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
|
会徽口号诞生记 2001年2月22日 09:18 当人们听到“新北京、新奥运”这一响亮的申奥口号,看到那由五星、五环和打太极拳者巧妙构思而成的申奥会徽的时候,人们也许不会想到,这是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人士的30000多条口号和2000多幅会徽中的精华而成的。这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申奥口号:广大群众智慧的结晶 去年9月6日,北京奥申委正式挂牌后,申奥口号征集工作迅速展开。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在口号征集工作展开之初强调,申办奥运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必须在统一口号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多层次地展开。对于申奥口号,刘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要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主题要鲜明;二、能够突出城市特点,发挥我们的优势;三、体现奥林匹克宗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四、要有很强的凝聚力,能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拧成一股绳,积极为申办奥运作贡献。 奥申委在全国范围征集奥申口号的消息发布后,全国广大群众热情关注北京的申办活动,积极参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口号创意工作。参与口号征集活动的群众职工覆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有的学校动员全校学生参与,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系学生会组织全系学生提出了338条口号,北京市九十四中学团委组织全校学生提出了181条口号,北方交大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组织全院学生提出了165条口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手套厂的陈凤是这次征集申奥活动中提出口号最多的个人,她一人共提出126条口号,她说,能够以这种方式参与申奥活动,感到十分光荣,衷心祝愿北京能够申办成功。来自北京黄寺大街24号院的一位朋友提出了自己的118条口号。到截稿日期为止,北京奥申委共收到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群众来信1万多封、口号作品3万余件。掂着沉甸甸的一撂整理好的口号,北京奥申委的工作人员心情十分激动,他们说,口号征集活动洋溢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对北京申办工作的热情支持。 奥申委在对来信进行初选的基础上,向社会各界定向征集奥申口号,并邀请政协委员、知名学者、策划专家、媒体专家、环保人士、公关人士和外国友人为奥申口号出谋划策。同时,由国家体育总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牵头,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课题小组成立,开始对社会征集作品进行分析与调研。在分析调研工作中,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的苏珊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苏纲宪、国家体育总局信息研究所的马铁和杨为民,以及中国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委员会的同志等做了大量工作,为奥申委提供一套经过论证和审译的口号材料。在口号征集活动中,一些老一辈的翻译家和老新闻工作者积极参与,并提出了宝贵意见。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钱李仁,90多岁高龄的院士沈元,《今日中国》原副总编辑、80高龄的老学者沈苏儒等都积极提出自己对申奥口号的意见。 支持口号征集工作的国际友人来自世界各地,有美国、英国、法国、挪威、日本、德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西班牙、马来西亚、肯尼亚等国家。加拿大驻华大使馆高级助理段美德先生不仅通过传真发来了口号,还特意用挂号信的方式寄来了自己的一些意见。柯马凯先生父母为英国人,他本人生在中国,毕业于伦敦皇家学院,具有汉、英两种母语背景,他担任口号译审工作,并对专家们的口号进行认真分析,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美国《时代》杂志北京分社社长吉米先生对应征口号的国际化问题提出许多中肯意见,并提出了自己的口号。