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中新影视>新闻报道

中国电影世纪回望

2001年1月2日 08:48

  电影是属于二十世纪的艺术。自从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以来,电影在二十世纪之内经历了从诞生到成长,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并从传统电影向高科技进步的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电影是最年轻的艺术,电影也是发展最快的艺术,电影成为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艺术。

  在中国,电影最初被称为“西洋影戏”、“奇巧洋画”,早在1896年便从欧洲传入上海和香港。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摄戏曲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历史的第一页。这以后,郑正秋、张石川和黎民伟几乎同在1913年分别在上海和香港拍摄了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到1920年上海产生第一批长故事片,形成中国电影的萌芽期。电影传入中国之初,中国处于苦难深重、领土分裂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电影拍摄在资金、设备、技术上都要仰仗外国资本,由此带来其半殖民地性质。另一方面,中国早期电影创作(无论在大陆、香港、台湾)从观念、取材到表现形式上都可以看到民族戏剧(京剧、文明戏、粤剧、歌仔戏等)的深厚影响,这是中国文化打在早期中国电影上的一块明显“胎记”。

  中国电影应当包括中国电影工作者在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摄制的电影(澳门到本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摄制电影,这里暂且不论)。祖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不同的发展轨迹;另一方面,中国海峡两岸和香港的电影始终互相联系和影响,其中的进步、优秀作品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电影文化,并且为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大陆电影是中国电影的母体,也是整个中国电影中历史最悠久、成绩最突出的主要组成部分。

  回望中国电影在大陆九十多年的发展,可以看到一幅由二十年代无声片从草创到繁荣、三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导进步电影的迅猛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在“国防电影”旗帜下的多元突进、四十年代后期现实主义电影的深化和成熟,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新繁荣,以及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走向高潮等若干重要阶段组成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三十年代初,上海电影界兴起了一个以左翼艺术家为主导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电影事业的开始。以夏衍、田汉、阳翰笙、洪深、蔡楚生、司徒慧敏、聂耳、袁牧之、孙瑜等为代表,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电影人,他们的作品如《狂流》、《三个摩登女性》、《姐妹花》、《渔光曲》、《神女》、《大路》、《桃李劫》、《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等,一扫二十年代以来神怪武侠、鸳鸯蝴蝶电影充斥银幕的歪风和所谓“软性电影”的邪气,大胆反映社会矛盾,真实描写民众生活,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呼声。这是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光辉一页。

  三十年代以后,中国电影通过“国防电影”实践和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电影的初步经验,现实主义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创作经验更加丰富,到四十年代后半期产生以史东山编导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蔡楚生、郑君里编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沈浮编导的《万家灯火》,陈白尘、郑君里编导的《乌鸦与麻雀》和李天济、费穆编导的《小城之春》等一批经典之作,形成中国电影艺术又一次高潮。这些作品绝大多数真实描写了抗战时期和战后国统区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反动派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其思想倾向性和艺术真实性的统一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儿女》、《白毛女》、《翠岗红旗》、《南征北战》、《董存瑞》、《柳堡的故事》、《上甘岭》等一批又一批优秀影片的出现说明电影在表现新时代新人物方面取得成功。虽然有极“左”思想的干扰,社会主义电影事业仍然在曲折中前进。直到1959年,以国庆十周年献礼为契机,摄制了《林则徐》、《老兵新传》、《林家铺子》、《战火中的青春》、《五朵金花》等一批优秀影片,形成新中国电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六十年代初,由于调整文艺政策,使得这一艺术高潮向纵深发展,形成一场有理论主张(以瞿白音的《创新独白》为代表)、有艺术实践(以《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小兵张嘎》、《枯木逢春》等影片为代表)的艺术创新运动。

  “文革”十年,电影是重灾区。粉碎“四人帮”以后,电影界通过拨乱反正、解放思想,艺术生产力大解放,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电影创作新高潮。老导演如谢晋、谢铁骊、成荫、凌子风等老当益壮,中青年导演吴贻弓、谢飞、李前宽、丁荫楠、吴天明等成为中坚力量,《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人到中年》、《邻居》、《沙鸥》、《城南旧事》、《孙中山》、《野山》、《芙蓉镇》、《开国大典》、《大决战》等优秀作品不胜枚举。被称为“第五代”的青年导演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等人的崛起更令国际影坛瞩目。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电影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在实现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方面,在电影语言的探索和创新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过去的一年对中国大陆电影来说是一个丰收年。广大电影工作者庆贺共和国诞辰五十年,拍摄了《生死抉择》、《横空出世》、《我的父亲母亲》、《我的1919》、《益西卓玛》、《紧急迫降》等一批优秀影片,掀起了又一次电影生产的热潮。尽管电影的生存环境在这个世纪内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已经失去昔日的“霸主”地位,但中国电影人处变不惊,仍在为创造中国电影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中国大陆电影九十多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坎坷、在斗争中不断前进的光荣历史;通过几代电影艺术家的奋斗,不但为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也为中国电影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现实主义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主流。进步的中国电影,总是把真实性视为艺术的生命,把直面人生、反映社会现实、塑造艺术典型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中国电影从三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再到八十年代,经历了现实主义创作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爱国主义是贯串中国电影史的一条红线。二十世纪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争取人民民主的伟大时代,中国电影继承了“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从来把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作为自己的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呼吸。

  艺术创新是几代中国电影人的不懈追求。中国电影的创新,不但表现在对具体作品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的刻意求新上,而且表现在对电影观念、电影本体认识的不断探索和求知中。特别从七十年代末开展“关于电影语言现代化”讨论以及八十年代关于“影像美学”的探索和实践,可以看到创新是使中国电影永葆艺术青春活力的关键之一。

  探求电影的民族化形式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课题。中国电影的发展一方面曾经受到美国好莱坞电影、前苏联电影蒙太奇理论以及西欧电影纪实美学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又始终立足于中国文化,并从中国戏曲、文学、绘画等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电影是国际性艺术形式,但电影要在中国立足、发展,必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

  香港电影、台湾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肯定地说,上述现实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艺术创新精神和对于电影民族形式的探求,同样也是这些地区进步电影艺术家的共同追求。

  香港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社会写实”是香港进步电影的优秀传统,“电影救国”是香港电影界明确提出的口号,香港三四十年代的“抗日电影”以及其后在功夫片、喜剧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台湾电影在很长一段时期主要是统治者实行奴化教育和反共宣传的工具,一直到六十年代,“健康写实主义”主张的提出才给台湾影坛带来一股现实主义的清新气息。进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香港和台湾几乎同时发生“新浪潮”和“新电影”运动,一批中青年导演的作品继承了写实主义传统,在表现手法上进一步带有实验的性质。海峡两岸在国际影坛屡屡获奖,提高了中国电影的世界声誉。

  电影是科技的产物,电影也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有人预言,目前正在进行的数字革命将会对电影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将会改变,现在的电影放映和传播方式也将过时。二十一世纪,一个新的电影时代将要来到。我们已听到了她的脚步声。

  (自《人民日报》)




新闻大观>中新影视>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