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2年05月09日 星期四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民俗篇>年俗

“书春”的笔墨生涯



  每到腊鼓频催的时候,夙有文化古都之称的北京,家家户户和买卖铺商都兴高采烈的准备过年了。这时候,在街头上就会看到许多点缀年华的景色。尤其一过腊月初八,马路两旁便道上,便张贴出红纸条:上面写着“书春”、“借纸学书”、“结翰墨缘”、“点缀年华”等等。这是当年一般潦倒文人藉着除旧迎新,做一些临时性的笔墨生涯,在街头上预先贴出的广告。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前后书写春联的业摊一个个的林立街头。春联的词大都是一般内容,像:“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人。”等等。不过从我记事起,这种“书春”的生意是一年比一年清淡了。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当时有些文人走出书桌,向临街各大铺商,挨门逐户,求写春联。其实这是“文丐”行乞于市,但他每走一家铺商,却深受铺商欢迎,书后除了付笔资外,有的还备有烟茶招待。这种现象那时曾引起过我的好奇心,便走到一家相熟的店铺去打听,从闲谈中才知道这里有一段奥秘。

  本来,岁末潦倒文人走向街头商店乞书春联,是当年天津的习俗,当地人把这种习俗呼之曰“触黑”,是落魄文人藉着除旧迎春的机会寻些糊口之资。

  清废帝溥仪被逐出宫,定居在天津后,常和清室遗臣铁良、罗振玉及庄士敦等人周旋。通过这些遗臣向溥仪求书的政客很多,都把溥仪文字当成最后一代皇帝的“御笔”。

  溥仪听说天津有“触黑”的习俗,颇有感慨。他想,一个皇帝沦为普通平民,与一般潦倒文人何异?又想到过去听过的一个传说: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贫困潦倒,曾以书法行乞与市。于是在岁末之际,他便也化装成为一个窘困不堪的文人,带着红墨笔砚,来到街头,向各大店铺乞书春联;商铺大多以白眼相待。他每写一副,索要铜元三、五枚,有的店铺付了笔资后,当着他便把刚写得春联撕得粉碎。溥仪忍气吞声接连走了几十家铺商,写春联70余副,每副春联都署有“青巾”二字。

  第二天溥仪便派人以每幅一百元回收落有“青巾”下款的春联。结果只有四副保存完整被买回。这消息传出后,大部分铺商追悔莫及,后来才知道“青巾”是“清帝”改写。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北京,有的潦倒文人故意试学溥仪,各商铺唯恐再有第二个“青巾”出现,失去一个发财的机会,从此对书春的文丐再也不敢怠慢了。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