这些国际友人的积极参与为北京奥申委口号征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北京奥申委会同有关专家,综合群众作品和定向征集作品,最终确定了50条比较有代表性的口号。之后,有关专家对这些口号逐一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新北京,新奥运”为北京2008年奥申口号。这组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口号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集体智慧的结晶。 奥申委会徽:最后一刻一举中的 此番北京奥申委会徽的设计动用了三路人马:第一路,社会力量——奥申委先后三次在各新闻媒体上发布征集消息,截稿时共收到社会来信868封,作品千余件;第二路,中国美协在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院、四川美院、沈阳鲁迅美院、西安美院、杭州中国美院、广州美院等全国七大专业美术院校,教育部在京、津、沪三地大学生中进行定向征集。虽然时值期末考试,但学生们从备考和休息中抢时间设计提出的稿件达上千份;第三路,专业设计师——1999年12月18至19日,奥申委邀请高等院校、国际知名策划公司及大众传媒领域的30多位专家学者举办研讨会,多位专家学者建议依照国际通行的做法,请专业设计师参与创作。于是在“北京2008奥运会徽志设计专家邀请赛名单”上,京、沪、港、澳、台、穗、鹏七地的13位设计师被委以重任。业界人士说,他们代表着当今中国徽志设计和平面设计的顶尖水平。 1月7日评社会应征作品,1月16日评院校和设计师的作品,“世界性、地域性、运动性、21世纪性”的四大原则对无名小字辈和成名设计师的要求是统一的,初评委之一胡明之说:“我们先做减法,把离题远、技巧差的作品先淘汰,再做加法,把比较好的作品选出来,最后由评委投票产生入围作品。”三路人马均有作品入围,100件入围作品的题材和设计构思主要包括天坛、长城、龙、火、花卉、华表、汉字、京剧脸谱、人物、世纪坛、五色土等。 1月18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会徽征集活动进入总评阶段,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亲任评委会主任,与中国美协、海内外著名设计专家和奥申委领导组成的总评委对入围的近百件作品,采用讨论和无记名投票方式,经过三轮评审,确定圣火、水墨天坛、长城、圣火牡丹、彩龙、彩色长城、脸谱、飞燕、天坛、运动天坛等10件推荐作品提交奥申委,以便最终向社会推出一件申奥会徽作品。评委们认为,入选作品以圣火、长城、天坛最具代表性,但作为最终的会徽还需进一步修改。通过讨论,奥申委决定委托著名设计专家韩美林、林磐耸、靳埭强分别对圣火、长城、天坛三个方案做进一步修改,一并提交领导审定。 最终公布的申奥会徽既不是圣火、长城,也不是天坛,而是在最后时刻摆到最高评委面前的“中国结”。 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是如何出现的呢? 总评之后韩美林带“圣火组”作品回深圳修改,他对10幅作品的印象是“设计水平挺棒,题材较窄”,所以自称“总修改”的他一边日夜不停地为大家改稿,一边鼓动设计家们:“有新想法尽管拿出来。” 当时正全力修改“圣火牡丹”的深圳设计家陈绍华还真被他说动了心。从12月下旬接到参赛邀请,陈绍华用十几天时间构思了10余个方案,其中就包括最后中选的“中国结”,但他按要求提交的三个方案是圣火牡丹、水墨灯笼和五环冲刺人形。陈绍华坦陈自己当时为保成功率,选择了“保守方案”。他说:“我们印象中政府官员会比较注重中国传统的东西,特别是有北京地标的东西,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创作,没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陈绍华找出没来得及琢磨的草图,他的想法是以中国结中“盘长”图案的象形,把五星、五环和中国传统的太极拳结合起来。这个创意得到韩美林等人“立意新”的鼓励,但直到韩美林带修改稿登上进京飞机,陈绍华都在犹豫交不交这个方案——他对奥申委能否接受他的大胆实在没把握。得知方案中选,陈绍华用“非常惊喜”描述自己的感受:“北京市领导比我们想象的更开放、更现代,他们抛开了很多束缚,使设计家能够发挥更多的创造力。” 先当总评委后当总修改的韩美林先生一开始就向参赛的设计师宣布:“我是给你们大家当‘托儿’的,用我的力量帮助大家争取成功。”不断地出想法,不断地付诸笔墨,为修改“圣火组”的设计稿,韩美林带人在深圳三天三夜连续工作,到北京后,又一直干到提交最后评审前的十五分钟。在陈绍华的方案中选后,韩美林又受命担任修改工作,带着两个学生,韩美林又在北京干了两天两夜。在最后修改阶段,香港的靳埭强先生几乎每天都把或认可或否定的意见电话、电传给深圳和北京,从最初的造型、立体编排到很多细节,都精益求精。靳先生说:我们的专业意见很受重视,我们要作出国际水平。 