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两会观察:从速度广东到效益广东

2001年3月9日 07:55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电 题:从速度广东到效益广东

  中新社记者 陈建

  经济高速发展二十年的广东,现在遇到新课题:调速增效。

  广东曾拥有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经济的高速增长,令资源贫乏的广东一跃为全国经济大省。速度,曾是经济发展的活跃指标,也是主流思想。

  现在的形势是,产业结构急需调整,而广东要十年内实现现代化,又需要速度。

  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成为近日来广东人大代表讨论的热门话题。

  广东外事办主任黄子强表示,“发展是硬道理”是广东人的经济圭臬。但一提起发展,往往就以为只要速度,产品一拥而上,不问有无市场销路,造成速度过热,资源浪费较大。

  他认为,目前广东正进入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只有速度与效益协调结合,均衡发展,才能合理投入,优质产出。

  本来,“十五”计划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对于一直呼吁国家重视的教育界而言,无疑是福音。但广东的一些教育界代表却不完全乐观。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沛然认为,教育的投入非一日之功。例如扩大招生容易,但难在教育设施的同步增加。政府不但需要投入可观费用建设教育设施,而且短期内,从哪里物色合格教学人才?

  李沛然说,广东不少大学都面临类似深圳大学的问题,每年招生一万多人,从教学设备、实验场地、生活设施到师资配置,都处于满负荷状态,如果扩大招生,从何扩起?

  江门市市长蒋进就在各界代表谈效益论质量之际,向田纪云、李长春等领导公开表示,江门的“十五”计划,发展速度要远高过朱总理提出的百分之七,而达到百分之十以上。

  他认为,江门不但具备朱总理在报告中所阐述的发展经济有利因素,还具有更多的独特优势。例如,江门是中国最大的侨乡,引进外资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五;还有三条高速公路、能源建设等大型项目拉动投资,而且还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项目,完全可以在保证效益的情况下,达到百分之十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

  广东人大代表讨论朱总理“十五”计划纲要报告时最常见的情景是,他们往往不是在概念上改弦更张,也不是效益速度的厚此薄彼,而是从实际出发,塑造“效益广东”。

  广东是全国经济实践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二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各界代表历历在目。无论是强调效益还是速度,他们都更愿意在确保效益的前提下,度身订造“经济蛋糕”。(完)




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中新网广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