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
|
亚欧会议简况 2000年10月12日 15:29 一、亚欧会议产生的背景 亚欧两大洲都是古代文明的摇篮,对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亚、美、欧大三角之间的联系并不平衡,亚欧联系相对薄弱。冷战结束后,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日益加深,如何通过对话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亚欧两大洲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成为摆在亚欧国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1994年10月提出建立亚欧会议的倡议。 二、亚欧会议的发起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的倡议,得到了有关亚洲国家和欧盟各国的积极响应。1995年7月,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等东盟7国、中、日、韩与欧盟三驾马车法、西意和欧盟委员会的代表在文莱就成立亚欧会议举行了首次磋商。其后,亚洲和欧洲亚欧会议高官又多次举行会议,就首届亚欧会议的有关问题达成共识,并确定了参加亚欧会议成员的范围。 1996年3月1日至2日,首次亚欧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来自亚、欧两大洲的25国和欧盟委员会参加。其中,亚洲为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越南(东盟七国)与中国、日本和韩国。欧洲为欧盟15个成员国,即: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以及欧盟委员会。 这是亚欧国家领导人首次坐在一起共商亚欧合作大计,堪称创举。会议确定每两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各国首脑主要就亚欧两大洲如何加强联系与合作进行了探讨。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亚欧会议的意义,亚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亚欧会议的后续行动等。经过多轮磋商,大会最后通过了《主席声明》。 三、亚欧会议的宗旨与原则 根据首次亚欧会议通过的《主席声明》,亚欧会议的目标是在亚欧两大洲之间建立旨在促进增长的新型、全面的伙伴关系,加强相互间的对话、了解与合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亚欧会议进程应遵循以下原则:各成员国之间对话的基础应是相互尊重、平等、促进基本权利、遵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不干涉他国的内部事务;进程应是开放和循序渐进的,后续行动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扩大新成员应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协商一致决定;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以确定优先领域并共同合作。 四、亚欧会议的合作领域和活动机制 首届亚欧会议确定的合作领域十分广泛,可分为三类:1、政治对话,内容包括亚欧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2、经济合作,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亚欧在科技、农业、能源、交通、人力资源开发、消除贫困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亚欧两大洲相互间的贸易与投资,并就加强全球贸易体系问题进行磋商与合作。3、学术、文化、人际交流与合作。 在首届亚欧会议的筹备过程中,高官会(出席级别多为副部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首届亚欧会议达成的共识,亚欧会议的活动主要将以非机制化的方式在多层次上进行。主要有:首脑会议、外长会、高官会、部长级会议、其他后续行动等。 五、亚欧会议的进展 亚欧会议成立以来,陆续展开了以经贸为重点的一系列后续活动,合作势头良好,反映了亚欧经济上互有所需、政治上彼此借重的战略需要,并初步形成了以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和高官会议为核心的政策指导和协调机制。 亚欧会议已先后召开了两次首脑会议、两次外长会议、四次高官会、两次经济部长会议、两次财政部长会议,通过了《亚欧合作框架》、《亚欧贸易便利行动计划》及《亚欧投资促进行动计划》,成立了亚欧基金、亚欧展望小组、亚欧环境技术中心,设立了“亚欧会议信托基金”,此外,亚欧会议还展开了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环境、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一系列后续行动。 由中国倡议召开的亚欧科技部长会议于1999年10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六、新成员问题 首届亚欧会议召开以来,已有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孟加拉、俄罗斯、乌克兰、挪威、瑞士、波兰、乌兹别克等国要求加入亚欧会议。根据第一届亚欧会议的决定以及已获批准的亚欧合作框架,第二届亚欧会议就接纳新成员问题达成以下原则,即:亚欧会议应成为一个开放、渐进的进程,扩大新成员应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协商一致决定。 七、亚欧会议前景展望 亚欧会议成员国有21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8%,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值的一半。作为亚欧两大洲之间直接联系的渠道,亚欧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启动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亚欧两大洲的直接联系。三年来,根据亚欧首脑们的授权,亚欧双方在经济、科技、环境、文化和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丰富了亚欧新型伙伴关系的内涵。亚欧之间的政治对话循序渐进、气氛良好。实践证明亚欧会议对促进亚欧各国的经济发展,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多极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健康、稳定、持久的亚欧合作关系需要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为促进和深化亚欧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
|||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