陈绍华对自己的中选方案评价是“再过8年看,不落伍就是成功”,他说:“我一直希望标志比较现代、超前,经韩老师修改后更到位了,比较符合现代设计。”看过全部征集作品的专家们也用“现代意识较强”概括本次比赛。 除了表现手法,新工具电脑的应用也是本次会徽设计中“现代”的标志。据介绍,不仅设计师们全部用电脑设计,专业院校的来稿也基本是电脑制作,社会征稿中的电脑稿比例也不小。此外,电脑和网络为申奥搭起了沟通平台,不仅北京奥申委与专家的联络大量借助网络,新开通的申奥网站也将成为北京与各申办城市比拼的新武器。 当最终确定的由陈绍华、韩美林、靳埭强集体创作的这幅充满现代感的会徽作品面世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许许多多默默无闻为会徽的征集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原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主任、资深设计专家陈汉民冒着小雪,不顾严寒,在去北京医院看病的途中专门来到奥申委新闻宣传部交上自己精心创作的多幅作品。来自台湾的著名设计师、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林磐耸先生,3次自费从台北飞到北京,他不仅带来了自己的作品,更为北京奥申委带来了自己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潜心搜集的大量珍贵的奥运会形象设计资料。他说,作为中国人能参与北京申奥的设计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希望把我花了10多年时间积累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提供给北京奥申委,供大家参考。在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地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也非常关注北京奥申委的会徽征集情况。不少留学生来信说,他们从媒体上看到北京申奥的消息,正在征集会徽和口号,于是寄来了作品。一位名叫魏莎的中国留学生在信中说,祝愿北京能够申办成功,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这是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的共同心愿。 可以说,所有积极参与征集工作的专业美术院校及普通高校的师生们,以及那些热情投入的普普通通的各界群众,他们都是会徽征集工作中的无名英雄。 当人们听到“新北京、新奥运”这一响亮的申奥口号,看到那由五星、五环和打太极拳者巧妙构思而成的申奥会徽的时候,人们也许不会想到,这是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人士的30000多条口号和2000多幅会徽中的精华而成的。这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申奥口号:广大群众智慧的结晶 去年9月6日,北京奥申委正式挂牌后,申奥口号征集工作迅速展开。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在口号征集工作展开之初强调,申办奥运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必须在统一口号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多层次地展开。对于申奥口号,刘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要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主题要鲜明;二、能够突出城市特点,发挥我们的优势;三、体现奥林匹克宗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四、要有很强的凝聚力,能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拧成一股绳,积极为申办奥运作贡献。 奥申委在全国范围征集奥申口号的消息发布后,全国广大群众热情关注北京的申办活动,积极参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口号创意工作。参与口号征集活动的群众职工覆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有的学校动员全校学生参与,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系学生会组织全系学生提出了338条口号,北京市九十四中学团委组织全校学生提出了181条口号,北方交大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组织全院学生提出了165条口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手套厂的陈凤是这次征集申奥活动中提出口号最多的个人,她一人共提出126条口号,她说,能够以这种方式参与申奥活动,感到十分光荣,衷心祝愿北京能够申办成功。