚力的。”“王伟同志的精神是永存的,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英雄魂归大海,中华儿女的心将永远紧紧凝聚在一起,在这一事件中再次展示出的民族凝聚力,必将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什么亿万中国人民一同发出愤慨的声音———

  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人人心系国家安全

  ●互联网上点击率最高的是“撞机事件”

  ●出租车司机谈得最多的是“搜寻王伟”

  ●未名湖畔话题最集中的是“中国不可侮”

  ●街头报摊上的热卖点是国防军事报刊

  美军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事件消息传开,举国震惊。

  当夜,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等全国主要新闻网站,网民点击率最高的是有关撞机事件的报道。新浪网还特别开辟了新闻留言板和“撞机”论坛,几天里访问该网站的网民数量一路飙升。截至4月13日15时,网民发表的评论帖子数量超过20万。同时,“新浪网”就撞机事件开辟的新闻调查也吸引了85万人次参加,这创造了中文论坛就某一独立事件而发表帖子数量的最高纪录。

  在搜寻王伟的日子里,记者采访了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们。在记者换乘的20辆出租车中,所有的司机都牵挂着王伟的安危。

  一位司机对记者说:“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了我们的飞机,让王伟生死不明,还不肯道歉,这是什么逻辑!”

  许多司机一路上始终把车载收音机锁定在电台的新闻频道,关注着搜寻的进展。一位司机心情沉重地说:“这么多天了,不见王伟踪影,真让人担忧啊!”

  有位司机一路上沉默不语,听说记者是军人,却动情地说:“你给军人们捎个话,我们思念王伟,他是老百姓心中的英雄!”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失去了往日的宁静。4月16日,国际关系学院的副教授朱锋讲授“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时,特别引用了“撞机事件”,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就国际关系、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纷纷发言,下课的时间只好一再延迟。这些日子同学们纷纷到图书馆看军事科学书,大家谈论最多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一些即将毕业的同学表示,只要祖国需要,就走进军营。

  北京街头,大街小巷的报摊上买报的人骤增。国防军事报刊被摆在格外耀眼的位置。摊主们说,这类报刊自从“撞机事件”发生以来,特别抢手。

  两位农民兄弟星夜兼程,从浙江丽水赶到湖州,给王伟父母送来了这样的条幅:“英雄家庭国人敬仰”。

  著名侨领、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黄克锵先生致信中国新闻网,表达了这样的心声:“军队是国家的脊梁、人民的依靠,国家不能没有强大的军队……”

  湖州籍台胞吴神农代表在台湖州籍同乡给王伟的父母发来了一封信:“你们英勇的儿子王伟捍卫祖国领空的大无畏壮举,在台湖州同乡闻讯无不深表敬意……”

  中国人民正义的声浪告诉世界:当中华民族的主权和尊严遭到践踏时,站立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将众志成城。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什么如此强大?

  因为我们曾饱受屈辱,所以今天特别珍惜民族尊严。北京北海公园里,一位晨练的老人说起这件事感慨道:“在中国近代史上,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过的是没有尊严的日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踏上救亡图存之路。直到新中国诞生,中华民族才挺起腰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今天怎能再吞下丧失尊严的苦果?”

  因为正义在我们手中,中华民族从来不信邪。

  正在南中国海上组织部队训练的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曲立树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但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问题上,从来没有含糊过!”

  为什么说“人是最可宝贵的”———

  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必然关爱自己的英雄

  ●江泽民主席充满深情地说“人是最可宝贵的”

  ●中国搜寻飞行员王伟,规模空前,情撼海天

  ●英雄的妻子和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的爱心

  ●中国在南中国海得分,美国却在日内瓦丢脸

  好莱坞的艺术大师们曾经演绎了一个故事———《拯救大兵瑞恩》,不知吸引了多少善良的观众。

  然而,在“撞机事件”发生后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面对南中国海上出现的搜寻跳伞飞行员王伟的真实一幕,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先生们应该为他们标榜的人权观脸红,好莱坞的艺术大师们应该为之感到手拙。

