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市民正在抢购一种被称为“村证房”的楼盘。从表面看,这种“村证房”与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房并无不同,但价格却比后者低了30%。
根据石家庄市的有关规定,“村证房”是“城中村”村委会为了改善村民住宅环境,利用本村的集体土地自主开发建起来的村民福利房,销售对象仅限于本村村民,可在村民内部转让,但不允许作为商品房对外销售。
有专家认为,“村证房”应该被禁止,以避免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另一种相反的意见则是,“村证房”是现有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补充,应该尽快合法化。
无独有偶,吉林省正在热卖“集资建房”的楼盘。不少企业的职工将“集资建房”购买的居室作为生财的工具,囤积后再高价出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工矿区和困难企业,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单位发展计划的前提下,利用单位自用土地进行集资、合作建房。但现在,城市的集资建房已经演变成了某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一项“福利”。
针对目前的这种状况,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集资建房”会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的秩序,是一剂“毒药”;另一种则认为,“集资建房”是一条在市场外解决住房问题的出路,能够抑制目前的高房价。
其实,无论是“村证房”还是“集资建房”,都是盲目扩张的房地产市场催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是老百姓抵制高房价的无奈之举。
“村证房”:农民的“聚宝盆” 国家的无底洞
现象:市民抢购“村证房”
同其他城市一样,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房价也“升升不息”。目前,市区普通商品住宅平均价格已突破2500元每平方米,地理位置较好的楼盘房价则高达三四千元每平方米。
石家庄市一些“城中村”盯上了房价上涨带来的“商机”,新开工的“村证房”项目迅速增加,并且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上自由销售。
根据《石家庄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村证房”是“城中村”村委会为了改善村民住宅环境,利用本村的集体土地自主开发建起来的村民福利房,销售对象仅限于本村村民,可在村民内部转让,但不允许作为商品房对外销售。村里只发类似宅基地证的房产证明,没有在房管局备案的统一印制的房产证。
北翟营村开发的“村证房”亚龙花园正在紧张施工。亚龙花园占地425亩,共建楼房55栋,开发商中洲实业总公司是北翟营村村办企业。
石家庄市的塔谈村、留村、大郭村、岳村、于底村、大马村等十几个“城中村”,都在开盘销售“村证房”,每平方米均价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普遍比同地段市场价低30%左右。
原因:钻空子不缴“国有土地出让金”
“城中村”的土地性质依然是集体土地。按规定,开发房地产必须先将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向国土部门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目前的“村证房”都没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这种房子作为村民的福利房使用是没问题的,但只要作为商品房上市流通就是非法的。”石家庄市房管局负责人说,“‘村证房’价格低,正是因为省去了手续,尤其是省去了巨额的国有土地出让金。”
目前石家庄市区每亩地评估价在50万元到150万元之间。以均价每亩100万元,按现行40%的国有土地出让金征缴率计算,每亩地就要缴40万元,而记者所走访的“村证房”楼盘,每个小区占地都上百亩。如此算来,国家仅土地出让金一项流失的金额就是非常巨大的。
讨论:禁止还是合法化
记者采访发现,“村证房”的价格也一路看涨。
河北森杰房产中介负责人说,“村证房”是一天一个价,于底村、大马村的“村证房”每平方米均价3天前还是1300元,3天后已涨到了1500元。
石家庄市规划局一位负责人说,一些村庄大肆自建、自卖“村证房”,多数都没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将来一旦重新统一规划,将给购房者带来巨大损失。
还有一种发人深思的意见认为,目前城市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稀缺,农村集体用地建商品房等于增加了市场的供给。如此,还可以平抑房价,实现更多普通市民“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摘自《半月谈》)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