来自北京黄寺大街24号院的一位朋友提出了自己的118条口号。到截稿日期为止,北京奥申委共收到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群众来信1万多封、口号作品3万余件。掂着沉甸甸的一撂整理好的口号,北京奥申委的工作人员心情十分激动,他们说,口号征集活动洋溢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对北京申办工作的热情支持。 奥申委在对来信进行初选的基础上,向社会各界定向征集奥申口号,并邀请政协委员、知名学者、策划专家、媒体专家、环保人士、公关人士和外国友人为奥申口号出谋划策。同时,由国家体育总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牵头,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课题小组成立,开始对社会征集作品进行分析与调研。在分析调研工作中,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的苏珊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苏纲宪、国家体育总局信息研究所的马铁和杨为民,以及中国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委员会的同志等做了大量工作,为奥申委提供一套经过论证和审译的口号材料。在口号征集活动中,一些老一辈的翻译家和老新闻工作者积极参与,并提出了宝贵意见。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钱李仁,90多岁高龄的院士沈元,《今日中国》原副总编辑、80高龄的老学者沈苏儒等都积极提出自己对申奥口号的意见。 支持口号征集工作的国际友人来自世界各地,有美国、英国、法国、挪威、日本、德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西班牙、马来西亚、肯尼亚等国家。加拿大驻华大使馆高级助理段美德先生不仅通过传真发来了口号,还特意用挂号信的方式寄来了自己的一些意见。柯马凯先生父母为英国人,他本人生在中国,毕业于伦敦皇家学院,具有汉、英两种母语背景,他担任口号译审工作,并对专家们的口号进行认真分析,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美国《时代》杂志北京分社社长吉米先生对应征口号的国际化问题提出许多中肯意见,并提出了自己的口号。这些国际友人的积极参与为北京奥申委口号征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北京奥申委会同有关专家,综合群众作品和定向征集作品,最终确定了50条比较有代表性的口号。之后,有关专家对这些口号逐一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新北京,新奥运”为北京2008年奥申口号。这组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口号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集体智慧的结晶。 奥申委会徽:最后一刻一举中的 此番北京奥申委会徽的设计动用了三路人马:第一路,社会力量——奥申委先后三次在各新闻媒体上发布征集消息,截稿时共收到社会来信868封,作品千余件;第二路,中国美协在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院、四川美院、沈阳鲁迅美院、西安美院、杭州中国美院、广州美院等全国七大专业美术院校,教育部在京、津、沪三地大学生中进行定向征集。虽然时值期末考试,但学生们从备考和休息中抢时间设计提出的稿件达上千份;第三路,专业设计师——1999年12月18至19日,奥申委邀请高等院校、国际知名策划公司及大众传媒领域的30多位专家学者举办研讨会,多位专家学者建议依照国际通行的做法,请专业设计师参与创作。于是在“北京2008奥运会徽志设计专家邀请赛名单”上,京、沪、港、澳、台、穗、鹏七地的13位设计师被委以重任。业界人士说,他们代表着当今中国徽志设计和平面设计的顶尖水平。 1月7日评社会应征作品,1月16日评院校和设计师的作品,“世界性、地域性、运动性、21世纪性”的四大原则对无名小字辈和成名设计师的要求是统一的,初评委之一胡明之说:“我们先做减法,把离题远、技巧差的作品先淘汰,再做加法,把比较好的作品选出来,最后由评委投票产生入围作品。”三路人马均有作品入围,100件入围作品的题材和设计构思主要包括天坛、长城、龙、火、花卉、华表、汉字、京剧脸谱、人物、世纪坛、五色土等。 1月18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会徽征集活动进入总评阶段,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亲任评委会主任,与中国美协、海内外著名设计专家和奥申委领导组成的总评委对入围的近百件作品,采用讨论和无记名投票方式,经过三轮评审,确定圣火、水墨天坛、长城、圣火牡丹、彩龙、彩色长城、脸谱、飞燕、天坛、运动天坛等10件推荐作品提交奥申委,以便最终向社会推出一件申奥会徽作品。