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综述:平等多元清洁——政协委员建言新农村建设

2006年07月07日 09:07

  中新社北京七月六日电 (记者 邢利宇)正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今天上午举行大会发言。从城乡统筹、农村社保体系建设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发言委员代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新型城乡关系:要给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

  长期以来,中国在行政上的城乡分离、管理上的城乡分治,不仅形成了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而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城乡文化歧视和文化碰撞。“新型的城乡关系要赋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对征用农民土地盖起来的住宅要给农民发放产权证;生产、经营场所要给农民股权;公共设施要给农民补贴。”全国政协常委朱佩玲在大会发言中建议。

  朱佩玲还强调,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是服务于全社会的,包括已经进城的农民。农民进城打工、经商、就学、购房等正常的社会生活不应受户籍和身份影响,他们应该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所特有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福利待遇。

  全国政协常委杨春兴也在发言中指出,城市中已建立规范统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已有二千二百万城市居民得到保障,但农村低保只在少数经济较发达的地方推行,广大的农村和庞大的困难群体中,保障水平较低,范围较窄。杨春兴建议,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救助与保障体系,合理地确定不同类别人员的家庭收入核查办法和补助标准,解决城乡不同类型人员补助标准高低参差不齐,补助标准不合理、不公平的问题。

    “一乡一品”特色文化:新农村怎能“千村一律”

  “培植和发展农村‘一乡一品’的特色文化建设,避免‘千村一律’是新农村建设中值得重视的一项工作。”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在发言中说。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在取得了长足进展之余,也存在着一些地方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发展、健康积极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一些农村现有的本土民间特色文化缺乏有效保护等问题。有数据显示,全国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为三点九六元人民币,不到全国人均八点七四元的一半,与城市人均十五点四七元更是相差四倍多。

  朱永新建议,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屯为重点,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使县文化馆、图书馆、乡综合文化站的硬件设施水平有一个全国基准。总结江苏等地正在推进的“农村书香”和“农民书架”工程的经验,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等。

  朱永新特别强调,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传统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培育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让农民享受和消费他们自己创造的文化,应该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

    乡村清洁工程:清洁田园、家园、水源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人畜混居,蚊蝇肆虐,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比较普遍,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

  全国政协委员马国良在发言时强调,乡村清洁工程涉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等多个环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田园清洁工程。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为手段,实现农业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二是,家园清洁工程。分户或联户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分类收集农民生活垃圾;以村为单位,统一建设乡村物业管理站,分类清运和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以户为基础,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或沼气池,解决生活污水等综合处理和再利用问题。三是,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工程。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组织建立乡村物业服务体系,建立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完)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