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新时评:跨越世界屋脊 青藏铁路功在当代利千秋

2006年06月30日 08:15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九日电 题:青藏铁路功在当代利千秋

  中新社记者 王永志

  一票难求,旅游升温,媒体聚焦……全长近二千公里且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随着七月一日全线开通试运行日子的临近,就像夏日的天气:热。

  众所周知,通往圣城拉萨的路途,要经过广袤的冻土区、无人区等“生命禁区”。有外国专家就曾断言:要在这里修建铁路“几乎不可能”。然而,提前一年时间建成的青藏铁路,却使几乎不可跨越的“天路”成为现实,并在世界铁路史上,创下多项中国和世界纪录,堪与自然界的造化昆仑珠峰媲美。一言以蔽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可以这样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是中国人强国梦圆的一个体现。把青藏铁路同内地连接起来,早在孙中山《建国方略》里就有所体现,也是中国各族人民久远的憧憬。但是,在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铁道部派出第一支考察队,迈出了考察进藏铁路筹建的第一步。在六十年代期间,中国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不得不停下前进步伐。

  到了一九七三年,毛泽东在北京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再次提出进藏铁路的建设问题,将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然而,囿于国力薄弱以及高原、冻土等筑路技术难题,比蜀道难上加难的青藏铁路也难有“出头天”。

  时光老人把日历翻到二十一世纪,秉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建设青藏铁路水到渠成。二00一年六月二十九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动土开工,翻开了新的一页。五、六年来,中国政府耗资数百亿元人民币,经历千辛万苦,终结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使之成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使得中国铁路版图大幅扩充。外电将青藏铁路与神舟六号上天、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建成,视为中国代表性工程,深得其中三昧。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还是中国人科技创新、攻克工程难关的一个范例。在这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上,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其“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创造了“离天最近的铁路”唐古拉山垭口、“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以及“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等“世界之最”。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还是中国政府开发大西北、给青海、西藏各族人民带去幸福,乃至中国铺向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一条通天路。可以肯定的是,大西北的开发将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广度;物流畅通、旅游业兴旺发达等可预见的利多,势必推动“高原经济带”的发展与繁荣,增强民族团结与融合,增进区域竞争力;而地缘战略优势,又将极大地拓展无尽商机。

  雪域高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当七月一日通往拉萨的青藏火车风驰电掣,跨越青藏高原,发出声声汽笛,中国这条巨龙将随之盘旋腾舞,更具活力。而无数高峰撑起的梦境,将召唤节日的庆典,萌动大地的欢歌。

 
编辑:邱观史】
:::相 关 报 道:::
·环保总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青藏铁路的环境保护
·铁道部官员称:三大缘由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通车
·青藏铁路将于7月1日开通运营 比原计划提前1年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7月1日全线通车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