评委们认为,入选作品以圣火、长城、天坛最具代表性,但作为最终的会徽还需进一步修改。通过讨论,奥申委决定委托著名设计专家韩美林、林磐耸、靳埭强分别对圣火、长城、天坛三个方案做进一步修改,一并提交领导审定。 最终公布的申奥会徽既不是圣火、长城,也不是天坛,而是在最后时刻摆到最高评委面前的“中国结”。 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是如何出现的呢? 总评之后韩美林带“圣火组”作品回深圳修改,他对10幅作品的印象是“设计水平挺棒,题材较窄”,所以自称“总修改”的他一边日夜不停地为大家改稿,一边鼓动设计家们:“有新想法尽管拿出来。” 当时正全力修改“圣火牡丹”的深圳设计家陈绍华还真被他说动了心。从12月下旬接到参赛邀请,陈绍华用十几天时间构思了10余个方案,其中就包括最后中选的“中国结”,但他按要求提交的三个方案是圣火牡丹、水墨灯笼和五环冲刺人形。陈绍华坦陈自己当时为保成功率,选择了“保守方案”。他说:“我们印象中政府官员会比较注重中国传统的东西,特别是有北京地标的东西,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创作,没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陈绍华找出没来得及琢磨的草图,他的想法是以中国结中“盘长”图案的象形,把五星、五环和中国传统的太极拳结合起来。这个创意得到韩美林等人“立意新”的鼓励,但直到韩美林带修改稿登上进京飞机,陈绍华都在犹豫交不交这个方案——他对奥申委能否接受他的大胆实在没把握。得知方案中选,陈绍华用“非常惊喜”描述自己的感受:“北京市领导比我们想象的更开放、更现代,他们抛开了很多束缚,使设计家能够发挥更多的创造力。” 先当总评委后当总修改的韩美林先生一开始就向参赛的设计师宣布:“我是给你们大家当‘托儿’的,用我的力量帮助大家争取成功。”不断地出想法,不断地付诸笔墨,为修改“圣火组”的设计稿,韩美林带人在深圳三天三夜连续工作,到北京后,又一直干到提交最后评审前的十五分钟。在陈绍华的方案中选后,韩美林又受命担任修改工作,带着两个学生,韩美林又在北京干了两天两夜。在最后修改阶段,香港的靳埭强先生几乎每天都把或认可或否定的意见电话、电传给深圳和北京,从最初的造型、立体编排到很多细节,都精益求精。靳先生说:我们的专业意见很受重视,我们要作出国际水平。 陈绍华对自己的中选方案评价是“再过8年看,不落伍就是成功”,他说:“我一直希望标志比较现代、超前,经韩老师修改后更到位了,比较符合现代设计。”看过全部征集作品的专家们也用“现代意识较强”概括本次比赛。 除了表现手法,新工具电脑的应用也是本次会徽设计中“现代”的标志。据介绍,不仅设计师们全部用电脑设计,专业院校的来稿也基本是电脑制作,社会征稿中的电脑稿比例也不小。此外,电脑和网络为申奥搭起了沟通平台,不仅北京奥申委与专家的联络大量借助网络,新开通的申奥网站也将成为北京与各申办城市比拼的新武器。 当最终确定的由陈绍华、韩美林、靳埭强集体创作的这幅充满现代感的会徽作品面世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许许多多默默无闻为会徽的征集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原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主任、资深设计专家陈汉民冒着小雪,不顾严寒,在去北京医院看病的途中专门来到奥申委新闻宣传部交上自己精心创作的多幅作品。来自台湾的著名设计师、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林磐耸先生,3次自费从台北飞到北京,他不仅带来了自己的作品,更为北京奥申委带来了自己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潜心搜集的大量珍贵的奥运会形象设计资料。他说,作为中国人能参与北京申奥的设计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希望把我花了10多年时间积累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提供给北京奥申委,供大家参考。在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地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也非常关注北京奥申委的会徽征集情况。不少留学生来信说,他们从媒体上看到北京申奥的消息,正在征集会徽和口号,于是寄来了作品。一位名叫魏莎的中国留学生在信中说,祝愿北京能够申办成功,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这是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的共同心愿。 可以说,所有积极参与征集工作的专业美术院校及普通高校的师生们,以及那些热情投入的普普通通的各界群众,他们都是会徽征集工作中的无名英雄。 |
|||
|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