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
|
香港商报:起草专家解读“十五”计划 2001年3月4日 10:32 中新网香港3月4日消息: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明天开幕,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将在大会上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这个被外界广泛关注的中国在新世纪的首个发展计划,具有哪些特点和新内容,它对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会带来哪些新机遇、新空间,几位参与“十五”计划起草工作的著名经济学家在接受香港商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一一作了解读。 积极财策适时调整 “十五”计划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强调政策的引导作用,政府的作用是宏观调控制订规则,而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多地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多次参与制订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特邀顾问刘国光教授指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并根据经济形势实施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近期则续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从一九九八年底起在中国内地实行的,对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抑制通货紧缩趋势,效果甚为显着。刘国光认为,“十五”前期继续实行一段时间积极财政政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但是,以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投资为主要内容和积极财政政策,不能长时间实行下去。按照“十五”计划要求,宏观调控政策要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专家预测,“十五”中后期的中国经济走势有三个可能:一是将摆脱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阴影,走入正常增长。这样,宏观调控就要?取中性的、不松不紧的政策。二是出现经济过热的苗头,走向新的通货膨胀,这就要求实行适当从紧或者紧缩性的宏观政策。三是“十五”前期实行一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后,中、后期仍不能摆脱需求不足和通缩的压力,社会投资、民间消费和国外需求仍上不去。 若出现第三种可能,还要不要续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此,刘国光认为,这就要考虑继续长期实行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一是增加出现财政危机的可能,债务和赤字过大,会导致支付危机,引发严重通胀的危险﹔二是资源配置中计划和行政色彩增强,这与改革背道而驰﹔三是政府投资效益递减,容易滋生腐败。 刘国光指出,由此看来,不能长期依靠积极财政政策来对付持续的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而要着眼于增加非政府的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使之形成需求持续增长的机制,并从供给方面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解决。 港商投资内地遇良机 “十五”期间,中国将加入WTO以及一大批重大工程的上马,必为外资特别是港资投资中国内地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为“十五”计划提供“宏观经济政策模型”的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李京文教授说,“十五”时期和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相吻合,按照按照世贸规则,中国将有步骤地推进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业服务领域的开放,逐步对外交投资实行国民待遇。 李续说,“十五”期间,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北水调”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环境维护、资源开发等重大项目,都需要上千亿的投资,这光靠政府投入是做不到的,中国政府将会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吸引外资包括港资的投入。 李还说,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将逐步从一些竞争性行业中退出,这是外资进入的好机会。李强调,港商有多年投资内地经验,因此更具优势。 结构调整篇幅多较罕见 尚未公布的“十五”计划带有一份神秘色彩。参与起草“十五”的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前所长张卓元研究员用四句话来加以概括:“发展是主题,结构调整是主线,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根本出发点。” 或许由于参与起草计划的缘故,张近来成了媒体追逐的新闻人物,经常阅读《香港商报》的他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张卓元说,洋洋数万字的报告中,结构调整是最主要内容,占了最多篇幅。 张说,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其中最为强调的是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讲了五条: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好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包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二、用高新技朮、先进实用技朮改造传统产业,主要是工业。三、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四、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业现代服务业。 据了解,中国以往的每个五年计划都以追求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为目标,而且各地互相攀比,层层加码,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十五'计划以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这是过去所没有过的。 多次参与经济计划起草工作的张卓元这样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一般商品已告别短缺阶段,买方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为满足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提高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高新技朮产业和服务业,用高新技朮和先进适用技朮改造传统产业。与此同时,调整地区结构,开发西部,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调整城乡结构,推进城市化。 张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新计划的主线,也是中国“入世”的需要。只有很好地调整产业结构,才能提高产业、企业和产品的素质和竞争力。 经济发展面临四挑战 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既给中国带来机遇,也必然带来冲击。对中国而言,“十五“期间,既要解决二十世纪遗留下来的一些老问题,又必须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较早介入“十五”计划起草工作的中国社科院学朮委员李京文研究员认为,“十五”期间,中国将面临的国际国内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带来的影响。过去,中国经济在许多方面相对独立,眼下中国就要加入WTO,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以及国外企业大举进入中国,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将密不可分。“十五”期间,国际政治动荡和局部战争还会发生,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还难以完全避免。如何防范国际政治、经济动荡带来的影响,是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因此,“十五”计划提出,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早采取因应措施。 “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将进入深层次转型期,各种矛盾会逐步暴露出来。如随着企业改组、改革的深入,会出现更多下岗、转岗人员,就业问题将更严峻﹔随着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社会矛盾会更尖锐。如何处理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朮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也是“十五”计划高度重视的问题。 农民收入下降和就业不足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改革初期调动起来的农民积极性目前已丧失殆尽,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五的农民一年之中农活时间只有两三个月,其余时间到城里寻找工作,但由于城市就业岗位不足,找不到活的农民就可能滋事,这就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因此,"十五"计划特别把巩固和加强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并提出要为农村改革寻找新的路子,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扩大农民就业渠道。 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与大量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并存的矛盾。中国人口众多,但高素质人才匮乏且一部分流向海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新的技朮、新的产业蓬勃兴起,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亟待发展,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十五”计划提出,要通过加强现有人才培训和学校培养相结合,以及吸引国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人才到中国工作等途径,以解人才匮乏之急。 |
|||
|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