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电影创作为何难觅好剧本

2000年11月20日 09:56

  自九十年代中期全国各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相继解散后,有能耐的编剧乃至编辑们并未因电影厂不再“养”他们而处于尴尬的境地。相反,由于把他们逼向了市场,这等于给了他们另一种“活”法的一个机会。当然,此举也淘汰了一批难有作为的电影编剧、编辑人员。问题在于,电影厂的领导们在决策解散文学部时的种种“理想”,反而在现实运作中一个个碰了壁。所以,在屡遭“断炊”危机的引发下,各地电影厂又相继恢复了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文学部”。然而,许多电影厂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常常因为剧本问题而处于“无米下锅”和“等米下锅”的被动局面,这直接影响了电影厂的创作生产。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电影厂难觅好剧本呢?

  剧本是一剧之本,当下什么样的剧本才称得上是好剧本呢?从电影厂来说,所谓好剧本无非有两类:一类是能拿奖的;二是能奔市场的。如果两者能统一,当然是锦上添花了。但在现实创作中,出现这类双佳效益剧本的机率却变得越来越小了。对此,我认为下面几个原因不容忽视。

  一是面对市场,电影剧本的好坏在固有的艺术规律和所谓的现实检验面前,已经很难有统一的定论和标准了,这在客观上造成电影编剧陷入了难以适从的境地。

  一般来说,电影厂对“奔奖”的剧本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加上“婆婆”多,拍摄投入大,所以真正能进入摄制的难度比一般剧本要大得多。在实际创作中,这类电影剧本“反复”的频率特别高,而影片拍成后,由于各种原因,真要获奖也往往有其偶然性。其次,面对电影市场的不确定性,要创作能奔市场、投拍后能从市场回收并赚钱的电影剧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电影制片厂拍成的影片中,投入市场后有百分之七八十是难以回收成本的。这类剧本,就是文学部组了稿,由于难以预测市场前景,决策投拍前总显得缺乏自信。我们已经很难平心静气地去用传统的人物塑造、故事编排等去评判一个剧本的好坏了。在这里,不管是准备拿奖的,或者是奔市场的剧本,它们的优劣往往是在剧本投拍、影片问世后是否获奖或盈利才能得到评定。否则,免开尊口。在以成败论英雄的现实面前,倘若得不了奖,亏损又很多,编剧同导演一样,压力是很大的,这就造成创作电影剧本的编剧越来越少,而创作数量的锐减必然影响剧本的艺术质量。

  二是目前我国电影制作以低成本为主,电影创作题材和内容无形中受到了制作成本的制约。尽管许多电影编剧很想创作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剧本,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常常会顾此失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剧本中的场景和人物不能超越摄制成本的承受能力。所以作为一名编剧,我感到在电影剧本创作中要兼顾到“得奖”和“赚钱”,就显得左右为难了,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电影剧本的艺术质量。

  三是缺乏能征善战的编剧队伍。创作拿奖的电影剧本,对编剧的要求很高。对这类剧本,往往是作者愿意写的,有关方面不一定看得中,有能力写的则不一定愿意写。此外,眼下写电视剧剧本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要远比写电影剧本高,许多电影编剧早已调转了笔头,所以电影厂即使有了好题材而要寻找适合的电影编剧也十分不易。还必须提到的是,影视创作的源泉应该来自于生活,而目前的电影创作机制和散兵游勇式的编剧队伍已经很难体现这个创作规律,许多编剧在时间和经济上都无法得到深入生活的保证,电影创作难觅好剧本也就在所难免了。

  振兴国产电影,牵涉的环节很多,但人才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条件。就电影厂难觅好剧本的现状而言,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支强有力的电影编剧、编辑队伍已刻不容缓。为此,我真切希望有关方面能关注和重视电影编剧、编辑人才的培养,使之成为为国产电影提供优质“原材料”的生力军。(转自《文汇报》)

相关专题:金鸡、百花电影节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