  王伟跳伞落水的消息传到中南海,江泽民主席在4月3日上午会见卡塔尔国首相时指出:人是最可宝贵的,我对这名飞行员的人身安全十分关心,已多次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进行搜救。

  4月4日,江主席在动身前往拉美6国访问前,再一次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一切手段,继续搜救跳伞飞行员王伟。

  4月20日,江主席刚从国外出访回来,就看望了王伟的家人。把王伟的孩子搂在怀里,江主席动情地说:“我在国外访问期间,每天都挂记着王伟同志的搜救情况,也很惦念你们全家。”“中国有12亿多人口,我们对每一个人的生命都非常珍惜。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非常理解你们失去亲人的悲痛。”

  搜寻王伟的日子,举国上下目光聚焦在同一片海域,亿万军民高声呼唤同一个名字。

  为了拯救一个飞行员的生命,中国投入了空前的搜救力量。空中,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从低空、超低空不同高度拉网式搜寻;海上,驱逐舰、护卫舰、猎潜艇以及救捞船、渔船,不知把那片海域“翻耕”了多少个来回!十几天里,海军共出动舰艇113艘次,飞机115架次,各类民用船舶出动1000多艘次,搜寻范围达8.3万平方公里……

  为了拯救一个飞行员的生命,中国投入了空前的搜寻人力。仅“天涯海角”的一个小小的崖城镇,就出动了3870余人。他们在197.2公里的海岸线上设置望哨,24小时有人值班,组成“密集阵”一段一段像篦子梳头般搜寻。十几天里,先后参加搜寻的军民达10万之众。

  为了拯救一个飞行员的生命,不知有多少战友和乡亲泪洒海天。王伟的战友、某飞行团副团长王文治流着泪呼唤战友,他说:“这些天,飞机一起飞,就盼着奇迹出现;每一次返回时,心还在天上,泪却流在脸上。”迎着波涛,顶着海风,军舰舰舷两侧、舰尾甲板都站满了水兵,官兵们一遍遍地呼喊“王伟,你在哪里?”某导弹护卫舰水兵江卫国说:“我真恨不得多长一双眼睛。”在舰舷边,他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夜,有时禁不住失声痛哭,热泪长流。

  为了拯救一个飞行员的生命,不知有多少人不计代价、不计得失。正值渔汛,许许多多的渔民却放下渔网,驾船赶往出事海域。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渔民冯安崎说:“平时出海满脑子都是鱼,现在满脑子都是人,鱼儿从船边游走也看不见。”海燕村渔民郑荣琼4月2日出海捕到满满一舱鱼,接到搜寻消息,他想也没想就掉转船头又开到海里,回来时,满舱的鱼都臭了。即便是这样,这位渔民说,损失多少不要紧,找到人是最关键的。

  从共和国领袖到普通公民,从将军到士兵,从老人到“红领巾”,人们日夜牵挂王伟、想念王伟。这万众一心、倾尽全力搜寻一名普通飞行员的动人一幕,充分展示了英雄舍身卫国、人民热爱英雄而必然产生的伟大的民族凝聚力。

  这动人的一幕,也向世界表明,中国的人权有实实在在的内涵。当亿万人民的生存、发展权受到威胁和挑衅时,王伟挺身而出,奋起捍卫;而当他生死未卜时,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惜倾尽全力搜救他。

  因此,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的中国人权状况,受到全世界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充分肯定;而美国关于人权状况的反华提案,第十次遭到失败。

  中国人民为什么如此坚强———

  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能够经受任何风浪

  ●两位英雄的父亲共勉:“咱们都要坚强起来”

  ●王明和阮国琴在电话中互劝:“咱们都要坚强”

  ●阮国琴呼唤“中国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中国人民坚信党和政府,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

  14个日日夜夜的大搜寻,亲人和战友望穿大海,我们的英雄王伟没有回来……

  妻子痛失恩爱的好丈夫,丈夫的生日的烛光里,她没有见到王伟温馨的微笑;父母痛失孝敬的好儿子,两位老人流着串串眼泪,咽不下一口给儿子做的生日面;6岁的幼子痛失好爸爸,只有不知情的他吃了亲人给王伟送来的生日蛋糕……

  “我要献花,我要点歌,我要点烛,我要祭酒,为英雄王伟送行。”

  “王伟,魂兮归来!你知道吗,你的乡亲蒸宰了一百只上等肥羊,你的战友温热了无数遍庆功的美酒,你知道吗?”

  悲痛,岂止属于王伟的一个家庭啊!祖国痛失一位优秀的飞行员,战友们面对海天声声呼唤。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78岁的老渔民郑关伟,一连10多天在海边寻找王伟,得知王伟已无生还可能,老人在海边失声痛哭!

  然而,英雄的家庭却在泪水中挺起了腰杆。中国人民在悲痛中无比坚强。

  朱福来,这位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野蛮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牺牲的女记者朱颖的父亲,来到医院看望王伟的父母。两位痛失儿女的父亲泪眼相望,却在握手劝勉:“咱们都要坚强!”

  王伟的父亲王明,从千里之外把电话打给病床上的儿媳,两颗同样滴血的心灵聚在一起,在20分钟热泪长流的“家话”中,他们却说:“咱们都要坚强!”

  坚强!坚强!

  这铿锵有力的宣言,又岂止是英雄家庭在悲痛中的选择!20多个日日夜夜,每一个中国人都在默默地承受着一次理智与情感的双重考验。一个站立起来的伟大民族,坚强地面对着挑衅和威胁,中国人民把悲愤深深埋在心里,做出了同一个坚强的选择———

  陵水机场,23名飞行员妻子致信阮国琴:“在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斗争中可能还会有牺牲,我们姐妹们约定:一定像你那样全力支持丈夫的飞行事业,做一个坚强而深明大义的好妻子、好军嫂。”

  未名湖畔,莘莘学子在悲愤中更加埋头苦读。

  浦江两岸,产业工人在悲愤中更加辛勤劳作。

  长城内外,三军将士在悲愤中更加刻苦训练……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12亿多人民坚强的脊梁?是什么力量把一个泱泱大国的民心士气凝聚在一起?

  坚强,来源于对党和政府的无比信赖。

  撞机事件发生,举国愤慨,许多人在街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相信党和政府能够处理好这个事件。”“我们坚决支持党和政府的原则立场。”

  中国是大船,党是好舵手。我们这个经受过无数风浪考验的民族,在历史中认准了一个理: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就一定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样的风浪,只要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心连心,跟党走,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坚强,来源于人民的共识。“

  “中国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和平是发展的前提,阮国琴在悲痛中讲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曾经贫弱落后、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亲身感受到祖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目睹了祖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发展才是硬道理”已经深入人心。只有集中精力发展,祖国才能真正富强起来,无数个中国人的家庭才能过上和平美满的好日子。

  风浪,考验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世界终将尊重这样的民族。一名在国外工作的中国职员,在新浪网上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说:

  “经过撞机事件,我明显感到外国人对我多了一些尊重和敬佩。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国家没有国格,个人何谈尊严和人格?希望我们的祖国尽快强大起来,以无愧于我们伟大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人民,用坚强的声音这样说:要自强,不要软弱;要实力,不要眼泪。

  为什么我们要记住王伟这个名字———

  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将让英雄的精神化作永恒

  ●解放军报的剪报,珍藏着王伟讲述的“春节故事”

  ●王伟一幅没有画完的画,永远展示着英雄的强军梦

  ●一位老人正在为王伟制作一架“铁血战机”的模型

  ●为了明天英雄辈出,首都学校要求哺育王伟的后代

  4月14日清晨,海军党委批准王伟为革命烈士的消息传来,互联网上成了一片沉痛的海洋。

  新华网上,建起了一个“王伟烈士网上纪念馆”。网页上,贴满了人民敬献给英雄的百合、菊花、向日葵、康乃馨;打开点歌专栏,网民们为王伟点的《安魂曲》、《高山流水》旋律悠扬;此外,网友还可以在这里点烛、祭酒……仅仅一天之内,就有13116人来网上祭奠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人民网上,无数人民群众发表了悼念王伟的诗篇。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中国公民写道:“青峰几处红蕾,一夜万山霞帔,擎来数枝向南海,送给英雄王伟。片片花瓣沾泪,付与山溪流水,江河托送向海洋,此情不言伤悲!”

  ……

  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因为保卫祖国领空而牺牲,人民敬仰他;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因为捍卫国家尊严而牺牲,民族怀念他。

  人民,将永远记住王伟这个名字!

  连日来,从这海潮一样的深情怀念中,人们更看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民族浩气,看到了王伟留给我们的永恒精神财富。

  ———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解放军报》的剪报本里,永远珍藏着王伟的一段深情诉说:今年1月26日,解放军报今日边海防专版在《戍边人讲述“春天的故事”》一文中,发表了王伟和战友段辉写来的这样一段文字:“去年大年初二,我们飞到西沙上空巡逻,从空中俯瞰,西沙大大小小的岛屿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碧绿的海面上,漂亮极了。我们想,有我们守卫祖国的海天,西沙每天都会像今天一样洒满和平的阳光。”

  这是王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军报上,时隔两个多月,王伟就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今天,人们捧读这段文字,依然能够感受到英雄那滚烫的爱国情怀!他告诉人们,一个把祖国深深爱在心里的民族,才有希望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人愿为祖国捐躯赴死的国家,才能真正享有和平的阳光。

  ———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不能忘记忧患。

  王伟的家里,有一幅没有画完的油画:一名未来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行员驾驶战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一艘新型战舰,劈开万顷碧波,巡航在祖国的海疆……这是一位中国军人的强军梦!承托这个梦想的,是英雄那颗充满忧患的心。

  王伟常对战友们说,太平洋并不太平,南海上空常有“不速之客”,在歌舞升平的年代,一个真正为祖国前途命运着想的中国人,不能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麻痹思想。王伟今天不在了,但是他的这些话却如警钟般长鸣于人们的耳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强权和战争,我们就不能不抱定一个信念:把我们的国防建设得更加巩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必须忘我奋斗。

  今年,是王伟和妻子结婚第10年。王伟早就向妻子承诺,一起去照一套纪念照。在搜寻王伟的日子里,人们打开王伟一家的相册,却找不到这些照片,王伟照片中反复出现的亲密“伴侣”,是他心爱的战鹰。

  不是王伟忘记了对妻子的承诺,而是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飞行事业。英雄给妻子留下了这个遗憾,他给事业留下的却是一连串的“第一”:在全团3次改装训练中,他每次都是第一个驾机升空;在本团同一批飞行员中,他第一个飞满1000小时,第一个探索超低空训练课目。王伟,用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告诉我们,奋斗才能兴邦,埋头苦干,民族才能富强,中国才有希望。

  ———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必将英雄辈出。

  英雄的战机陨落了,他的梦想还在天空飞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活着的人们将努力开垦英雄辈出的田野。

  当得知王伟生还无望时,年逾古稀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首席高级航空工艺美术师陈应明老人,决定亲手为王伟制作一架名为“铁血战机”的战斗机模型,这架模型将与王伟生前驾驶的战鹰一模一样。老人要用这种方式让王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在英雄的故乡湖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湖州市中心广场为“海空卫士”王伟塑像。家乡人民将把王伟作为骄傲和自豪,作为精神财富永远保留下去。

  王伟6岁的儿子快要上学了,北京市十一学校全体教师通过有关部门向阮国琴表示,愿意为她的儿子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义务教育。

  这是一个深情的象征———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血脉传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永不泯灭。一个家庭残缺了,还有祖国这个“大家”,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哺育英雄后代的责任;王伟走了,但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英雄精神的传人。

  这,就是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

  (张海平 毕永军 武天敏)

相关专题:中美撞机事件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